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环境下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2015-08-31陈文文西南大学图书馆重庆400715

图书馆建设 2015年5期
关键词:读书会图书图书馆

陈文文  李  燕  周  欢 (西南大学图书馆 重庆 400715)

微信环境下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陈文文 李 燕 周 欢(西南大学图书馆重庆400715)

微信这种新媒体的推广,为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创新提供了契机。目前,移动图书馆通过微信平台可以开展阅读推广,设置微信书评投稿专栏,推荐好书,开展微信读书会,提供个性化拓展服务。为了创新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未来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微信漂书、微信课表查询、超期图书扣款、线下图书直接互借、扫描条形码直接借阅等服务。

微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迅猛发展的移动网络技术跟任何行业结合,其结果都是颠覆性的,迅即改变着传统行业的参与行为。以手机图书馆为代表的移动图书馆的应运而生,让我们大踏步迈入了移动图书馆时代。利用智能手机基于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方式的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阅读行为的新趋势, 这种数字化和交互式的阅读方式超越时空、搜索便捷、高效低耗,更加符合追求效率和简洁的现代人。

1 相关背景

据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到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了2 699万人[1]。现在的图书馆读者,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几乎每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移动阅读已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目前,移动图书馆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涵盖发布相关事务性公告(如开放时间、借阅指南等)、相关资源检索(馆藏资源、学术资源等)、咨询互动、借阅查询等。这些信息服务模式当前服务的实时性、交互性、便捷性及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等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2-3]。

微信作为移动新媒体推广以来,目前已拥有超过6亿的用户[4]。其具有信息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支持兼容短信、视频、图文、群聊、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服务)定位等[5]。它是免费的,个人和单位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注册并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6],同时它也免费开放了API接口,很多行业和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定制接口,并将其与微信的API对接来实现所需功能。

微信的用户群里多数为年轻且高学历的用户[7],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和便捷的功能,不得不让高校图书馆关注微信并利用其实现移动服务的进一步拓展。

2 微信环境下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方式

移动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语音传送、LBS定位、手机支付等功能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拓展服务范围。

目前,移动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的信息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8]:信息查询、LBS服务、信息推送。在微信环境下移动图书馆已经应用的比较成熟的个性化服务主要有:推送信息(如推送新到图书、培训讲座等)、业务办理(搭建微信个人图书馆,办理续借及预约等)、查询帮助(查询馆藏及帮助读者自动签到等)、在线咨询(利用微信SNS属性,实时在线互动交流)等。下文笔者就列举出部分高校已推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基于微信的图书馆移动增值服务。

2.1推广阅读

图书馆作为面向公众的服务性机构可以注册微信公众账号,把有关阅读推广的信息(如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精确、及时地推送给用户,用户可以选择转发给好友,也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链接,让所有与其建立联系的好友都可以看到,因此微信公众平台拓宽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宣传渠道。

同时,图书馆经常会举办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由于活动经费所限,宣传途径一般都是在馆内张贴宣传海报或在图书馆网页上发布消息,只有到馆或经常关注图书馆网页的读者才有机会看到活动信息,如此很难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活动。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无需费用就可以轻松完成阅读推广活动信息的精确推送,读者也可以利用微信的分享功能把信息转发给其他好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微博空间[9]。

2.2微信书评投稿专栏

图书馆可以专门面向阅读爱好者设置微信投稿专栏,经过挑选和精心编辑,再向读者推送这些优秀书评,既可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3定期推荐新书与经典好书

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向读者定期推荐最新采购的图书,同时各高校教务处开展的经典阅读的“好书”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定期、分批地推送给读者,推送的信息中直接包含馆藏地信息、已外借信息、在馆数量信息;同时将该平台与本校移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整合链接,当读者点击查阅时直接在手机终端可以阅览其挂接的电子书,以吸引他们精读、深读整本图书,把碎片化阅读引向精读。利用公众平台的粉丝分组管理功能,图书馆员可按专业背景等标准对用户群进行分类(读者可以向平台发送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专业、学历等),在此基础上将不同类别的图书推送至不同的读者群体,将各专业热门借阅图书信息推送给相关专业的读者。

