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蜀道难》两个译本比较

2017-02-23宋茁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
关键词:音美蜀道难韵律

宋茁

摘    要: 本文对李白《蜀道难》原文进行赏析,对比分析其两个英文译本(孙大雨和许渊冲的译文本),通过对二人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比较,发现异同,并探讨唐诗英译的一般翻译方法。

关键词: 《蜀道难》    韵律    品达凯歌    音美

1.引言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它不但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且数量多,内容丰富,此时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還超出两到三倍。鲁迅对唐诗给予高度评价:“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可以说,《唐诗三百首》集唐诗之精华,收众家之所长,对于想要了解、学习诗歌的读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文本。很多中外学者都曾翻译过唐诗,比如说Ezra Pound,Inner Herdan,孙大雨,许渊冲等。他们这些尝试卓有成效,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先对李白的《蜀道难》原文进行简要赏析,然后对比分析其两个英文译本,即孙大雨和许渊冲的译文,通过对二人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比较,发现异同所在,最后探讨唐诗英译的一般翻译方法。

2.原文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

该诗是七言歌行,以七言为主,同时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直到十一言,构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韵律方面,突破了格律诗严格的韵律限制。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陡然的韵律变化破坏了音韵和谐统一,体现了语言的奔放流畅,更加凸显了地势之险。

这首诗一个显著的艺术手法就是夸张。形容太白山之高峻,到他笔下竟成了“连峰去天不盈尺”。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道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成“百步九折”……这些过于夸张的描写虽与事实不匹配,但有效地凸显了蜀道之雄伟高耸,以及其不可跨越之凛然气势。

诗人将强烈的情感贯穿全文,一开篇,就发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强烈感叹,直抒胸臆,表达他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慨叹。在诗的中间和结尾,他又两次重复了这一咏叹,将自己的强烈感情注入全诗,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诗人胸中起伏多变的情感倾泻而出,读来令人心潮澎湃,精神振奋,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心溢于言表。

3.译文比较分析

本文选取孙大雨和许渊冲的译文,从二人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对两篇译文进行分析比对。

3.1翻译理论

3.1.1孙大雨

孙大雨是中国著名“新月派”诗人和文学翻译家。他提出,构成一首诗的成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四种:情致、意境、风格和音组。孙大雨认为,诗中的情致必须强烈,这样读者在欣赏的同时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同时,他提倡“意境具体而平实,恰好被简易的风格表现出来”“诗人的好些杰作都以意境质朴为贵”。他对于诗歌的翻译始终坚持以完美形式力图完美地再现原诗内容和意境,把神韵和形式结合起来,只有兼顾形神的翻译才能达到翻译的理想境界,这也是孙大雨诗歌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4年孙大雨在《诗歌底格律》一文中系统阐释了自己的音组理论,他认为,“新诗要讲究格律,正是为了更好的演绎内容,更好地表达情致和意境”。因此,诗歌中有规律的节奏都需要格律。但是,这一理论主要应用在他的长诗、莎士比亚戏剧及英诗汉译上,在《蜀道难》的译文中并未有明显的运用及体现。

此外,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尤其在中国诗歌英译过程中,应注意:(1)适当的背景介绍、脚注及评论更有利于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古诗;(2)翻译的诗歌应当做到民族化、大众化,这样才能为外国读者所接受;(3)重视保持原诗的形式美,选词古典文雅。

3.1.2许渊冲

我国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通过大量的文学翻译实践,以及中外文学乃至译论的比较,提出一套系统完整的翻译理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各论下又由若干分论组成。在许渊冲的《蜀道难》译文中,主要体现了本体论中的三美论、本体论中矛盾论下的低层次/高层次论、方法论中的再创论(其具体体现,将在下一节翻译策略中详细阐述)。

三美论:三美指意美、音美、形美。意美指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音美指要像原诗一样音韵和谐;形美则指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

