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一节课,将新课改实践引向深入

2015-09-10袁京莉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课例分析教学反思新课改

袁京莉

摘 要:课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理念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高中信息 课例分析 新课改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实施了几十个春夏秋冬,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信息技术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在课改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以信息为主要特点的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的形势下,在高考制度的改革的前提下,信息技术教学不够重视,给教学改革设置了障碍,信息技术教学课改之路在何方,教学改革何去何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将课改理念落实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值得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探讨和研究。下面笔者根据新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的一节课《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新课改理论的运用策略。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第二节内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之作”——教材的第一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教学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上好、上出精彩,学生会学、学得开心、学得兴致勃勃,是成功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新课改的主题。

教学片段:“温故”——讨论、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讨论和回答: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装性。)

教学片段:“知新”——导入新课。

展示“海上求生”的视频画面“正在沉没的泰坦尼特号”,以及介绍这个视频的相关资料。

提出问题:这段视频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信息与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由这个视频资料和问题的讨论,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把学生引领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讨

1.自主阅读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都是新课改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学、互学,激发和培养探究、求实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态度。

教师:阅读教材,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把握信息技术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相互交流。

教师:IT是信息技术的代名词,你知道IT的完整形式吗?那么信息技术是怎样的一门技术?

学生:IT的完整形式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和其他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储存、处理和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的技术。

教师:古时候,人们用“学富五车”形容人的博学,而今天一张薄薄的光盘所容纳的信息远远超过“五车”。

2.讨论交流。

教师呈现一些文献资料,如马拉松比赛的起源;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去天下;卫星传播和光纤传播等,通过这些资料的了解、讨论和交流,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及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好信息技术的欲望。

三、实验活动,学生动起来

学生动起来是新课改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假设性的实验活动:假如A生是远古时代的“人类”,没有语言;B生是现代人。给A一个字“跑”,让他把这个字的含义传递给B,B再根据A所给的信息,说出信息所代表的汉字的意思。

1.展示更多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五次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并让学生交流后小结。

2.展示可视电视、MP5、液晶显示器、条码扫描仪、Dos操作界面等,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开展课堂小辩论

在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后,师生总结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正、负面影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学对这一内容说教用途不大,45分钟的课堂教学即将画上句号,学生疲惫之感不可避免,此时的灌输毫无意义。如果把学生从“筋疲力尽”中再让其愉悦地投入学习中,课堂就会再次推向高潮。

如以“上网的利与弊”而开展“课堂辩论赛”活动,A组学生认为上网利大于弊,而B组学生认为上网弊大于利,并各执己见,通过生活、学习中的活生生的实例丰富观点,使观点有力。

这个活动的开展无疑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在辩论中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更多的上网的弊端的事实让学生明白网络成瘾带来的心理疾病及引发的社会疾患。

教师展示《全国青少年网上文明公约》,这个公约的学习既是对本节课的教学的总结和提升,又是促使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前提和保障。

再以讨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交流,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五、教后反思

这节课以兴趣的激发为主要目的,以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问题和活动为教学的主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教材,体现教师驾驭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凸显教师的整合信息素材的素养,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树立榜样。

课程改革在笔者的课堂中表现为一丝丝的“转变”,改革的切入点小,以课例为载体,上好每一节课,并将成功的经验、好的做法慢慢渗透到整个教学中。教学改革虽然深入人心,但改革步伐还没有真正迈开,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们共同参与思想的转变、方法的改革,以新课改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信息技术教学将永远不过时。

参考文献:

[1]沈双叶.信息化教学案例呈现方式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4).

[2]霍家宏.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探析[J].未来英才,2014(4).

猜你喜欢

课例分析教学反思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基于课例 反思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对《画画亲近的人》一课的若干问题探索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慧眼识璞玉,妙手炼浑金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