2.4微信读书会

读书会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微信朋友圈举办读书会,突破了传统读书会对时间、地点的严格要求,大家可以在约定的时间聚集于朋友圈举办读书会。读书会之前,讲师可以把读书会计划、需要讨论的话题即时发起到群聊,征求参加者的意见,通过反馈,了解需求,然后确定话题再发布到朋友圈。在读书会举办过程中,参与者只要拿起手机,用语音、文字或图片发表观点,其他参与者及讲师就可以同步收到发言的内容,不仅能保证每位参与者都有机会发表观点,还能让那些平时羞于表达的参与者畅所欲言。此外,微信读书会可以很好地保存话题资源、参与的人员及大家在活动中的发言等,一举多得。读书会后,讲师可以征集参与者的反馈,未能及时参加读书会的用户,也可以在会后浏览资料进行弥补;讲师也可以根据朋友圈中保存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读书会。

2.5个性化拓展服务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还拓展了微信图书馆服务,充分体现了微信图书馆的个性化、交互性、便捷性和门户的生动性、丰富性。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专门设置了“馆藏查询”、“水木搜索”、“最新期刊”等自选菜单,方便读者查询和了解馆藏图书,并向读者推荐部分单本图书;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设置了“学术发现”、“中文资源”等菜单,不仅向读者推荐单本图书,还按类别列出热门借阅书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还推出了座位预约、研修室预约、杂志精选(直接阅览报刊头条、娱乐、体育等新闻杂志内容),也曾在微信推出过多媒体307电影,对高校读者有很大吸引力(见下页图1)。

3 探索微信公众平台下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

未来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让读者能随时随地、方便快速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如何在当前微信环境下开展好并创新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真正方便读者、服务读者,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创新模式。

3.1微信漂书

如今在互联网上,“漂书”已逐渐成为读者的一种时尚生活。书友将自己拥有却不再阅读的图书,无偿提供给其他书友阅读,书友阅读完后又将此书传给下一位书友,这种供书友无偿传阅图书的活动就是漂书。2001年4月,在美国堪萨斯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庄,Ron Hornbaker开发了一个图书漂流网站,此后发展迅速。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1万多名“图书漂流”注册成员,240多万册图书注册[10]。网站创始人Ron Hornbaker自豪地表示:“‘图书漂流’群体的激情总能振奋我的心”[11]。我国“漂书网”创办者Laow 和Jane创建了首家图书漂流网(www.tspl.cn),目前网站拥有注册书友4 000多人,注册图书超过400册,在北京和乌鲁木齐设有两个“漂书”站[12]。2006年以来“图书漂流”开始热络起来,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时尚。微信图书馆可以与图书漂流这样的阅读活动有机结合[13],制定一个适合大学校园机构的微信漂书。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图1 部分高校图书馆拓展的微信图书馆服务

图2 微信图书漂流流程图

这样被“漂出”的图书不会一去不返,读者更愿意拿出好书与大家分享。由于读者都是认证的高校学生有一定的信用度和相当的真实性,所以能促进整个学校学习氛围的活跃,让大家真正愿意把好书拿出来分享而消除好书一去不复返的顾虑,同时让参与了该书漂流的读者都可以在微信中互动交流,畅享读书乐趣。

3.2微信课表查询

为了增强微信图书馆的新鲜度,图书馆依托智能手机,通过3G、4G网络平台,在微信平台接入“掌上课表”。高校教务系统通过开发相关接口实现与微信对接,提供课程信息,以方便学生查阅。课程表与微信的结合,一改学生依赖纸质或教务系统课表的不便利,增加的课前提醒、上课自动静音等人性化设置,提高了灵活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微信图书馆作为“学习空间”的亲和度。

