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出10°的启示

2015-09-10佘江华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量角量角器刻度

佘江华

偶然翻看四年级上册教材基础训练,发现在“角的度量”作业中,存在着一个乍一看似乎无关紧要,但深入思考却不能忽视的错误。为了说明问题,现将题目摘录如下:

很明显,题中四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应分别是180°、360°、540°、720°,但学生作业时,正五边形的内角和错成了550°,并且错误率极高,达80%以上,不过直角三角形、长方形、正六边形内角和却都是正确的。

为什么直角三角形、长方形、正六边形的内角和都是正确的,偏偏是正五边形的内角和多了10°呢?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透过多出的10°的表面,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一、10°是怎样多出来的

为了找到学生犯错的原因,我特意画了一个与基础训练中图形差不多大小的正五边形,任意选了两位四年级学生测量每个内角的度数。我则在一旁仔细观察学生量角的过程(此时距离学生完成基础训练的作业时间约一个月)。

一名同学量角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让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再让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正五边形一条边重合,此时角的另一条边与110°刻度有一点点偏离(由于正五边形较小,偏离不太明显)。此时,我以为学生会延长正五边形的边,但这名同学并没有这样做。当发现另一条边与110°刻度有一点点偏时,这位同学稍稍移动了一下量角器。这样,正五边形的另一条边就与110°刻度线重合了。虽然这么一移,角的顶点与量角器中心点有了偏离,但这位同学却不再管了,告诉我这个角是110°。接下来,这位同学用同样的方法量出其他四个角也是110°,从而得出正五边形内角和是550°。

另一位同学则更直接,在量角的过程中,他根本就不顾及正五边形的另一条边与110°刻度线有偏差,坦然告诉我每个角都是110°。

二、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不可否认,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测量工具与测量方法的原因,误差总是存在的,但这两位同学的测量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绝对不是误差这么简单。

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教材中的习题还是教辅材料中的习题,所画所量的角要么是整10°的,要么是整5°的。这样的长期练习,使得学生形成了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式——量角的结果一定是整10°或整5°。甚至有些教师都有这么一种心结,有时即使所量的角的度数不是整10°、整5°,也会稍稍移动量角器的中心点或者0刻度线,使之变成整10°、整5°。

正因为这种心结的存在,学生在量108°的正五边形内角时,不自觉地进行凑整,把108°量成了110°。因为图中直角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是90°、30°、60°,长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90°,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20°,所以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无论是否存在误差,他们都会凑整10°或整5°,当然就不会错了。

三、量角的教学,我们如何做得更好

数学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的责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是不允许上述情况出现的。

为了避免学生忽略细微的偏差,形成凑整十、整五的错误的思维定式,在实际量角、画角的过程中,要增加习题的类型,让学生多多测量一些不是整十、整五的角的度数。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穿插了这些练习,学生就会重视细微偏差的存在,从而提高量角的精确度。

在量角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角的边画得不够长,从而达不到量角器刻度处,导致学生不能精确读出角度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听之任之,由于惰性的原因,学生往往不会延长边的长度,而采用目测的办法得出角的度数。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一种做事随便、粗枝大叶的不良习惯。

面对学生在量角过程中存在的这种错误的做法,教师应及时纠正。一般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出示一个非整十、整五度数的且两条边画得较短的角,让学生先量出这个角的度数,由于学生是“估测”,其结果一定是不精确的。此时,教师再延长角的两条边量出角的精确值,使学生亲眼所见“估测”的不准确,从而认识到自己量角方法的错误,领会延长角的边长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能掌握科学的测量方法。

(安徽省泾县黄村镇中心小学 242540)

猜你喜欢

量角量角器刻度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经历度量五部曲,培养度量意识
量角小窍门
剪彩带
学生量角时常犯的错误及应对策略
量角器
谁大谁小
谁大谁小
测量三字歌
丽丽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