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几个著名励志神话传说的历史地理探源

2015-09-10周述椿

文史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共工颛顼夸父

周述椿

“刑天舞干戚”“共工触不周之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这是中国古代的五个著名的励志神话。这几个励志神话,已选入我国的中小学的教科书中。疑古学者认为: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然后蜕变为古史传说。也就是说,传说中的历史,都是由神话蜕变而出的,并没有多少真实的历史质素在内。对此,徐旭生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古史传说时代》中说:“在早期发展的各民族中,它们最初的历史,总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但‘口耳相传’的史实容易失真,且当时神权极盛,大家离开神话的方式就不容易思想,所以这些传说里面掺杂的神话很多,……无论如何,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却是比较喜欢平淡的、富有实在兴趣的、幻想力不很发达的,所以我们所保存下来的古代故事,比之希腊的,专就神奇一方面来讲,可就差得多了。”鲁迅先生在谈到中华先民神话十分零星时写道:“中华先民,居于黄河流域,颇泛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正是由于中华先民的重实际而黜玄想的精神,故而中国式的古神话,都附着于古代氏族或部落领袖人物或大自然变迁的历史事件上,大多会含有历史地理的质素,不会去向壁虚构。由对祖先的崇拜而蜕变出神话,应是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那么,上列的几个著名的励志古神话,它们中的历史地理质素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求诸古籍,这几个神话的出处都是同一源头,即源于炎帝族对黄帝族的抗争上。在袁珂先生所编《中国神话资料萃编》中,将其都纳于“炎帝臣与子”条中。炎帝族是早于黄帝族入住黄河下游平原以农耕为主业的氏族,而黄帝族却是居于西北方以游牧为主业的氏族。黄帝战胜炎帝,据有黄河下游平原,成为这一地区的统治氏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文明程度较高的农耕氏族被文明程度较低的游牧氏族征服,而又同化征服氏族的事件。炎帝族当然会进行一次次的抗争,但都悲壮地失败了。但它们进行不屈抗争的英勇事迹,在一代代的流传中,逐渐加工成神话。而随着征服氏族的被同化,两氏族最后融合为一个民族,这些神话也就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

炎帝族的抗争,从黄帝开始,经颛顼、喾、尧、舜,一直到禹攻共工之战才结束,持续了约五百来年。以下分别按次探研这几个神话的历史地理渊源。

一、刑天舞干戚

“刑天舞干戚”的神话,应是发生在黄帝对炎帝征服时代。此神话载于《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这则刑天神话,没有说明刑天是何族人,帝又是谁。《路史·后纪三》:“神农乃命刑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釐来,是曰《下谋》”。可见刑天当是炎帝族的大巫师,总管祭祀的礼乐,所以才能作“扶犁之乐”。刑天是炎帝族人,那么这个刑天与之争的帝,应当是黄帝了。

末代炎帝名榆罔,《路史》载:“炎帝参卢,是曰榆罔,居空桑。……乃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小昊,以临西方、司百工。德不能御,蚩尤产乱,逐帝而居于涿鹿。……黄帝,时为有熊氏,实懋圣德,诸侯利宾之。参卢大惧,设于熊,黄帝乃暨力,……执蚩尤而诛之。于是四方之侯争辩者宾祭于熊,爰代炎辉,是为黄帝,乃封参卢于路,而崇炎帝之祀于陈。路,露也,潞,是后繁于河之北东,商周别为赤白之狄。”据此记载,黄帝将末代炎帝榆罔迁居于潞,此地在今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市南高平县,有羊头山炎帝陵,以及神农井、神农泉等遗迹。

对于这则神话,如果将刑天视为炎帝的巫师,那么刑天与帝争神,很可能不是刑天与黄帝争当天神,而是在“宾祭于熊”时,争按炎帝族的习俗服饰来祭神的权利。这也许与清朝灭明后,汉人宁可留发不留头,誓死抗争一样。刑天在黄帝面前,坚持按炎帝族方式,披发左衽执干戚以舞进行祭祀之礼。黄帝一怒之下,砍下刑天的头;刑天还继续执干戚以舞。这种现象就像现在常听说的,战士冲锋时中弹甚至被削去半个头,仍然持枪继续冲锋一样。之所以不作刑天是争斗中被砍头的推测,在于最后一个舞字,意味着这是巫师的祭舞。如果刑天是个武将,就应是执干戚以战了。

刑天可谓是中国第一代有气节的知识分子。他以维护本氏族文化的方式对异族统治进行抗争,故而陶渊明赞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刑天的抗争,也赢得黄帝的尊敬,没有将他抛尸于野,而是礼葬于常羊之山。这个常羊之山很可能就是高平县的炎帝陵所在的羊头山。周代时赤白之狄,是这支炎帝族人之后,其披发左衽,也许就是在刑天维护下而留存的炎帝氏族习俗。刑天死而不屈的抗争,显示了炎帝族将把这种抗争持续下去。

