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图书馆权利研究的四位理论先行者

2015-08-31谢艳芳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241

图书馆建设 2015年5期
关键词:永福图书馆学权利

谢艳芳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41)

推动图书馆权利研究的四位理论先行者

谢艳芳(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241)

回顾我国图书馆界研究图书馆权利问题的思想探源,可以了解图书馆权利研究的早期学者及其学术进展。李国新、程焕文、蒋永福和范并思四位学者是图书馆权利研究贡献最为突出的理论先行者。梳理和分析四位学者对图书馆权利思潮的思想萌芽和理论研究,有利于加强我国图书馆权利思想的传承和弘扬并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

图书馆学图书馆权利图书馆精神图书馆自由

关于图书馆权利的研究是过去十年中我国图书馆学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过去十年里我国图书馆学家致力于图书馆权利问题的研究,使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任何理论研究都必须以其研究者为承载,了解研究者是我们了解学术进展的重要途径。在图书馆权利研究领域,新的理论发现也离不开知名研究者个人或团队的努力。该领域的理论先行者们能够更早地关注新理论、新问题,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

2015年以来,《图书馆建设》推出“权利时代的图书馆”专栏,发表了不少文章,纪念、回顾或总结我国图书馆界研究图书馆权利问题的进展。这些文章提及许多当年的理论先行者,使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学术贡献。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图书馆权利研究者们对于图书馆权利研究的突出贡献仍难为我们所真正认识。为弥补这一遗憾,笔者对我国研究图书馆权利的图书馆学家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并将李国新、程焕文、蒋永福和范并思视为研究图书馆权利问题贡献最为突出的理论先行者。

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中山大学程焕文教授、黑龙江大学蒋永福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都是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的知名教授,图书馆学理论水平高,研究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四位教授属于同一时代的图书馆学家,其中范并思生于1953年,李国新生于1957年,程焕文和蒋永福生于1961年,最大年龄差为8岁。四位图书馆学家对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变革问题以及图书馆的精神、伦理和价值问题有共同的关注,他们都是2005年1月“新年峰会”的参与者,是我国图书馆学第一次“图书馆权利”研讨的主要推动者。过去十年来,他们通过论文、专著、博客、学术报告等各种方式,对推动我国图书馆权利的研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 李国新:不可忽视的“图书馆自由”研究

上述四位教授中,最早、最系统研究图书馆权利的为李国新教授。他对图书馆自由/权利问题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据统计,李国新教授于2000—2005年发表的论文中,与图书馆权利相关的论文如下页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李国新教授研究图书馆权利问题有两个特点。

(1)关注图书馆立法,从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特别是著作权法、读者隐私权保护等立法问题)的角度切入研究图书馆的权利问题。图书馆的权利问题,从根本上看是一个法律问题。因此,研究图书馆的权利问题,必须要参照我国法治环境,理解法的精神。我国图书馆权利之所以能够在2004年以后成为热点,与2004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人权入宪”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李国新教授正是发现了图书馆权利涉及许多法律问题,包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包括基本人权——生存权,所以才对图书馆权利问题有了空前的兴趣,并在基本人权的基础上对图书馆权利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

表1 2000—2005李国新教授研究“图书馆权利”相关论文

(2)系统研究日本“图书馆自由”理论,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变革的现状,思考图书馆权利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据李国新教授自己介绍,1995 年他受北京大学的派遣到日本早稻田大学作访问研究。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吸引了大批界内外研究者、拥有大量研究成果的题目引起了他的兴趣,这个题目就是“图书馆自由”[2]。李国新教授后来在他的《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一书的第六章《日本的“图书馆自由”》中,介绍了日本“图书馆自由”的含义与原理,日本“图书馆自由”运动的历史进程,日本《图书馆自由宣言》的主要内容,以及日本的《图书馆员伦理纲领》[3]。李国新教授于2002年发表的《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一文在中国知网的被引高达113次,这说明了李国新教授对早期图书馆权利研究的重要意义。

除了李国新本人和少数图书馆学家以外,不少研究者忽略了李国新教授早期对于图书馆权利研究的贡献。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日本的“图书馆自由”其实就是美国的“图书馆权利”,如日本的《图书馆自由宣言》其实就是以美国《图书馆权利宣言》为思想基础产生的。范并思教授认为李国新教授的《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一文“研究了以美国《图书馆权利宣言》为范本的图书馆权利或图书馆自由的理论问题,文章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选题的突破,拓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作者所追求的现代图书馆理念,展示中国新一代图书馆学家的新的理论境界”[4]。李国新教授关注社会基本的法律问题,敏锐地将图书馆权利/图书馆自由与基本人权结合,从而奠定了他在我国图书馆权利研究中的先行者地位。