低层次/高层次论:低层次包括直译、形似等,高层次包括意译、神似等。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应采用再创作的方法,舍形似而取神似。

再创论:再创指语言上的再创,而非内容上的再创。文学翻译家只有有独到的表现力,才能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使世界文学进入中国。

总的来看,孙大雨上述翻译理论与许渊冲的三个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相吻合,只不过孙大雨更侧重译文的神形兼备,许渊冲则考虑二者的矛盾及处理方法。可以说,二人的译论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3.2翻译策略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孙大雨和许渊冲提出的翻译理论在此译文中的体现是大同小异的,那么在此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又是如何在译文中体现的呢?本文从选词和韵律两方面,对二人《蜀道难》译文的翻译策略、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3.2.1选词

孙大雨在翻译一些具有中国文化意象的词汇时,力图保留其中的文化元素,以完美地再现原诗内容和意境。他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对李白的《蜀道难》进行翻译。比如说,“噫吁嚱”“蜀”“峨眉”这三个词,就采取音译的方法分别译成“Yi-Xu-xi”“Shu”“E-mei”。而“青天”“枯松”“天梯石栈”“高标”“回川”这些意象词,则采取字面翻译也就是直译的方法译为“blue/azure sky”“withered pines”“heavenward steps and rock-hewn flights of stairs”“the highest clift”“whirling stream”。他采用意译的策略将“鸟道”“岩峦”“凋朱颜”“锦城”这些唐诗中的文化元素分别译成“a birds flight”“peaks and pinnacles”“hasten to become old”“the city of officials robed in gold-threaded brocade”。对于“秦塞”这个词,他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译为“Qin terrain”。此外,译者还通过加注的手段处理一些有典故的人和物。“蚕丛及鱼凫”“太白,青泥,剑阁”和“壮士,黄鹄”,译者就分别采用音译加注、意译加注和直译加注手法翻译。他的这篇译文附有详尽的注释,这些注释里包含着他的研究成果和创见,同时为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铺平了道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大雨作为翻译家严肃与认真的态度。

许渊冲对这类意象词以意译为主,淡化为辅,比如,“太白”“峨眉”“黄鹄”“青泥”“锦城”,他分别译成Great White Mountain, Mountain Eyebrows, Golden Crane, Green Mud Ridge, Town of Silk,而将“蚕丛及鱼凫”淡化为two pioneers,同时音译补充,把“蜀”译为Shu。此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许注意炼字炼词,争取做到意美音美兼备。比如说,across vs.at a loss,faces vs.paces,west vs.crest,许主要采取五种方法斟酌字句,首先是典雅词语的使用,譬如afar,这与孙的选词策略相似——connecteth,alas,hither;其次是呼吁的使用,孙与许二人表达诗人情感时都采取了呼语,比如alas等;再次是填词救韵和使用尾语,前者指原文中无此字义,但是出于音韵和谐的考虑,填补若干词汇,例如faces,nearby,deep,under等,后者指添加必要的尾语表达诗人情感,以此产生意境美,比如I know;最后是词语反复,例如“Id turn and westward look with long,long sigh.”中long的重复,一唱二叹,音韵和谐悦耳,意味深长,如实刻画了诗人李白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对国家前途命运忧心忡忡之情。

3.2.2韵律

孙大雨在翻译此乐府诗时增加了一个副标题——品达凯歌(A Pindaric Ode),该诗体得名于古希腊抒情诗人品达,他写过各种题材的诗,尤以合唱颂歌著称。他的诗以整个希腊民族为歌颂的主体,被誉为“国民诗人”。品达的凯歌有着固定的格律,主要有几种传统方式:阿波罗四音节体、扬抑抑兼扬抑扬扬格和混含扬抑抑格和扬抑格。我们通过下面的选文分析孙大雨如何继承品达凯歌格律特点,比如说开篇:

Yi-/Xu-/xi!

How danger/ously high/and steep, the/way to Shu

Is more di/fficult than/ascending/ the blue sky!