二、共工触不周之山

《山海经·海内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这是一个从炎帝到夸父连续的共工氏族世系。从共工与黄帝重孙颛顼争帝的时代看,也与此载中共工是末代炎帝榆罔的第五代孙相应。共工的居地,徐旭生先生认为在太行山东南麓的古共城(辉县)。辉县与炎帝榆罔贬居地今长治、高平,仅是太行一山之隔,东西相距不过200来里,其后世很容易迁居到此。从《山海经》中载有共山、共谷的地名看,其分布区从山西省东南部西到运城这一地区的黄河南北两岸,由此可以认为这一地区是当时共工氏族的居地或势力范围。可见从榆罔经过五代后,炎帝氏族共工氏已经发展得相当强大了,所以才有能力与颛顼争帝。

这场争帝之战,主要载于《淮南子·天文篇》:“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触山导至天折地陷,明显地是个神话,但是这个神话是否含有历史地理的质素呢?

共工氏的居地主要在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黄河出孟津后,泥沙沉积成地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三角洲平原。由于山东山地的阻挡,黄河只能在南北方向扫动改道,或南入黄海,或北入渤海。根据古地层勘探资料显示,黄河在距今7500年到4500年间是南出黄海的。以后改向沿太行山东麓北流形成历史时期的黄河,这条流道,在《山海经·北次三经》中有所记载,称为“山经河”,而此改道正是历史传说中的颛顼时期。这一地理变迁,也可间接地印证古史传说。

黄、蚩涿鹿之战,黄、炎板泉之战,地跨山东到河北。如果中间有个北流黄河播为九河大肆逆流的泛溢区阻隔,这个仗就不能在这一地区打;颛顼也不能将都城建在距北流黄河仅40里的泛滥区上的帝丘(今濮阳)。另外,西边共工居地辉县与濮阳相距不到200里,要越过黄河这道屏障与颛顼争帝,对共工也是很不利的。还有,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在黄淮平原没有分布,而较后的龙山文化在此区却有广泛的分布,也表明此前应是黄河南流时期。

共工触山神话,应是大地震造成黄河北流改道事件的记录。北流黄河的流道,正好是在太行断块与齐鲁断块的交接带上;前者是上升地块,后者是下沉地块。从安阳到邢台,历史时期就是个地震带。可以猜想:当颛顼末年,共工率军攻帝丘却被颛顼打败,怒而触山死。正巧一场大地震袭来,造成辉县西北方的太行山大量崩塌(天柱折,天倾西北),原本南流的黄河改道北流;再加上一场“天大水泉”的暴雨,黄河洪水淹没了共工东南方从辉县到濮阳的平原(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其结果对共工和颛顼都是灾难性的。共工氏“遂潜于渊,宗族残灭”。颛顼的结局,则可从《大荒西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以及《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的记载来分析,颛顼应率其家族从洪水中逃出(死即复苏),但还是困死在河水之间被洪水围困的一个小山丘上。这样的小山丘,从濮阳到浚县一带有好几处。著名地理学家任美锷曾在《地理科学》2002年第5期上发表论文:《(4280a.B.P)太行山大地震与大禹治水后(4070.B.P)的黄河下游河道》,也认为是大地震造成了黄河北流改道。

共工触山与自然灾变的巧合,给共工氏民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想象这场自然灾变是共工触山造成,从而蜕变成神话,成为鼓舞共工氏民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力量源泉,继而克服洪水灾难,开展平水土的新一轮的顽强斗争。

三、愚公移山及精卫填海

愚公神话是愚公将太行、王屋山土石投诸渤海之尾;精卫神话是炎帝幼女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这就使人容易将它与共工氏“堕高堙卑”的治水活动联系起来。《国语·鲁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水土,故祀以为社。”《国语·周语下》:“昔共工弃此道也,……欲雍防百川,堕高堙卑,以害天下。”共工触山死了,留下一个氏族赖以生存的土地被黄河洪水淹没的烂摊子;恢复氏族的重任,就压在共工之子后土的身上。用什么方法来克服洪水灾害呢?他们采用最原始的办法,那就是将高处的土填到低洼之地,将低地垫高,即“堕高堙卑”。堙字为西、土两字组合而成,表示这个土是从西边来的。辉县以西,就是太行、王屋等山脉。古地理资料显示,最初的山经河是经过辉县南约十里处,但是到禹贡河时,黄河已向东南方移动了约四十里,也就是共工氏的土地向东南方扩大了四十里,这显示了共工氏堕高堙卑治水的明显成效。从颛顼末年到禹治水时,时间相距约一百四十年,也就是共工氏已经过几代人堕高堙卑的努力,才完成如此巨大的治水成绩。愚公移山神话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精卫神话中的“死化小鸟衔石堙海”,充分显示了共工氏民即使是老人幼女都动员起来,全民堙卑不惧牺牲,为本氏族的复兴,气壮山河一代一代地顽强奋斗的精神。共工氏堙卑的对象是黄河,为什么神话中说是堙海?那是因为4000年前渤海还是深入河北省的大海湾,黄河的入海口还在石家庄以东一带;加上还有一个播为九河的河海不分的宽阔泛滥区,由是在传说中被夸张成堙海并不为过。愚公移山神话中,山最后是被夸娥氏移走了,这个夸娥氏当是共工氏最后一代领袖夸父。夸父是后土之孙。其生活年代应与尧舜同时,也表明了共工氏“堕高堙卑”的治水活动完成或止于夸父时期。为什么会停止呢?那是因为它已经危害到其他氏族的生存了。

