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组织与指导

2015-09-10王清秋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指导幼儿教育

王清秋

摘 要: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自行选择各区域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本文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规则的制定、教师的指导四个方面阐述幼儿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区域活动 材料 规则 指导

区域活动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它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以个别化教育形式开展教学。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既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意味着更多的自由和快乐。那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呢?

一、适宜的环境,引导幼儿专注于游戏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区域活动正是幼儿园贯彻这一原则的重要途径。进行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时,根据区域活动的目标、内容、具体要求和幼儿的学习特点做整体创设,区域活动在设置上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域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自由选择,用自身方式进行学习。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引发学习兴趣,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及个性、情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

二、多样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幼儿整个区域活动的关键。提供的材料太多幼儿选择材料比较困难,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因此,在材料投放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由于幼儿发展水平、方向都存在个体差异,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即使是同一活动,也可以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如在小班益智区感知数量时,可以投放7以内颜色鲜艳的物品、数字宝宝、实物图片等。幼儿根据自己的掌握水平、能力情况选取难易程度不同的数字进行配对,能力强的可以取5和6数字卡片和实物卡片进行配对,能力比较差的可以取5以内的实物和点卡进行配对,这样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2.根据课程内容更新投放的材料。区域活动是教学活动更好的延伸。因此,区域活动内容和材料应根据主题活动的推进、课程内容的更替、幼儿的发展经常变化、更换,这样不仅保证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还使幼儿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得到更好的发展。如大班主题活动《人们怎样工作》中在美工区就可以提供各种职业的服装的模板让幼儿装饰,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进行简单的装饰搭配后,及时更换新职业的图示,并可以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设计各种工作服,在难易程度上稍提高一些。

3.按幼儿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在区域活动开展时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增加游戏材料。如在小班探索区设置了“怎样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探索内容,教师为小朋友提供了沙盘、瓶盖等丰富的材料,在孩子操作的讨论中,有小朋友提出用瓶子、积木也可以让“蛋宝宝”站起来,这时老师及时为孩子提供这些材料,能进一步促使孩子大胆探索。

三、合理的常规,保证幼儿游戏的秩序

一部分教师开展区域活动时往往过于强调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与自由。然而,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依靠一定的集体规则才能诱发幼儿主动参与、有效学习。

区域活动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该怎么做,活动前必须告诉幼儿,让幼儿心中有数。充分发挥或图示暗示的作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利用图标划分游戏场地,使幼儿更明确游戏内容,有利于幼儿很快进入游戏场地,较快开展游戏。将幼儿能看得懂的图标放在游戏环境中,能随时引导幼儿自觉遵守有些规则,顺利开展游戏。如小班建筑区中,在地上贴上鞋印,幼儿就知道只能进去的幼儿人数,一旦鞋子在鞋印上摆满,就不能再进入。美工区教师将游戏材料的照片贴在玩具柜里,用以引导幼儿材料摆放的位置,幼儿可以正确地拿放材料,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自主性和有序性习惯,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四、适时的介入,引领幼儿游戏的深入

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区域活动开展时现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决定着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

1.教师要认真观察、深入了解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先是观察者。通过观察幼儿兴趣、行为、需要、操作方式等,敏锐地捕捉问题并做出分析判断。如一次在探索区探索弹性物品时,幼儿玩珠的兴趣超过了探索什么物品有弹性,导致班级环境混乱,对此我没有直接干预,而是和孩子一起游戏,达到间接干预的目的。

2.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化指导。区域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个别化教育。为了带动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教师要对幼儿的兴趣、需要及表现做出适度的、及时的反映,提供适时的、恰当的隐性指导与帮助,根据观察情况对个别动手能力差、出现困惑的幼儿,教师要降低要求,提出建议。对个别已经掌握知识内容的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与材料互动出现错误的幼儿,教师可以帮助他重新认识材料,指导幼儿正确的操作方法;对认知水平较高、能熟练操作但兴趣不浓的幼儿应及时提高要求。

3.重视游戏评价,提升全体幼儿的经验水平。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作品分享、问题讨论等形式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学习分享,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见解,同时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并学习别人的经验,引导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区域活动不管是在区域活动的空间设置上还是在材料的投放、幼儿的观察指导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创设科学的、合理的、有趣的活动区,让幼儿在区域活动得到更大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指导幼儿教育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