Can-cong and Yu-fu, /it is mys/teriously/unknown how

They began/to found their/remotely/ancient state.

Since then for/forty-eighty/millenia

It had been/separa/ted from the/Qin terrain.

孙原诗英译后诗内每句由四个音步组成,每个音步内含有三个音节,每组音步读音为重-轻-轻,所以该诗的韵律结构为四音步扬抑抑格。我们不难发现,孙译诗的韵律结构与品达的凯歌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又不拘泥于框架,在继承、吸取古希腊经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音组”理论并勇于实践,这一点是值得敬佩的。

许渊冲在音韵层面的译诗技法,主要有三:首先是巧用头韵,比如说,Oho!Behold!How steep!How high!The crest crumbled,five serpent-killing heroes slain. When will you come back from this journey to the west?句中斜体部分均是使用头韵的词汇。这样的翻译不但节奏感、音乐感强、简洁生动地刻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使诗人情感得以很好的宣泄。同时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诵读之后余味无穷,难以忘怀。其次是善用尾韵。尾韵的使用在许译中随处可见:

The road to Shu is harder than to climb the sky,

On hearing this, your cheeks would lose their rosy dye.

Between the sky and peaks there is not a foots space,

And ancient pines hang,head down, from the cliffs surface.

And cataracts and torrents dash on boulders under,

Roaring like thousands of echoes of thunder.

作为格律体诗的代表人物,许渊冲追求译诗的音美、意美和形美。为了实现音美,除了头韵的使用外,尾韵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使用尾韵,增强节奏感和感染力,蜀道的高耸险峻,雄奇巍峨的风光栩栩如生浮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增加尾韵使译文朗朗上口,易于读者接受。

最后是破格结构。诗歌在词汇与句式的衔接与安排上不像散文小说那样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而是在跳跃、语序调整等方面展示诗歌的内在逻辑,这就使得诗歌语言内容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许正是利用诗歌这一特点翻译此诗。比如:

So dangerously these places are,

Alas!Why should you come here from afar?

Man-eating tigers at day-break

And at dusk blood-sucking long snake.

为了押韵,许将上文中斜体部分语序调整,虽然打破语法规则,但是并不影响表达和读者的理解,而且调整后的语序音韵和谐,带来一种韵律美。

從韵律上来看,孙大雨以“音组”来翻译《蜀道难》,体现出他对格律形式的自觉追求。通过音组对应英诗中的音步,不但让外国读者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化,而且使得译文整齐富有节奏感。许渊冲更加侧重追求音美,强调译文的音韵和谐和悦耳,以此增强节奏感与感染力。区别在于孙译形式较为自由,并未像许译那样注重头韵和尾韵的应用。

4.结语

本文从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对孙大雨和许渊冲《蜀道难》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两篇译文最大的差异莫过于韵律的处理,孙大雨不但吸收了古希腊品达凯歌的精华和传统诗歌的神韵,而且发扬了白话新诗的作风,运用音组的理论重新翻译了唐诗。许渊冲翻译时践行“三美”,保留唐诗的音韵,采用头韵和尾韵,增强诗歌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两篇译文可谓各有千秋,不难看出二人极高的中英文造诣,更不难看出两位翻译大家在实践过程中付出的极大努力。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的策略方法不止一种,对于选词可采取直译、音译、意译的方法,适当辅以注解是可以的,但是过于繁琐会使读者疑惑甚至失去阅读兴趣。对于韵律的选择应视情况而定,如果一味追求韵律和谐,有时反而会破坏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完整。总之,我们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应慎重考虑这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娄林.城邦与诗人——品达第八首皮托凯歌解读:[博士学位论文].广东:中山大学,2010.

[2]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1):160-165,529-530.

[3]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1-81.

[4]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注).中国出版集团,2007(1):15-18.

[5]张智中.许渊冲与翻译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5).

猜你喜欢

音美蜀道难韵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韵律
狞厉之美——《蜀道难》的别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