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城市中的“巴马”老人(二)

2015-09-10徐敏华

食品与生活 2015年2期
关键词:钱老徐先生华东师范大学

徐敏华

“无能懒惰” 所以长寿

他和已故的北大王瑶教授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并称“北王南钱”;他曾以《论“文学是人学”》震动学界;他培养了一批著名学者,却自称:“这些名徒把我抬高了。”他就是著名文艺理论家,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文艺理论研究》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的钱谷融教授。

已经96岁的钱老现在依然身体硬朗,单独出行、旅游。谈到自己的养生之道,钱老还是那句话:“因为我无能懒惰,所以长寿,而徐老(徐中玉),他既能干又勤奋,但我们身体都好。”钱老现在是与外孙、外孙媳妇,还有照顾他生活起居的阿姨四口人常住一起,儿子和女儿都在美国,他们会时常来电请安问好。谈及日常饮食,钱老乐呵呵地说:“我是很贪吃的,学生时代早饭也不吃,常喝酒,有胃病。我现在老了,平时肉吃得不多,这些年鱼虾吃得较多,听力倒是比前几年有明显改善。晚间睡眠也算充足,中午小睡一会儿。我上午健身园锻炼,下午长风公园观湖。”面对着一湾碧波荡漾的湖水,老人独自静坐,凝神注目,“双目无所见,头脑无所思,只觉得浑浑然、茫茫然,胸中一片空明,而心情异常恬适”。

乐观、务实、勤奋、认真

现已100岁高龄的徐中玉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还曾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以及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会长。

徐先生身材高大,身板硬朗,很有精神,脸上少有皱纹,除人较清瘦、头发花白外,不怎么见老态。徐先生谈起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年纪不饶人,快到期颐之年了,现在每天晚上8点就睡了,早上6点起床。早餐麦片、蜂蜜、牛奶加鸡蛋,中午一荤一素一汤一小碗米饭, 晚上或面条、或汤圆、或年糕,反正一周不重复”。他又说:“我应该算得上是上海百岁健康老人了,我的秘诀就是走路,每天要走一个多钟头,几乎每天都去长风公园,不停地走,在公园碰到钱谷融,就一道走聊聊天。走路要贵在坚持。我相信锻炼不会吝啬报酬的。步行,看来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年近百岁之人,仍能工作,步行来往,行动自由,一乐也。”

徐先生办事十分认真、一丝不苟,做起事来有条不紊、深思熟虑,责任心强。他认为勤奋、认真的人,不仅能做好工作,完成任务,心中满意,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真性情 有节制

马革顺先生今年101岁了,他先后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合唱协会艺术顾问、上海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并荣获宝钢高雅艺术特别荣誉奖、萧友梅音乐教育建设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以及美国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荣誉院士,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

我们陪同马教授一起去附近的餐厅就餐,席间领略了马教授的饮食养生秘诀。等待上菜时我们问他早饭吃些什么,他说吃了很多,有一片面包涂花生酱,还有牛奶冲麦片、一个鸡蛋及芝麻核桃粉,再吃一根香蕉或其他水果。当音乐指挥是体力与脑力并用的活动,要消耗大量能量。他强调说长年做指挥,就是经常在做气功,这也是他健康的原因之一。菜上来了,他举筷即声明,请不要给他夹菜,他要“自由”选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冷菜他喜欢吃醋拌海蜇、酱萝卜、熏鱼,热菜他最喜欢吃红烧肉,不过只吃一块,他说不能多吃。他还喜欢喝美味的汤以及吃面食。吃到七分饱,他就不动筷了。真性情,大自在,有节制,这才是马教授真正的养生秘诀吧 !

猜你喜欢

钱老徐先生华东师范大学
“绿色碳科学”专辑编委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 年总目次(总第221—226 期)
钱兰根:愿做遵义义务宣传员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送别爱笑的钱老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85岁老人的“绿色养生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总目次(总第173-178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