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与破解

2015-09-10唐献玲

人民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特点

唐献玲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破解研究既是理论难点也是城市化实践的必然应对。文章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调研,并从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深化户籍制度及其利益改革;加强多工种的公益培训制度化提高市民化的工作技能;明确各自责任创建立体多维配合制度等方面探讨破解其市民化进程的制度困境措施。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特点 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是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他们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权力、社会身份、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与结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其中一亿人中主要涉及到“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市新鲜血液和主要动力之一,了解他们的民情民意与现实需求,不仅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及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困境的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信息。调查主要涉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四个镇(街道)300人,回收问卷292份,有效问卷286份,有效率为95.3%。在基本信息方面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四个方面。其中男性所占比例为60%。女性比例为40%。文化程度方面主体是初中及以上学历,年龄主要在30岁上下。他们已是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劳动力。

户籍制度与土地方面。在调研“户籍制度对市民化的影响”回答中,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没有影响的比例为11%,认为有影响,并且起决定作用的比例为49%,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比例为40%。在追问“城镇户口与农业户口主要差别”的问卷中,认为差别是社会保障的比例为36%,劳动就业的比例为40%,认为子女受教育权不平等的比例为21%,3%选择为其他。在“是否还保留有承包地”的调查中,选择没有的比例为53%,选择“有”的比例是47%。追问如何处置承包地问题,选择自己耕种的比例为18%,选择父母耕种的比例为42%,选择邻居耕种或荒废的比例为6%,选择流转的比例为34%。在流转租金的了解中,本地土地流转的租金费在500~900元/亩之间。

社会保险与医疗费用方面。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是否参加了社会保险,选择参加的比例为88%。在参加保险的进一步调查中,选择养老保险比例为52%,选择医疗保险的比例为84%,选择工伤保险比例为48%,选择生育保险比例为6%,选择失业保险比例为8%,选择公积金缴纳的比例为9%。“五险一金”的基本保障中,选择医疗保险的比例最高,其他比例较低。在问及是否有从事过危险、有毒或有害的工种回答中,有20%的人回答“有”。生病时医疗费用承担,92%的人选择了个人或家庭负担,8%选择个人和单位共同负担,选择全单位报销的比例为零。在调研“否担心过您和您家人的将来养老问题”中,其回答“是”的比例为100%。

自身教育培训与子女教育方面。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接受过政府与相关部门培训教育的有20%,参训的人数比例太少。在基层的调研中了解到宿城区政府现在每年组织两次免费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为新生代农民工适应新变化的技能提升创造条件。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孩子已经陆续上学,孩子教育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在子女上学的选项中,选择本地公办学校的比例为70.6%,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比例为1.8%,选择家乡学校的比例为27.6%,选择失学的比例为零。在调研“子女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中,选择学费太贵的比例为16.5%,选择公办学校进不去的比例为58.2%,选择将来升学问题比例为12%,选择附近没有合适学校的比例为12.1%,其余1.2%为其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感受。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调研中,选择愿意成为城市居民的比例为89%,不愿意留城的为6%,不确定的比例为5%。以宿迁市宿城区下属的一个村级调研为例,全村2840人,年轻一代出去打工的人占总人口的1/3,新生代农民工中1/3的人,通过全家努力已经在宿迁市区或相关城镇贷款买房,但成为真正的市民还有距离。在调研融入城市主要困难(多选),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机会不平等的比例为30%,选择没有归属感的比例为18%,选择得不到承认的比例为9%,选择自身条件不足的比例为46%,选择户籍制度限制的比例为37%,选择城市生活成本远大于自己的收入的比例为71%。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困难较多认识比较明确。在主观题“融入城市还有哪些主要困难和需求”的书写回答中,主要涉及物价高、工资低、自身条件差、来回奔波辛苦等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特点分析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其市民化的基本特点,探寻化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与专业技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受教育年限更长。新生代农民工中高中与中专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明显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的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中小学与小学以下所占的比例是5.1%,基本没有文盲的現象出现(个别女性农民工存在);初中文化所占比例是64.1%;高中所占的比例是20.3%;中专及以上所占的比例10.5%。新生代农民工的专业技能相比老一代农民工也有明显提高,很多从专业技术院校毕业或政府免费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行业分布多样化与工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就业方式转型的挑战,他们从父辈的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化。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工作方面,工业(轻工业)方面的比例为18.6%,建筑业的比例为16%,交通运输业的比例为6.4%,文教卫的比例为13.3%,住宿餐饮业所占的比例为18.5%,家政服务业所占的比例为6.2%,装修行业17.3%,另外3.7%选择其他。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低于1000元以下月收入,1000~2000元收入所占的比例为12%,2000~3000元的比例为51%,3000~5000元的比例为25%,5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2%。有一技之长的新生代农民工,如快递公司专职司机、企业与建筑行业的技术工等工资达5000元以上。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娱乐方式新颖多样。新生代农民工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易接受新鲜事物。在消费娱乐方式上,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投入到对更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上,越年轻表现的越明显,如着装打扮、手机电脑的配置等。文化娱乐方面调查统计,新生代农民工每月用在文化消费占到了他们总收入的32%。受现代思想与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态度比较乐观,能挣钱会花钱,消费娱乐与时代潮流同步。在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在闲暇娱乐活动的选择方面,他们选择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听音乐、影院看电影、KTV唱歌等,其中手机上网、游戏与看电视,是其主要消费娱乐的方式。

