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终把准方向 做足“改”文章

2015-09-10张士锋

新闻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走转改群众路线

始终把准方向 做足“改”文章——淮北日报社“走、转、改”活动探索与实践

张士锋

【摘要】淮北日报社的采编人员近年来大力践行“走、转、改”,取得了良好的舆论效果。想要坚持“走、转、改”,使其持续不断焕发新活力,就要始终把准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改文风,努力写新风,紧跟新媒体风,做足“改”文章。

【关键词】走转改 群众路线 淮北日报

自从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新闻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实践活动,一批又一批新闻记者走向基层,俯下身子,来到田间地头,走进生产车间,用笔记录一线情况,把镜头聚焦时代变迁,取得了良好的舆论效果。

深入基层,这里有永不枯竭的资源宝藏;贴近群众,新闻报道才更有生命力。淮北日报社的采编人员近年来大力践行“走、转、改”,与一线的工人、农民和普通市民面对面,把落脚点放在基层,把目光瞄准群众诉求,新闻报道也变得更加鲜活。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想要坚持“走、转、改”,使其持续不断焕发新活力,就要始终把准方向、做足“改”文章。

牢牢把準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走群众路线

首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实际工作中指导我们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揭示了新闻事业的客观规律,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在心的准则。

党的新闻媒体,要牢记自己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的喉舌。作为思想战线上重要的舆论主阵地,要时刻保持自身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动摇,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这一立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充实、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观察、去思考,要结合自身的实践,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深入实践“走、转、改”活动,接受思想和精神的洗礼,把自己的思考运用到实践中,将其上升为理论,再通过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不断丰富。

其次,走群众路线是党报的安身立命之本。新闻工作要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说话。我们的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立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说话办事,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

在“走、转、改”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尊重群众,才能使我们的新闻工作在反映人民心声的同时体现党的主张;才能在通达社情民意时坚持正确的导向。

接地气才有灵气、有活力。只有扎根基层,才能感知生活的脉动,与群众融在一起、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成为百姓的知心人和传声筒,真切感受到群众的所思所想,写出群众欢迎的好文章。

淮北日报社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以基层乡镇和矿山企业为重点,精心策划活动,开设专题专栏,创新多元传播方式,通过小切口呈现大主题,既讲大故事也讲小故事,既讲老故事也讲新故事,采写发表了一大批鲜活详实的新闻报道。

经过精心策划,《淮北日报》在头版开设了《记者走基层——矿山纪行》专栏,在相关新闻版面开设《社区日记》、《我们的节日》和《记者走基层——高温下的坚守》等栏目,并且在细节上做文章。记者挂着汗珠和煤矿女工、纺织女工、送水工人们一起劳动,深入一线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在版面上实现图片和文字双翼齐飞,增强了新闻稿件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具体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将“走、转、改”活动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才不会走“斜”了、改“歪”了、转“错”了;才会真正与基层群众站在一起,提升新闻的吸引力和受众面。

例如,淮北日报社通过新闻热线了解到,淮北市临涣煤矿、海孜煤矿、童亭煤矿这三个煤矿的工人村居民出行非常不方便。得知这一信息后,《淮北日报》的记者先后深入实地采访多次,详细了解当地老百姓的迫切需求和交通情况,随即写出稿件刊发,引起了当地交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没过多长时间,连接上述地区的101、102路公交车开通了,及时解决了当地百姓的出行问题。

一系列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走群众路线,并将其贯穿新闻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才能有更多留得住、叫得好、传得开的优秀作品,才能进一步提升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做足“改”文章:切实改文风,努力写新风,紧跟新媒体风

在“走、转、改”活动中,我们要认清其中的关系,即“走”是基础,“转”是付出,“改”才是关键。只有做足“改”文章,才能真正实现活动的目标。

“改文风”就要转变传统思维,增强自身求新求变的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我们实践的灯塔,在思想上没有自觉求转变,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只能事倍功半,昙花一现。

文风连着学风、作风,更反映着党风、政风,影响着世风,其背后也反映出媒体的新闻观、价值观。谁都知道,新闻报道是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既然如此,媒体的表达方式对于信息传播的效果至关重要。如果不对文风上的沉疴旧疾下猛药,任它泛滥,到头来,新闻媒体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必然大打折扣。因此,“改文风”不是一阵风,不只是关乎“文”的事,而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长远需要,是遵循和把握新闻传播规律的需要,也是强化舆论引导和传播力建设的需要。不良文风违背党的性质、宗旨,同新闻媒体肩负的历史使命相违背,这就需要我们深刻认识不良文风的危害,在其面前敢于纠正,积极提倡优良文风。

“写新风”就要学习群众语言,优化宣传效果。习总书记指出:“群众的思想最鲜活,群众的语言最生动。”想要让群众愿意看、昕得进、读得懂,就要用群众的语言讲百姓关心的身边事。在改进文风的过程中,要多使用清新朴实的文字,少用空话套话;多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摒弃陈腐迂旧的表述,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党报往往是中规中矩的,内容也是“高高在上”的。在“走、轉、改”活动开始之初,淮北日报社编委会就提出,想真正实现求新、求变、求改,就要花大力气在抓文风上下功夫。不断鼓励编辑记者深入群众,来到一线,多流几身汗、多沾几方土、多踩几脚泥,用群众的语言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今年3月份,《淮北日报》用了7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20多位编辑记者深入乡镇、企业、社区等基层联系点采写的“新春走基层”系列稿件。这些稿件中,有感人的故事,有鲜活的人物,有生动的语言,有难忘的场景,让人读之眼前一亮。

记者采写的稿件《致敬,城市环境的守护者》,环卫工人蒋守芬大年初一天刚亮就上街了,谈起自己的工作,她说:“好多年年三十都在大街上过的,我这不也是在逛街吗!”蒋守芬一句风趣的话,让记者心生敬意,也把她苦中作乐、幽默乐观的个性生动呈现在读者面前。稿件《过年,还是回家的感觉好》,讲述了在惠州任教的淮北姑娘晓雾回乡过年的故事,“不能让距离疏远了感情”,“还是回家过年的感觉好,因为我的根在这里”,简单的两句话就把大学毕业就在异乡打拼,又带有一些书卷气的语言,展现在特定人物身上。

紧跟新媒体风就要擅用新的传播方式,提升媒体影响力。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为广大群众发声提供了新方式,也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新平台。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也是我们在“走、转、改”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纸媒和新媒体的联动,可以让传统报纸更具活力,也让新兴媒体更具有内涵深度。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反映生活面广等特点,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传播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

近年来,淮北日报社顺应媒体行业发展态势,开通了淮北新闻网、淮北网官方微博,建立了淮北日报、淮北晨刊、淮北网、皖北传媒微信公众号,初步形成“微信矩阵”,利用网站、数字阅报屏、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传播工具,进一步提升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力。

通过实践可以得知,我们在“走、转、改”的过程中也要不断革新传播方式,多用、擅用新媒体,瞄准网络和移动客户端,成功编织出一个跨媒体、多平台、数字化的“信息传播矩阵”,将传统新闻报道扩大辐射面,有效提升社会影响力,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变奏曲”。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走转改群众路线
县区台记者也要努力“走转改”
地铁报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走转改”新路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故事细节语言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