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打磨课堂应关注的几个“度”

2015-09-10王明滨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偶数一节课方程

王明滨

“会上课,上好课”是教师永恒的职业追求。事实上,通过打磨课堂,做好课例研究,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那么,在打磨课堂的过程中,应关注哪几个要点呢?本文试结合具体案例作如下分析。

一、上位知识,把握课的高度

所谓上位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与当下教学的数学知识之间是上下位的关系,既包括当下知识的源头,也包括当下知识的后续发展。

要把围绕一节课的上位数学知识与这节课的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案例1:“最小的偶数是( )”

每当教到这一节课,教师都要争论不休,有的教师认为:能被2整除的数,叫作偶数。所以0当然是偶数;还有的教师说,“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研究的是非0的自然数,所以最小的偶数就是2了。

众说纷纭,相持不下。

那么这个问题的上位知识是什么呢?

2002年国际数学协会规定零为偶数;我国2004年也规定零为偶数。它既是正偶数与负偶数的分界线,又是正奇数与负奇数的分水岭。

但是到初中学习了负数,出现了负偶数时,0就不是最小的偶数了。

在“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最小的偶数是2,在小学阶段,最小的偶数是0;到了初中就没有最小的偶数了。

如果我们把这些上位知识都理清了,那么最小的偶数是什么还要再争吗?

因为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伪问题。对学生来说这只是阶段性的知识,根本没有探讨的价值。

教师只有拥有了上位知识,才能不迷惑于现在,不惧于将来。才能在制高点上看待我们的课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二、加强理论指导,把握课的深度

我们知道,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如果说教材是知识点的外显,那么背后的理论才是课堂教学的内核,谁对理论实践得越到位,离教学的本质就越近。

案例2:“认识方程”教学

“方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模型。什么是方程?教材的表达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传统教学都是借助天平,引导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方程的特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反复强化练习。

例如,张齐华老师执教“认识方程”这一节课,设计了“猜年龄”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方程”。

(1)师:我的年龄和他(指学生)的年龄之间有某一种关系,你们能不能通过这种关系,知道张老师的年龄?

①我的年龄减去20岁,我的年龄还比他大。

②我的年龄减去30岁,我的年龄比他小。

③我的年龄减去25岁,我的年龄就和他正好相等了。

(2)师:从数学的角度,我们再琢磨琢磨,把三种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板书:x-20>11,x-30<11,x-25=11。

师:比较一下,这三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两个是“>”或“<”,最后一个是“=”。

师:最后一个就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了一种什么关系?

生:等量关系。

(3)师: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的等量关系式,数学上我们就把它叫作——?

生:方程。

师:前面这两个式子叫方程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没有等号。

师:没有等号,也就是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没有——

生:等量关系。

师:这样看来,只有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等量关系的式子才是——

生:方程。

传统教学注重方程的形式化表达,而张老师的课重点在“等量关系”,突破了以往套用这一概念、生硬地判断是否方程的教学模式,充分抓住方程的本质,重视模型的建构,彰显方程思想的魅力。

张老师这样教学背后的理论指导是什么?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2)建模思想:将实际问题经过分析、简化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去解决。

张老师的“猜年龄”活动体现的就是这两种理论——重体验、重过程。这样的教学让学习不再浮于表面,直击教学本质,加强了课的深度。

三、对照课程标准,把握课的准度

数学课程标准是一个纲领性文件,解读指导性文件,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方向。《数学课程标准》如同一把尺子,直接决定着课的精准度。

案例3:“图形中的规律”教学

此次,教材重新整合了这节课的内容,把“摆三角形”和“点阵中的规律”编为1课时,许多教师不明白,觉得本来就不好教的两个内容,合在一起,怎么可能一节课上完?

“摆三角形”就是计算所需要小棒的数量,“点阵中的规律” 就是要学生如何快速地计算出点阵的点数。许多教师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这些计算方法上面。为了理清同一图形可以用不同算式,并得到相同的结果,搞得师生筋疲力尽。

比如,在10秒内写出下面三个式题的答案。

1+2+3+4+5+6+7+8+9+8+7+6+5+4+3+2+1=?

1+3+5+7+9+11+13+15=?

