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别策划

2015-09-10

人民论坛 2015年23期
关键词:执政党党的领导政党

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目标,又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统领国家与社会的政治力量,政党起到统揽全局的作用。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政党现代化,政党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程度和水平。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与政党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刘宁宁 赵 阳

执政党制度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具有诸多的关联性。其中,国家治理现代化强烈要求执政党不断推进制度建设;执政党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先导与示范,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诸多基础性条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而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党制度建设的情况如何。

—颜德如 颜俊儒

必须关注互联网这个党执政的“最大变量”,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适应新的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同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创新相辅相成、协调推进。

—杨金卫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公平价值目的的提出,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既要科学治理、民主治理和依法治理,更要公平执掌政权,实施公平治理。因此,在深化政党治理的研究中,应重视中国政党治理的公平价值,全面论证中国共产党科学治理、民主治理、依法治理和公平治理的治党治国方略。

—刘俊祥

党内特权现象,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并日益渗透到党内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降低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而且损坏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治理的大敌。当前,应当以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大力气治理党内特权现象,以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徐雅芬 林金枝

宽泛的治理理论和宏观的治理思维、复杂多样的治理手段等,有着相当的不可捉摸性,具体实施环境条件、技术要领、主体的能力素质和技巧要求等都有着复杂的约束变量和特定的适用情境,因此,理论和实践的可移植性便成为各国政治考量的重要层面。政党的转型和治理现代化应根植于本国特定国情和历史基础上,单纯地讲求理论和实践的赶超,有时候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马宝成 谭学良

猜你喜欢

执政党党的领导政党
科技看百年
德国《政党法》的精神内核和制度构造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什么关系?
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