2 程焕文:图书馆权利的激情呐喊者

20世纪90年代开始,程焕文教授开始宣扬“图书馆精神”,并持续到21世纪初。程教授的个人文集即名为《图书馆精神》[5]。程焕文教授是我国图书馆学家中较早研究图书馆权利问题的知名学者,他于2000—2006年发表的与图书馆权利相关的论文如下页表2所示。

程焕文教授研究图书馆权利问题有以下特点。

(1)关注图书馆职业精神,由图书馆精神研究转向图书馆权利研究。程焕文教授自1990年开始研究图书馆精神,发表了许多关于图书馆精神的重要论述,是我国图书馆精神的重要研究者和倡导者。图书馆精神的内涵很丰富,但不外乎是图书馆人对于自身职业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而图书馆权利可看成是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服务的质量要求,是他们对于知识和信息的权利诉求。由此可见,作为行业自律的图书馆精神与作为公众权利诉求的图书馆权利是一脉相承的。程焕文教授2005年前后的关于图书馆权利的研究正是遵循这样一种思路。这从其文章《权利与道德——关于公共图书馆精神的阐释》、《迈向图书馆行业自律时代——关于图书馆职业道德与图书馆权利的几点思考》等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表2 2000—2006程焕文教授研究“图书馆权利”相关论文

(2)大篇幅地研究图书馆权利,不遗余力地宣扬图书馆权利,旗帜鲜明地为图书馆权利辩护。从所发表的论文看,程焕文教授研究图书馆的权利问题起步略晚于李国新教授,但程焕文教授于2004年7月出版的教材《信息资源共享》中,首次在国内教材中写入“人人享有自由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权利”、“平等利用信息资源是用户的基本权利”、“自由利用信息资源是用户的基本权利”和“免费服务是自由平等利用的保障”等内容[6]。该教材出版后被多所高校采用,并在网络上引起讨论,对于“图书馆权利”理念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程焕文教授于2005年申报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权利研究”,这是“图书馆权利”在我国首次正式成为科研项目的名称。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图书馆权利研究》后来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影响非常大。更令人敬佩的是,程焕文教授多年来在论文、学术报告和个人博客中不遗余力地宣扬图书馆权利的概念和理念,对图书馆权利在我国的宣扬和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程焕文教授是我国图书馆学中最为重量级的图书馆权利呐喊者。

表3 2000—2005蒋永福教授研究“图书馆权利”相关论文

3 蒋永福:积极探索图书馆权利的思想基础

蒋永福教授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高产学者,所发表的论文极多,被引率也非常高。2000—2005年间,蒋永福教授发表的与图书馆权利相关的文章集中在知识自由、信息公平和图书馆制度领域,如表3所示。

蒋永福教授关于图书馆权利问题研究的特点如下。

(1)从研究人文精神、知识自由、信息公平和图书馆制度起步,全面梳理与图书馆权利相关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内容非常全面。在2004年底《走向权利时代》专栏的征文中,蒋永福教授认为图书馆的权利研究包括了“有关图书馆保障公民的信息自由、信息平等、信息权利方法的法律、政策、制度、伦理”等方面的研究[7]。蒋永福教授也是从这些角度研究图书馆权利的。蒋永福教授于2003年开始研究图书馆人文精神和知识自由理论,他认为贯彻、落实图书馆职业精神必然要求图书馆具有相应的职业权利,因此“图书馆权利是落实图书馆精神、保证实现图书馆使命的必要前提”[8]。图书馆保障公民的知识自由,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读者具有获取知识的权利。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图书馆权利宣言》宣明的图书馆权利代表了图书馆职业立场和职业责任,知识自由这一问题,就是图书馆人维护图书馆权利的基本目的。

因此,研究图书馆人文精神和知识自由的理论,很自然地将延伸到图书馆权利的理论。蒋永福教授2004年开始研究图书馆制度问题,图书馆制度理论一般将图书馆作为维护公民知识权利的一种制度安排。蒋永福教授的图书馆制度研究,势必要对图书馆权利进行系统的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2005年蒋永福教授开始直接研究图书馆学的权利问题,包括知识权利和图书馆权利。

(2)论文数量众多,组织图书馆权利的讨论,影响面广,影响力大。从论文数量看,蒋永福教授仅2000—2005年间发表的关于图书馆权利研究的论文就多达16篇,论文数量是四位教授中最为丰硕的。除了成果数量惊人,论文的影响力也非常之大,16篇文章被引数均超过10次,其中9篇文章被引数超过50次,两篇文章被引数超过100次。单从文献看,蒋永福教授对于图书馆权利的研究没有李国新教授早,也没有程焕文教授那样专深,但他在不懈探索图书馆权利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了图书馆权利研究的意义,参与策划了2005年《图书馆建设》“走向权利时代”专栏。正如范并思教授(老槐)读到该专栏献辞后所说:“看得出蒋永福调入黑大信管院后,理论活动的空间大为拓展了。这应该是蒋进入《图书馆建设》编委会后的第一次高调出击。……任何对图书馆权利有感觉的图书馆人,都会为这篇献辞所感动的。”[9]

