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全媒体矩阵 延伸报业价值链

2015-09-10朱素贤

新闻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公信力全媒体媒体融合

朱素贤

【摘要】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打造全媒体矩阵,“全天候滚动播发,多终端丰富呈现,多介质深度融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视频访谈,为有效放大新闻资源,唱响党报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进行了有益实践。变革是时代使命,转型是大势所趋。变革中仍有核心的价值需要媒体人的坚守和光大。面对神圣的责任和激烈的竞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是此消彼长,相互排斥或替代的关系,而是交融互补的关系,结合得好可以释放巨大能量。

【关键词】全媒体 媒体融合 公信力 转型

2014年初,蚌埠新闻网被确定为蚌埠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官方网站,开设网络专题页面和网友互动专区;《蚌埠日报》开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4月21日至30日,蚌埠新闻网在全省率先推出党的群众路线系列访谈直播节目,蚌埠新闻网作为全市教育实践活动的平台、窗口和桥梁有效发挥作用,社会反响强烈。

为做好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和引导,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倾力打造全媒体矩阵,立足“全媒体融合、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再次启动了全媒体创新模式。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取得累累硕果,读者、网友数持续上升,党报全媒体影响力持续扩大。

责任担当彰显党报新媒体风采

2014年伊始,蚌埠市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列为全市“三件大事”之首,摆在突出位置,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

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充分发挥党报主流媒体优势,积极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网上阵地,积极发挥蚌埠新闻网作为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官网的作用,推出党的群众路线系列访谈节目。

4月21日至30日,22位县区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陆续走进蚌埠新闻网访谈直播间接受专访,并就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在线交流。

这次,8个工作日22期访谈的密集推出,对蚌埠报业传媒集团上下特别是蚌埠新闻网来说是一场“战役”。他们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选派骨干主持人和编辑、记者组成工作小组,与访谈单位充分沟通,精心策划,紧密配合,确保了访谈顺利有序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系列访谈以来,专题页面日均点击量超过10000,有网友赞扬“活动为网友架起沟通的桥梁、搭建参与的平台”,“访谈策划恰逢其时,新媒体应用走在前列”,“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在新媒体发展上很有战略眼光”……一位访谈嘉宾在留言簿上写下“春潮涌,万物苏,百花盛开竞芳菲;搭平台,广纳言,清风扑面荡涟漪。”

中共蚌埠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也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区各部门把系列访谈作为一项学习内容,组织干部群众积极收听收看,有条件单位要安排所属网站进行链接。

启示:新闻不能造假,宣传必须策划。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作为一场“战役”,不是例行公事的做“规定动作”,而是着眼于创新,充满活力激扬文字,这其中的支撑就是敢于责任担当。

全面出击媒体正能量持续释放

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访谈的策划和实施是党报全媒体宣传引导的又一次崭新尝试。

为了做好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和引导,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整合蚌埠新闻网、《蚌埠日报》、《淮河晨刊》、《蚌埠手机报》、蚌埠日报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过统一指挥调度、优势互补,打造了全媒体矩阵,向资源利用最大化、媒介手段的多样化、传播效应的最优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年年初,《蚌埠日报》开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蚌埠新闻网开设专题网页,设置“群众互动留言专区”,广泛征集民意。“期待关注马场湖铁路沿线环境问题”、“飚歌城噪音扰民”、“露天随意焚烧垃圾”等,这些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留言都來自“群众互动留言专区”。相关部门网上答复、网下整改,形式灵活、反馈迅速,搭建了联系群众、沟通群众的“连心桥”。网友发帖点赞,“‘群众留言区’是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开门搞活动的一次很好尝试。”

与此同时,《蚌埠日报》专门开设访谈精彩内容摘登栏目,以报网互动的方式强化了系列访谈的影响力。

启示: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打造全媒体矩阵,“全天候滚动播发,多终端丰富呈现,多介质深度融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视频访谈,为有效放大新闻资源,唱响党报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进行了有益实践。

