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语文课堂中的诱导性教学

2015-09-10贾婷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4期
关键词:诱导诗歌老师

贾婷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既要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识文断字和获取信息的目的,还要关注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而在实际课堂上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是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所以如何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而领会知识内容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诱导性教学就变得至关重要。《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讲的就是启发诱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应加入诱导教学这一理念,教师在备课时不应该只是备教材,更重要的内容实际上是“备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理解能力,充分考虑到他们对每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和不同反应,并且尽可能地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这样就能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那么如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实践这一诱导策略呢?

一、创设情境,因势诱导

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根据所讲内容的体裁特点,创设相应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只有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起来才会既轻松,又事半功倍。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自觉地顺着老师的思路走,无疑会起到极好的学习效果。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正式上课之前导语的设置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既能与学生有情感的交接,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所以,导语的设置应该选取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或者与主题相关的名人事例。或者干脆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留给学生的印象不会深刻,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也会磕磕绊绊。如在讲解《绿色蝈蝈》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猜谜语的导语,做如下设计:

有种虫儿真奇怪,一盏灯笼随身带。黑夜点灯满天飞,如星闪闪真可爱。(打一昆虫)

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打一昆虫)。

通过这两个比较容易的谜语,先不急着给学生介绍蝈蝈这种昆虫的外形和习性,也不直接介绍文章的作者即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而是尽量构建一种好奇求知的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小小的生命怀着一种敬畏之情,对神奇的大自然有一种探索发现的欲望。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沉浸于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的感情之中。

另外,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朗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方式可以多样,默读,齐读,分角色读,分组分段读等,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内容。散文及诗歌体裁可以运用图片及配音朗诵等方式,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因材施教,因人施导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是孔子最早提出的,他对弟子颜渊、仲弓、司马牛的教育不尽相同,而是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状态来实行诱导。比如对那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的同学,老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采取多抽查、勤提问的方式进行督促;对那些平时胆怯、自信心不足的同学,老师应该多加关心鼓励,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不吝啬肯定与表扬的言语;对那些观点偏激、行为乖张的同学,老师要注意寻找切入点,切忌一味批评否定,而是要多进行沟通交流。这些同学往往思想不成熟,是非观念的标准混沌不清。必要时应恩威并施。首先,教师先要树立一种威信,让这些学生从心里尊重你、敬畏你;其次,要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关心和照顾,让学生从心底里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认识到事情的因果关系,克服认识上的偏差,以免误入歧途。

三、触类旁通,联想诱导

文学作品的欣赏离不开想象与联想,如何诱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思维,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因素。尤其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老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徜徉在恰当的意境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内容。如对曹操《观沧海》解读时,除了通过课本注释弄通诗歌大意,了解诗歌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象的壮丽景色以外,还需掌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这就要结合时代背景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加以介绍,《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当时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老师给出了这样的背景资料和诗歌所选取的意象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学生仍心有疑虑,老师还可以边提问边描绘诗歌描写的壮丽图景,最好是声情并茂,力求让学生自己思考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

又如讲到《蜡烛》中多次出现的黑围巾,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老师要抓住“黑”这个色彩词,诱导学生联想一般会在什么场合着黑色服装,那么学生一般会想到是在葬礼上穿的黑色丧服或者在面试时穿的正装。这时老师就要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识在这两个场合的黑色服装营造了一种沉郁庄重的气氛。再联系课文的上下文语境,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黑围巾”的意象表现的是一种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如此层层推进,让学生沉浸在想象的海洋中,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拓展思维,发散诱导

这种引导要求学生从中心信息向多种角度发散思维,让他们以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进行各种设想,如假设性诱导和反向诱导,最后殊途同归,达到豁然开朗的目的。如分析《项链》马蒂尔德的人物形象,学生们很容易从故事情节中得出她是个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人。但是老师可以提出疑问:“从人性的角度,可以看到马蒂尔德身上怎样的闪光点?”学生刚开始时可能感到困惑,但是老师可以用假设性的引导问学生:“在发现项链丢失后,玛蒂尔德没有怀有任何侥幸心理。她找借口了吗?她推卸责任了吗?她是怎么赔项链的呢?去偷去抢了吗?去买一个假的瞒天过海了吗?这些捷径都可以让玛蒂尔德既保全青春,又轻松地偿还掉债务。可是她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诱导他们领悟出马蒂尔德还是一个诚实守信、自尊自强的人。又如我们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时,除了让同学们在文中筛选主要信息加以概括外,还可以诱导学生进行反向思考:假设于勒真的变成百万富翁,菲利普一家在海上巧遇于勒,他们的态度会有怎样的转变?经过对比,菲利普夫妇的那种自私贪婪、唯利是图、冷酷无情、金钱至上的小人嘴脸便跃然纸上了。

总而言之,诱导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没有疑惑的学生产生疑惑,让有疑惑的学生依靠自己的思考解决疑惑。老师有策略的诱导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诱导诗歌老师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XKY—1和XKY—2的选育研究
一类捕食食饵系统中交叉扩散诱导的图灵不稳和斑图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包头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将建成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