第四,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增强。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生代农民工维权的意识明显增强。他们除了要求获得应有的工资收入与基本保障外,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会运用多种方式维权,保障自己的正当权利。如在访谈中问及“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的回答中,新生代农民工立刻会想到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也有提出报警、信访等办法。他们投诉时,以集体投诉方式进行,新生代农民工为45.5%,高出传统农民工17.6个百分点。①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上的敏感性要远远高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乡土情结比较淡化,具备更强的维权意识,在一些社会问题中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与冲动性,这需要相关保障措施到位也需要积极的教育与舆论引导。

第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高。隨着现代物价、房价、教育、各种保险等费用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越来越高,主要包括生存成本、就业成本、风险成本和教育成本。用人单位要求学历与技能不断提高,工资的增长赶不上房价与物价的增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中认为,中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万元左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难以负担高额的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地方政府可行性措施没有很好的平衡点。这就出现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城乡间往返的“双栖”现象普遍。

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的措施

鉴于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调查与特点分析,在研究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第一,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深化户籍制度及其利益改革。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并证明理论的正确性。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做好顶层设计中抓住主要矛盾。就市民化进程中主要矛盾而言,主要是二元户籍制度与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相关利益依然存在。因此,户籍制度及其利益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在宣传舆论导向上淡化户籍概念,取消附加在户籍制度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分配制度,形成新型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让户籍回归到人口统计和民事权利证明的基本功能。其次,做好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与发展张力。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与预测性,让所有城市劳动者都享受到社会公共产品服务,受到社会公平对待。再次,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保障制度的衔接。在互联网时代,要允许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异地转移,实现钱随人走。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的权利。

第二,加强多工种的公益培训制度化,保障其市民化的工作技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需要相关的技能,这是市民化中制度困境破解的基础工程。首先,对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要以公益性为前提。增加专项资金,建立政府培训基本补贴制度,建立适合地方特点的农民工培训制度。要强调政府的职能,把农民工培训列入各级政府职能考核体系中。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对口培训。地方政府可以考虑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或奖励等多种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其次,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注重实用性与实效性。新生代农民工最关注是培训后的收入能有所提高,培训内容要简单、实用,看的见效益。这需要先调研并确定新生代农民工所需的技能,与企业联系确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建立培训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联系的机制,综合各方面信息反馈后注重技能培训的多工种性、实效性。再次,健全培训质量管理制度。统一培训管理部门,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建设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目前农民工培训存在多头管理,影响了培训的效果。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工培训机构的监管,对其师资与管理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定期对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进行追访、反馈、评价和认定。

第三,协调“四方”关系,创建立体多维配合制度。当下“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现象值得现行制度的思考。市场经济下政府不是“全能政府”,社会不能旁观,企业不能推卸,个人不能消极,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正确定位,建立有机结合的“四方”新型配合制度。政府建立健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促进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并完善监督体系;社会各种组织遵循市场调节资源分配的价值规律和公益性结合,为市民化提供咨询、帮助与引导。信息化的社会注重各种传媒的正面报道,建设便民交流信息网站,宣传新生代农民工的正面典型,树立清明的社会风气与舆论氛围;企业作业新生代农民工依赖的直接收入来源,需要回应政府相关政策与工薪调整。企业规范用工制度与保障制度,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培养有规划与实施等。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资源,需要主动学习与积极实践,增强对市场判断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多维配合下共同分担市民化的成本,协同创造市民化的良好氛围。

第四,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化,建立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制度。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当下的市民化进程,也关系到我国劳动力资源未来的整体素质。首先,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资源的软硬件水平。在硬件上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资金投入,设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资金,支持农民工子女就读于随迁的城市学校学习,或者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国务院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教育“以流入地位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在软件配套改革中,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与评选评优中对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并配以相应奖项的名额保障。其次,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机制。制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明确的考核制度,并作为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完善教学管理办法,招生规划中预留接受新生代农民子女。最后,完善学籍制度,剥离受教育权与户籍之间的关系。现行教育体制下,户籍制度所强加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仍然存在,很多地方对随迁农民工子女上学与参加考试的门槛设置的很高,需要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化,简化随学与就地考试审批手续。

第五,加快相关立法与法律监督制度,建立利于市民化的法治环境。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把农民工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我国针对农民工的相关法律还处在滞后的状态,需要系统创建有利于市民化的法律保障与法治环境。加强法治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快立法,制定针对农民工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有序的法律制度、法律条文,保障其能有法可依。如有的地方建立农民工劳动争议申诉“绿色通道”,加大对农民工司法救济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创设良好的法治环境。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在法治化进程中都要知法懂法用法。政府与社会加大法治宣传、加强法治教育、明确法律程序。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法律援助与法治培训等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合理用法的能力,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创造安定有序的法治大环境。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序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需要增加制度供给,并为这一转变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这需要全社会的持续的关注、实践与支持。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本文系2014年宿迁学院课题“宿迁市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KY03)

【注释】

①范凤仪:“代际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差异分析及政策诉求变化”,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责编/丰家卫(实习)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特点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