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校区图书馆工作的思考

2015-09-10胡玲燕

考试周刊 2015年47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胡玲燕

摘 要: 图书馆是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区图书馆与校本部图书馆建设有一定差距。本文从校区图书馆的工作认识出发,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内涵,针对校区图书馆现状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校区图书馆 现状 对策

1.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的重要机构,图书馆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1]。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工作准则,《规程》中明确了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同时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1]。高校 图书馆工作不仅是图书的出借和归还,还要承担管理育人、图书育人的责任。图书馆既要向学生广泛宣传图书,组织开展书籍阅读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各种书刊,又要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各种参考文献资料。

对于高校广大师生来说,图书馆的功能极为重要,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学生获取的许多知识除了在课堂上学到之外,大部分是在图书馆里阅读得到的。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区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读者营造更全面的信息平台,这就对图书馆的建设、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加强对图书馆的建设,实施科学的管理,提高服务师生的质量,才能进一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本文结合浙江师范大学杭州校区图书馆现状,对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建设管理服务等进行一些思考,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2.校区图书馆工作的现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校区图书馆是通过高校体制调整、整合教育相关资源而组建的,尽管藏书量有二十多万册,但整体布局、功能定位、藏书结构、电子图书、文献数据资源和网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2.1藏书资源结构不合理,图书老化。

杭州校区远离学校母体异地办学,学校本部庞大的藏书资源不能共享。杭州校区图书馆目前藏书总量虽已不算少,但客观造成图书种类结构不合理。原因一是体制调整后,学校开设的专业也作了相应调整,有的专业已经停办,停办的专业图书、参考图书藏书量占有较大比例;二是馆藏书籍种类比较少,藏书的重复率比较高;三是技能等级考试用书的藏书量过多;四是由于高校体制调整,教育资源整合前各学校的办学历史相对较长,藏书量中的古旧图书较多,学生很少对这些书感兴趣;五是对应的专业图书、学生喜爱的好书、精品书比较少,藏书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学生借阅的需要[2]。

2.2数据库信息系统不健全。

随着现代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应不仅是一个藏书的场所,而且是学校的知识信息宝库,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是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校区图书馆处于整合的初期,数据库建设不够规范,资金投入不足,数据库信息资源不全,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网络通信速度较慢,师生在使用上不够方便,学校本部图书馆的文献数据资源不能得到共享。这严重制约了图书馆发挥信息查询和情报资料搜索的功能。虽然校区图书馆有四十多台计算机供读者查阅在馆书籍的信息,但该系统因设备陈旧、网速太慢等原因让不少读者望机兴叹。这些状况的存在,给校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

2.3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创新。

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比较淡漠,认为图书馆工作仅仅是给师生提供借还书服务。其次,由于管理理念落后,读者群体受到限制。例如,笔者注意到校区内有极大学习和阅读热情的非在编工作人员,无法像在编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一样借阅书籍及浏览期刊,这违背了图书馆建设的宗旨和精神。再次,馆内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简单借还模式,管理人员的服务方式相对保守,无法充分有效地帮助读者开发利用图书资料资源,造成图书资源的极大浪费。

2.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校区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是经过整合而成的,大部分人员是从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等转岗而来的,他们对图书管理业务不够熟悉,图书管理、信息咨询等业务知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主动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此外,原有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存在知识需要更新的问题,仍停留在原有水平,缺乏图书情报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技术,这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另外,在具体管理服务中,管理人员同读者的交流和沟通甚少。多数情况下读者不会主动询问管理人员有关本馆藏书的问题,管理人员很少主动上前给予读者帮助,服务人员不够主动热情,面孔比较生硬。更有甚者,有些管理人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常常会发生差错,有时图书已经归还,但因操作不当,没有把书及时整理到书架上,或者乱放在其他书架上,造成还而未还的现象,这给读者带来了很多困扰。