4 范并思:由公共图书馆制度切入图书馆权利研究

范并思教授研究图书馆权利的文章数量不多,但鉴于他在研究权利问题上的影响力和特殊视角,本文仍将他列为研究图书馆权利问题的理论先行者。范并思教授于2000—2005年发表有关图书馆权利的论文如表4所示。

范并思教授研究图书馆权利的特点如下。

表4 2000—2005范并思教授研究“图书馆权利”相关论文

(1)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研究,探讨公共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制度中的权利问题。范并思教授是21世纪初研究公共图书馆问题的理论家,他的公共图书馆研究也推动了我国图书馆界对于权利问题的研究。他在《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一文中,通过对于《世界人权宣言》中关于信息权利的讨论,进一步论证了他在《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中首次提出的一个观点:公共图书馆不但是一种社会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10]。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意义在于,它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具备了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11]。将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制度,与公民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相关联,并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这一研究的理论价值是赋予图书馆界研究权利问题的全新视角和现实意义。

(2)直接研究图书馆权利的论文数量较少,但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权利问题方面的学术影响力很大。范并思教授在2000—2005年间发表的论文中,只有《论图书馆人的权利意识》一文直接涉及图书馆权利,但此文也是2005年以前标题中出现“权利”的论文中被引数唯一超过100次的,影响力较大。他关于公共图书馆研究的若干篇论文,特别是《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被引率非常高,对于传播公共图书馆保障公民权利的理念影响深远。同时,范并思教授在2004—2006年间撰写《走向权利时代》、《图书馆权利学习札记》等多篇博客文章,曾引起人们在网络上讨论图书馆权利的热潮。范并思教授2015年协助《图书馆建设》举办纪念“走向权利时代”专栏十周年活动,也影响我们很多人重新关注图书馆权利这一重要理论问题。

5 结 语

自2006年至今,四位教授还有其他图书馆学家关于图书馆权利问题的研究成果,除了包括许多论文外,还有程焕文教授的图书馆权利研究成果进入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蒋永福教授在几部专著中对于图书馆权利理论的讨论及范并思教授参与《图书馆服务宣言》的起草工作等,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无法一一讨论。从四位知名教授21世纪初的图书馆权利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在我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时刻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图书馆的权利问题进行研究,这既说明了权利问题对于当时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性,也说明这四位教授有相似的学术理念和很深的学术造诣。尽管四位教授研究的角度不同,特点不同,某些观点甚至相冲突,但这对于学术研究是很正常的。四位教授对图书馆权利进行研究是图书馆学的幸事,值得我们在回顾图书馆权利研究的理论进程中大书一笔。

[1]韩松涛.人权入宪与信息自由[J]. 图书馆, 2004(6):15-19.

[2]李国新. 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351.

[3]李国新. 21 世纪初年的“图书馆权利”研究与传播[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6):1-10.

[4]中国图书馆学会. 百年文萃 空谷余音[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5:323.

[5]程焕文. 图书馆精神[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7.

[6]程焕文, 潘燕桃. 信息资源共享[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8-32.

[7]蒋永福, 毕红秋. 走向权利时代: 献给 2005 年新创专栏[J]. 图书馆建设, 2004(6):封二.

[8]蒋永福. “图书馆权利”研究反思[J]. 图书馆建设, 2008(4):59-61,65.

[9]老槐. 走向权利时代[EB/OL].[2015-02-20]. http://oldhuai. bokee.com/311735.html.

[10]范并思. 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纪念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创建150周年[J]. 图书馆杂志, 2002(11):3-8.

[11]范并思.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 (2):5-11.

Four Theory Pioneers Who Promoted the Research of the Library Right

Looking back on the ideological origin of the research of the library right in China could know early scholars and the academic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f the library right. Li Guoxin, Cheng Huanwen, Jiang Yongfu and Fan Bingsi a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outstanding contributors of four theory pioneers of the research of the library right.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thought germina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houghts of the library right by these four scholars are helpful for strengthening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thought of the library right and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ianship in China.

Library science; Library right; Library spirit; Library freedom

G251

B

谢艳芳女,1984年生,硕士,现工作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2015-04-05 ]

猜你喜欢

永福图书馆学权利
广西永福: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
我们的权利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游永福樱花园
永福老区龙车行
权利套装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
福建永福工程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