3.3超期图书查询与扣款

读者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创建自己的图书借阅表,随时随地轻松一键查询图书借阅时限,不用时刻担心图书借阅逾期。还有超期扣款服务,当借阅图书到期时,微信平台将推送信息自动提醒读者归还。若读者归还图书时已经产生相应的超期费用,利用手机支付功能可实现超期图书实际扣款,这就摆脱了必须到实体馆缴纳欠费的困扰,更加方便读者。

3.4线下图书直接互借

读者经常会遇到需要借阅的图书在其他读者手上或预约了图书又怕取书不及时而导致书被借走。而读者利用微信移动图书馆平台,可实现读者之间互借,不需要读者将书归还到图书馆后其他读者再借阅,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也给读者借书增加了便利性,实现了微信线下互借图书。互借办理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微信线下互借图书流程

3.5扫描条形码直接借阅

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看到一本好书,可以通过手机扫一扫该书目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馆藏OPAC现在提供的图书二维码展示功能),就能查到它的馆藏位置和借阅状态。读者去图书馆相应的书架找到图书后,可以利用微信扫码功能扫描其条形码直接完成借阅,可以同时借阅多本想看的图书,免除了读者根据索书号费力找书、办理手续费时等烦恼。

4 未来展望

基于微信的便利性与移动图书馆的灵活性,图书馆可以创新出更多的服务读者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图书馆在高校系统中的“学习中心”地位,也能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度。随着网络和移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图书馆移动服务也将会不断创新,推出更多、更优、更快的服务模式来满足用户更高的需求。

[1]CNNIC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 L].[2 0 1 4-1 1-0 2].ht t p://k e.ba i du.com/vi e w/ eefa4556b52acfc789ebc991.html.

[2]张文彦, 张瑞贤. 美中WAP手机图书馆发展现状比较[J]. 图书馆杂志, 2009(7):64- 68.

[3]江波, 覃燕梅. 我国移动图书馆五种主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4(2):59- 62, 89.

[4]微信用户突破6亿:互联网进入移动社交新时代[EB/OL]. [2014-05-28]. http://www.sznews.com/zhuanti/content/2014-05/ 28/content_9574777.htm

[5]微信[EB/OL]. [2014-11-02].http://baike.baidu.com/view/ 5117297.htm.

[6]微信公众平台[EB/OL]. [2014-11-02]. http://baike.baidu.com/ view/9212662.htm.

[7]微信与微博用户群体对比[EB/OL]. [2013-07-30]. http://www. 5icool.org/a/201307/a1982.html.

[8]孔云, 廖寅, 资芸, 等. 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 情报杂志, 2013(12):5- 6.

[9]于健, 肖永红.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需求与调查分析: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用户为例[EB/ OL]. [2012- 09- 21].

[10]让我们一起来“漂书”[EB/OL]. [2014-11-10]. http://blog.xxt. 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5506011.

[11]漂书[EB/OL]. [2014-11-02]. http://baike.baidu.com/view/ 419407.htm.

[12]基于管理信息平台的网络漂书前景分析[EB/OL]. [2014-12-11]. http://www.cqkx2x.niet/a/200912/1211w402009.html.

[13]陈文文, 张鹏, 赵林静. 基于漂书模式的大学图书馆虚拟馆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11):96-99.

陈文文硕士,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图书馆管理。

李燕博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网络媒体。

周欢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信息学。

Innov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University Mobile Libraries under the Webchat's Environment

As a new media, the promotion of Webchat that is a kind of new media 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innov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of the mobile library. Currently, the mobile library could develop reading promotion, set up the submission box of micro book review, recommend good books, develop webchat book club and provide personalized expansion services through the webchat platform. In order to innovat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of the mobile library, in the future, university libraries could use the webchat platform to carry out wetchat floating book, webchat timetable inquiries, the debit of overdue books, library loan offline, borrow books through scanning barcodes,and so on.

Webchat; Mobile library; Innov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G250.78

B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于高校移动图书馆的泛在平台学习研究” 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SWU1309474。

2014-11-26 ]

猜你喜欢

读书会图书图书馆
10月经典读书会推荐书目《名人传》
图书推荐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神奇的统计表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