3.改进校区图书馆工作的对策

为了发挥校区图书馆的作用,履行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丰富图书馆藏资源。

根据校区学院开设的专业,不断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调整图书结构比例,使图书馆藏书种类和数量能够满足师生的学习、丰富课外知识和提高素质修养等需要。调整旧书上架的比例,把有价值的旧图书扫描成电子版存入电子图书数据库,同时增加专业书籍、人文社科和文学艺术鉴赏等深受读者喜爱的新书,使有限的藏书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为满足教学和读者的需求,在图书采购过程中,既要注重专业的系统性、学科的完整性,确保重点,又要兼顾书籍种类的多样性,满足读者的需求。积极做好读者喜爱图书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真正知道读者感兴趣的书籍类别有哪些,并根据爱好人数多少决定新书购进的类别和数量。这样不仅可以完善我馆藏书结构,而且可以吸引更多读者。

3.2改变管理理念,重新定位服务对象。

学校图书馆是提供读者学习、提高读者文化修养和个人内涵的场所,是通过图书资料传播文化知识的园地[2]。学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首先是学校的全体员工和学生,学校图书馆应该打破只让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阅读这个限制,应让更多读者进来,让更多人群成为我们的服务对象。若这样不利于管理,则可以让校外的读者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确定书籍的完整和安全,这样便可以扩大我们的服务范围,有利于营造我馆的良好阅读氛围,并且使图书馆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目前,校区所在的高教园区中已有五所高校,各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可以创造条件,通过联合管理,各校图书馆在管理上可以相互打通,相互弥补,对园区的学生都可以开放,增进各校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效用。

3.3完善网上图书馆建设和电子阅览室建设。

在信息发展迅速的今天,图书馆建设应紧跟时代步伐。图书馆除了馆藏纸质图书外,还要通过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建立馆藏纸质图书和中外文电子期刊的现刊、过刊的电子版数据库等供广大师生查阅。这样,读者才能够快速地从图书馆的信息数据库中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图书信息和情报资料。加强同校本部间的技术对接,使校本部的数据资源能在校区中得以共享。为了方便网上借阅图书,我校图书馆应该重视图书馆的网站建设,完善网上图书馆的各项功能,为广大的网上读者带来便利。同时,应落实校内电子阅览室的更新与改造,为了让学生快速查阅资料,应及时更新一批已面临淘汰的计算机,创造一个快捷优良的资料查阅场所。

3.4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图书馆要改变过去的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为面向读者的主动服务。首先要加强对读者的导读工作,图书馆不应只是一个借还书的场所,工作人员应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例如,可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和讲座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地选择书籍阅读。另外,图书馆可根据学校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生的作息时间,灵活调整开放时间,确保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联合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组织读书节等相关主题活动,进行新书推荐,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主动吸引学生在图书馆学习、求知。

3.5改善图书馆室内环境。

图书馆在坚持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应努力改善图书馆内的阅读环境。图书馆除保持安静的环境外,还应该寻求舒适休闲的阅读环境。馆内家具应摆放整洁、划一,馆内除了用一些花卉植物点缀之外,还可以用一些书画、工艺品等点缀,如果条件许可,就可以设个咖啡屋吸引读者。馆内应尽可能布置得舒适宜人,让读者愿意来图书馆。图书馆中除有线网络外,无线网络应在图书馆内全覆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阅读质量,应增强图书馆的照明度,改善室内灯光效果。良好的光照环境不仅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而且能营造更好的室内氛围。除此之外,在夏季还要做好灭蚊除害工作,在冬季要做好室内保暖工作,这样才会吸引更多读者,更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

3.6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培养一批既懂业务知识又懂管理知识的人才。要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有奉献精神,热爱读者,热爱图书馆工作,为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全新信息[3]。学校应加大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力度,以此增强他们对服务岗位的责任感,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他们工作责任心的培养。培训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培训,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二是加强馆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对馆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馆员的计算机运用能力[4]。通过培训,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专业人员队伍。加强管理与考核,可采取读者打分制度等手段督促管理人员强化服务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图书馆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2002(2).

[2]于红光.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9):173,177.

[3]郭玲瑜.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4):101-103.

[4]刘萍.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1):80-82.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