四、夸父追日

黄河流出孟津后,由东流转向北流,拐了一个大湾,使它的东南侧成了凹岸,西北侧成了凸岸。由于弯道水流的作用,凹岸将受到冲刷,凸岸将产生淤积,因此,山经河向禹贡河转移有其自然因素。共工氏处于凹岸,凹岸堙卑,会加剧西北岸淤积,东南岸冲刷,共工氏土地也随着河水的东移而东移,并最后变成一种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水流的特性,用堙卑逼迫黄河向东岸冲刷的扩土活动。其结果就是使更多的黄河洪水从荥泽涌入南流故道;而此时南流故道区的豫东、鲁西、苏北已有众多的氏族居住。这一危害,到舜时已相当严重了。《淮南子·本经》:“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平通沟陆。”禹是怎么治水呢?《荀子·成相》:“禹有功,抑下洪,辟除民害逐共工。”《水经·河水》:“大禹塞荥泽,开之通淮、泗,即今之浪荡渠也。”即禹是用抑、塞的办法堵住荥泽不使黄河洪水沿南流故道区南下,这样就必然加重共工氏的洪水灾害,也与其堙卑扩地的企图相冲突,必然遭到共工氏的强烈反抗,于是一场攻共工之战便不免了。

《大荒北经》:“共工之臣名相繇,九首以食于九山,其所抵厥为泽溪。禹堙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五谷,其地多水不可居。禹堙之,三仞三沮。”战争打得很残酷,禹堙塞故道的土堤被相繇挖成泽溪。禹三次加高三次失败,杀人盈野,流的血臭得五谷都不能生长。而指挥相繇的共工氏首领呢?应当是夸父。禹杀相繇后,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进攻共工氏的居地。《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曰不周负子。……有禹攻共工国山。”禹攻共工国山,表明禹是以占据共工国土彻底消灭共工氏为目标。笔者曾著文论证不周之山为王屋山以西的今历山,在辉县以西约600里;也就是说禹从东到西攻到不周山,应该占领了共工氏的全境。夸父则失存身之地,那就只有带领余部向西另寻居地以求氏族的延续了。

《大荒北经》所载的夸父追日比较纪实:“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海外北经》的记载则全是神话了:“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太阳是从东向西,因此夸父追的日景必然是从东向西拼力追逐有太阳光的白天走,以摆脱禹的追兵。从不周山再往西,就是黄河和渭河,禺谷当为临黄河的一个大河谷。但是在禹紧紧追逼下,夸父只好选往更西的大沼泽了。这个大沼泽,可能就是今之居延海。但是从黄河到居延海必需经过今之甘肃省北的腾格里及巴丹吉林沙漠;夸父可能就在沙漠中道渴而死了,没有到达大泽。这段追日神话,实际上是显示夸父追着西方的落日为本氏族另择居地西迁失败的历程。

从禹攻共工之后,史传中再也没有关于共工氏的记载,说明炎帝族有组织的反抗被禹结束了。但是炎帝族人并没有被消灭或从心底里臣服,他们历经数百年不屈从于异族统治的反抗事迹,还会作为氏族的精神意志一代一代地口耳传承下去。后人还把他们先祖特别是氏族领袖的英勇不屈的反抗事迹,出于对先祖的崇拜,由传说而逐渐演成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至死不屈的神话,以励族人。这几个励志神话正是完整地连续地反映了炎帝族对黄帝族统治进行抗争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古史传说,根据中华民族求实黜玄的生存特点,至少是祖先的崇拜与神话并存,因此,中华民族的混有史传及神话大多与氏族领袖有关,从而含有相应的历史地理的质素。疑古论者以越后的古籍中史传内容越多,认为那是层累地造史。然而随着文明的进步,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更易于各地交流及收集资料,故时代越后收集的内容就越丰富。就像《资治通鉴》对两汉部分就补充了许多《史记》和《汉书》不曾有的内容,那能说是司马光在层累地造史么?

由于现代考古成果至今尚未找到能够确切证实夏代以前中国古史传说的实物,因而依据地层资料所显示的历史地理变迁,来与古史传相对应进行研究,从而探索那个时代的历史,不失为一途径。既然地层资料能够揭露出数亿年间的生物进化史,相信也能对古史传说的研究有所增益。本文就算是对此进行的一次尝试。

作者单位: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猜你喜欢

共工颛顼夸父
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
共工触山
追日
秦人的祖先
黑色帝王颛顼
祝融胜共工
秦人的祖先
大禹治水
齐天石与共工氏——从西游到红楼:石头的脱胎换骨(一)
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