主体转型打通全媒体“六度时空”

面对各种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市场的加速冲击,地市党报如何在全媒体环境下重构并提升党报及党报集团的传播能力,就成了当务之急。

启动报业向全媒体的转型,转型的过程就是将平媒的“信度”(公信力)、“深度”和“高度”优势,与新媒体海量信息的“宽度”、“速度”和“互动度”相结合的过程,以这样的“六度时空”经营全媒体业务,有利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注重发挥党报的优势,关注舆情舆论、社会热点,以报道和评论并举树旗帜、立权威。

着力打造品牌栏目《深读周刊》,对于党的方针政策、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采访调研解读。

在内容设置上真正把“民生”列为“大事”,把群众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保、医疗等民生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这种看似平易的内容恰恰是高位运行,因为这是宗旨的体现。只有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才能焕发其作为主人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才能赢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将海量的信息通过新闻网链接传输,拓宽了媒体的信息采集和发布区域。

发挥新媒体速度取胜的优势,蚌埠新闻网此次22家系列访谈平均一天三场,当日编辑当日上线。

蚌埠新闻网在品牌论坛《珍珠驿》内专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网友留言互动专区。问计于民集思广益,问需于民有的放矢。

启示:面对神圣的责任和激烈的竞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是此消彼长,相互排斥或替代的关系,而是交融互补的关系,结合得好可以释放倍增的能量。所谓全媒体之“全”,是产品全,介质全,终端全。

深度融合动静之间有效整合

此次蚌埠新闻网系列访谈邀请的嘉宾,都是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代表着一个地域、一个行业。他们既是作客嘉宾,又是报业传媒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深度合作的资源。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注重发挥访谈节目的平台和窗口作用,既建起与群众联系的桥梁,也结下媒体与区域部门的纽带。每次访谈开始之前,新闻网主持人都与嘉宾多次磨合,确保访谈内容高质量高水平。蚌埠新闻网还悉心为此次活动准备了留言簿。每期访谈开始前,嘉宾都会兴致勃勃地在大红的留言簿上寄语。

“一张照片的用心对应的是一个团队对卓越的追求!”短短20分钟访谈结束后,一件特殊的“纪念品”——用相框装裱一新的访谈合影会送到嘉宾手中。此次系列访谈给嘉宾留下深刻印象之处,除了活动的周密策划和节目的专业制作,更有蚌埠新闻网团队对访谈之外细节的悉心揣度。

系列访谈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教育实践活动还在继续,蚌埠新闻网也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活动的动态宣傳和策划报道。与此同时,更多更新的策划也在积极酝酿:践行群众路线,让交通延伸美好生活。“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助力市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接地气、促和谐中发挥好引导作用”。打开蚌埠新闻网群众路线系列访谈留言簿,满含真情的话语,美好的祝愿。这些温馨的祝愿让人倍感欣慰,备受鼓舞,同时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速度”和“责任”的背后是党报人立足全媒体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新媒体事业的激情和执著。

巩固和提升蚌埠新闻网、网络视频、蚌埠手机报、官方微博、蚌埠发布平台建设,办出水平和特色。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正在为此不懈努力。将进一步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加快移动采编平台建设。创办蚌埠网络电视频道,逐步拓展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延伸媒体产业链,打造全时段、宽受众、立体化信息传播格局,实现跨媒体发展。继续围绕建设“省内领先、全国有影响力”的党报传媒集团目标,抓住全媒体战略转型的机遇,打造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新文化的传媒发展高地。

启示:变革是时代使命,转型是大势所趋。变革中仍有核心的价值需要媒体人的坚守和光大。蚌埠报业集团数字化时代的媒体拓展,既包括在原有平面媒体领域的继续拓展,也包括在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领域的拓展,更包括未来在相关多元化领域的拓展。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公信力全媒体媒体融合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路径浅析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