1+3+5+7+9+11+……(共100个连续的单数相加)=?

其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这节课这两个教学素材到底有什么共通之处呢?其实,“摆三角形”和“点阵中的规律”都只是教学的一个载体,教材的真正用意是让学生体会“从简单入手,多角度观察”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把控学生起点,突破课的难度

找准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起点, 才能突破一节课的教学难点。

案例4:“认识角”教学

问题:比角的大小为什么难学?

1.问卷调查

2.数据统计

3.个别访谈

师:为什么写等号?

生:不会做,就乱写一个。

生:图1比较粗,图比较小;图2比较细,比较大,变平等了。

生:因为两条边的宽度一样,都是平等的。

4.结论:比角的大小之所以难教,是因为学生受到了比图形大小的影响,比如,学生经常比谁更长,谁更大,谁更高。受这样的经验影响,学生在比角的时候,也只关注到图形的大小,而忽略角的本质概念的不同,这是生活经验的负迁移的表现。

找准了学生的学习困境成因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那么,学生真的没有比角大小的生活经验吗?有的,如从比“张口”大小这一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比手臂、脚、手指展开的大小,体会“张口”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为比角的大小做好准备。

五、夯实课后评价,改进课的力度

案例5:“分数与除法”教学

例题: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

教学一个月后,后测:

把4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准确率28.3%),每段是全长的( )(准确率76.7%)。

第1空错误的答案:五分之四(没带单位)占51.7%。

在教学中,侧重于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的不同分法,忽略了分数的不同表意功能:一表示数量;二表示数量关系。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百分数的意义”的学习。

所以说,课后评价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后测和对学生访谈,才能避免被课堂“繁荣”的假象所迷惑,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实效,加大课堂教学改进的力度。

六、加强教材比较,增加课的宽度

数学教材为学生学习一节课的内容提供了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 它是重要的数学课程资源。不同版本的教材,同一教学素材就可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多方借鉴,一节课实施起来才能左右逢源,才能增加一节课的宽度。

案例6:“鸡兔同笼”教学

人教版重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而北师大版则是作为载体,体会从简单入手和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北师大版教材教学时,学生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中,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的方法不同,水平高的学生有可能摈弃列表法,采用假设法,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采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列表法虽然烦琐,但却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和应用性。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在保底的基础上,允许个别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加强教材比较,可以增加课的宽度。有了宽度,学生的学习多样化和个性化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七、合理运用资料,寻找课的适度

在浩如烟海的杂志、教参、教学录像、网络资源等参考材料中,我们可以查到同一节课的多种教学设计方案。这时候,如何“甄别”就显得特别重要。笔者把这一过程比作是找一双合适的“鞋子”,也就是课的适合度。

案例7:“谁先走”教学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当确定“谁先走”的时候,有的选择“抛硬币”,有的选择“石头、剪子、布”,还有的选择“转转盘”等。

抛硬币相对比较简单,但受条件限制;石头、剪刀、布学生最熟悉,但分析起来比较复杂;转转盘直观,但费时费力。不同的选择,殊途同归。但是,不管选择哪一种情境,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体会“可能性相等游戏才公平”的道理。

所以,在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时,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南北差异和城乡差异,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还有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唯有这样,才能把这双合适的鞋子舒服地穿到课堂上去。

八、找准观课要点,追寻课的效度

一节课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有效,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检验的有效性,不能主观地臆测,切忌漫无边际的空谈。只有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才能真实地检测一节课的效度。

1.观课要有明确分工

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几个观察点,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比如:教师顾及的学生面,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性,教师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问题设置有效性的分析,课后学生访谈等。

2.议课要用数据说话

议课时,尽量避免主观臆测,可以多一些定量的分析,用数据说话。例如,可定量分析学生参与的人数、次数占全班的百分比。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可定量分析,各教学环节占一节课时间的百分比。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可定量分析学生各种原因占错误总数的百分比。问题设置有效性的分析,可以定量分析有效问题与问题总数之间的百分比。课后学生访谈,可定量分析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 362000)

猜你喜欢

偶数一节课方程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谈“奇数与偶数”的教学处理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多变的我
抓住数的特点求解
有多少个“好数”?
奇偶性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