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根究因觅错之道

2015-09-09汤秀芳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审题解析考查

汤秀芳

笔者参加了2015年南通市中考第26题的网上阅卷.此题是包含两个小问题的纯代数题,解题时需对自变量取值范围进行讨论,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求分段函数的最值,再进行大小比较得出答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近几年的南通中考数学中都有所涉及,多以文字、表格或图像信息呈现,考查学生分类意识、审题、读题、搜集、处理信息等综合能力的综合题.本题得分不高,有几种错误较为普遍和可惜,现结合阅卷情况与个人思考对此进行分析.

题目 商场举行促销活动.某新款服钸30件,每件售价300元,若一次购买不超过10件,售价不变;若一次购买超过10件,每多买1件,所买的每件服装的售价均降低3元,已知该服装成本是每件200元,顾客一次性购买服装x件,获利y元,

(1)求y与x的关系式,写出x的取值范围.

(2)顾客一次性购买多少件时,获利最多?

从已知条件来讲第(1)题是在分类讨论的基础上求函数解析式,第(2)题是求分段函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并比较大小,得出答案.第(1)题解题关键是列函数解析式;第(2)题解题关键是在正确列出函数解析式的基础上,如何正确求出相应的最大值.有些同学审题不细心,阅读不够深入,导致失分.

第(1)题中:

错解1:压根没有去分类,笼统地得出y=-3x2+330x(0≤x≤30);

错解2:把“不超过10”、“超过10”错误理解为“x<10”和“x≥10”;

错解3:用100÷3=33……1,认为x的上限为x≤34;

错解4:把利润看成了销售额,没有去掉成本,出现了y=[300-3(x-10)]x=-3x2+330x.

阅卷过程中发现好多同学没有注意到实际问题中x的隐含条件“x为整数”,这一出错率约占六分之一.事实上第(1)题考查的是利润公式,属基础知识,第(2)题考查的是利用增减性或数形结合法求极值,属一般能力问题.2.方法不到位,过程欠妙

从阅卷情况来看,26题的平均得分不够令人满意,出乎阅卷老师的意料之外.阅卷老师都觉得,这道题难度一般,无论在初二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还是初三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都做过、考过这种题型,看着非常眼熟,学生应该不要做多少停顿思路就来了,拿分不成问题.

从阅卷情况看,第(1)题得分率较第(2)题高,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好,由于第(2)题分类的第二部分是个二次函数,其对称轴不为整数,有些同学纠结到底取x=21还是取x=22时y有最大值;少数同学猜对了答案;有的同学分别取x=21、x=22求相应的函数值,也有的同学干脆从对称轴左右对称取整数值,然后一一代入计算,结果计算过程繁锁、数字较大,耗时较多,容易出错.

3.过程不完整,格式欠规范

从阅卷评分标准来看,最后一步的“答”分值为1分.本题从学生日常生活背景出发,考查学生运用建模思想,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回归到实际问题中来的能力.从解题步骤上来看,一些同学答题不完整,格式不规范,只顾着解决纯数学问题,没有回归到实际问题中来,这种原因导致失分实属可惜.

猜你喜欢

审题解析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三招”学会审题
睡梦解析仪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七分审题三分做
电竞初解析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