APP下载

指导低年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的方法

2015-09-10褚红洁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音美意美书写习惯

褚红洁

[摘   要] 新课标提出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要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师在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书法与书写的关系,不断提醒学生将书法知识运用到平常作业中去,增强学生“提笔即是书法”的意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汉字世界,领略中华汉字悠长丰沛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之美,让学生对汉字产生热爱之情,从而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习惯。

[关键词] 汉字之美;形美;音美;意美;书写习惯

一、激发学生书写兴趣

1.营造学习汉字的氛围

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对周围的环境感到新鲜好奇,求知欲强烈,他们当中大多数已经认识了一些汉字。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汉字的氛围,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识字联系起来。首先,要认识新朋友。将学生的姓名写在卡纸上,分发给每个孩子,然后让学生举着姓名卡自我介绍。大多数学生的姓名有3个字,这样50名学生的姓名就有约140个汉字,大家在相互交流中认识了新朋友,也认识这些与身边同学相关的汉字。其次,将生活中常见的汉字张贴在教师里,让学生随处可见。如粘贴“请说普通话”“请安静”“老师早上好”“今天我值日”“每天进步一点点”等等,这样做不但使学生认识了汉字,还进行了礼貌教育,更能使他们很快适应学校生活,同时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聆听书法家的故事

学生最爱听故事。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书法家的轶闻趣事,如仓颉造字的故事,大书法家王羲之“墨池”“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潜心苦学墨当饭”的故事,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流连观碑忘返的故事……学生在津津有味听故事,感动古人勤学苦练品质的同时,对汉字也产生了新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书写汉字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字的音形意皆透着不可抗拒的美。

1.观赏汉字的形美

欣赏书法家作品成为学生的最爱。历代书法家各具风采:颜真卿的端正劲美,柳公权的平稳匀整,赵孟■的遒美秀逸,欧阳询的平正峭劲,王羲之的飘逸俊朗,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每周的书法课上,安排十分钟的佳作欣赏,学生亲眼目睹《兰亭序》《九成宫醴泉铭》《玄秘塔碑》等经典作品,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真切感受到汉字的形态之美。

2.诵读汉字的音美

每一个汉字都有独特的音韵:抑、扬、顿、挫、轻、重、缓、疾,构成了汉字音韵的和谐之美。李渔的《笠翁对韵》,话语优美,对仗工整,声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晨读的时候诵读这些经典篇章,教师可以从他们无比投入的神情里,知晓他们已经被汉字的韵律所陶醉。“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这美丽的音韵缭绕在教室里,让人顿生愉悦之情。

3.体会汉字的意美

汉字构造独特,含义丰富,每一个汉字都有画面感,都是一首绮丽清新的小诗。教师可以板书几个令人遐想的字,引导学生。如:写个“秋”字,学生能想象:果园,瓜果飘香;树林,落叶飞舞;田间,麦穗摇曳;海面,余晖西照……学生看到了各种色彩:红通通、黄澄澄、金灿灿……好一个沉甸甸的“秋”字啊!学生走进汉字所富有的画面中,体会汉字的意境之美。

三、书写汉字的方法

汉字是一种形态优美的文字,书写时讲究结构、笔势和神韵。学生在书写时要神情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

1.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在书写时要坐姿端正。书写前,握好笔,眼睛看着笔尖,静息3分钟。只有凝神静气,除去浮躁不安、心神不定,才能把全部心思都用到写字上。这是练“静”功。要专心致志,书写时心无旁骛。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坐稳写字,其实很难。教师可采用有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把所有精力都凝聚于笔端。这是练“稳”功。学生在写字时要一丝不苟,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到一笔一画中。这是练“细”功。

2.观察汉字的笔画和结构

汉字有基本笔画和多种复合笔画。在不同汉字中,同种笔画的写法也是多种的。如“横”有长横、短横之分;“竖”有长竖、短竖、垂露竖、悬针竖之分;“点”有长点、短点、中点、侧点、左点、右点之分。再如一些独体字在作为偏旁时,笔画会发生变化,如“孝、牛、马、车”等字,末笔的横要变成提;“禾、木”的捺则要变成点。类似的细微差异,学生只要一粗心,就会忽略。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再指导书写,书写效果会更佳。间架结构则是汉字书写的基本技法。字形的端正、平稳源于间架结构,历代书法家非常讲究汉字的间架结构。“结构者,谋略也”道出了间架结构的重要性。汉字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组合方式。笔画之长短、粗细、伸缩、曲直、方圆、俯仰,构成了汉字的大小、高低、宽窄与争让,构就了汉字的匀称与和谐、稳当与优美。如“明、洁”等字,必须写得左小右大,左收右放,否则就会影响整体美。教室的黑板上有一行田字格,教师在指导前,先让学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一笔一画地指导书写。

四、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指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参与练习而获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可以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直观性作用

写字是比较枯燥的过程,低年级的学生本身缺乏注意力、观察力,对汉字的笔画理解不够。教师如果及时示范,能直观地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的过程趣味化。因此,在书写指导中,教师不能过多地讲解“横”“竖”要怎么写,而是要亲自作示范。如写“横”画,指导观察后,开始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一遍,然后再带着学生一笔一画地书写。一边写一边念口诀:“下笔重,顿一顿,轻轻往右送,到了头,顿一顿,轻轻往回收。”学生亲眼看到教师起笔、运笔、顿笔、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形象,写字不再觉得抽象难懂了。

2.模仿作用

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他们看到眼里记在心里,然后极力模仿。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从盲目模仿到有意识地模仿。如书法教学中,结合范字,讲清要领,再具体示范,让学生模仿每个字的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教师可以在书法课上铺毡摆砚,提笔习字。学生可以围在一旁静静观赏,看教师笔尖游动,再模仿书写。

教师要经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用对待汉字认真严肃的态度影响学生,用对书法的热爱感染学生,将示范的作用充分发挥。

五、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头,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会劳动的成就。”书法比赛是学生经常进行的一种活动,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在书写练习一段时间后,呈现一些优秀的作品。如书法比赛,或临摹一首七言小诗,书写一段优美散文。学生屏息凝神,入笔,行笔,收笔,完成书写提与按的全过程。然后,再将作品传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点评。教师在教室的墙面上,定期张贴学生精心书写的作品,学生在课余时欣赏自己的作品,自豪感洋溢在脸上,自信心油然而生,大大提高了学生规范书写的兴趣。

六、让书法成为习惯

随着作业的增多,学生有时会因为完成作业而无暇顾及书写质量,有的学生认为书法课就是练习书法,平时写作业与书法无关,只是写字而已。学生书写的两种情形:一方面是书法练习的工整美观;另一方面是平时作业的马虎潦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书法与书写的关系,不断提醒学生要将书法知识运用到平常作业中,增强他们“提笔即是书法”的意识。随时随地,只要提笔,就要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干干净净,一丝不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蕴涵的优雅之美,聆听书法家感人的故事,懂得书写的方法,产生书写汉字的强烈愿望,这样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自然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 吴晶晶

猜你喜欢

音美意美书写习惯
许渊冲的“三美”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指导探究
李白《蜀道难》两个译本比较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笔来不负墨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规范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几点策略
挖掘汉字之美,打好语文基础
英语课堂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