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构知识库权益平衡机制探析*

2015-08-31韩倩倩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张文韬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0

图书馆建设 2015年5期
关键词:知识库相关者成果

杨 峰 韩倩倩(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张文韬 (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 福建 厦门 361000)

机构知识库权益平衡机制探析*

杨峰韩倩倩(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张文韬(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0)

学术成果的作者、出版机构和机构知识库建设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机构知识库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机构知识库的建设需要在如下方面平衡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各方权益:推进政策体系建设,为权益平衡机制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制定合理版权协议,为权益平衡机制的构建提供切实保障;运用先进存取技术,为权益平衡机制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机构知识库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权益平衡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及为学术信息交流方式提供了新的推动力,同时科研人员也希望能借助于新的技术力量带动学术成果的保存、传播及提高可持续性利用效率。然而,传统的学术出版机构以知识产权为名,限制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交流,极大阻碍了学术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利用。学术界和图书馆界开始探索一个有利于学术成果交流,有助于知识共享创新的新模式,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运动应运而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存取运动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重视并发展起来。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是开放存取运动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信息资源存储、传播与获取方式,近年来成为学界和业界的研究热点和工作重点,与OA期刊并称为开放存取运动的“绿色之路”和“金色之路”。机构知识库是科研教育机构保存知识资产、展示知识能力、推动知识成果广泛传播和应用的重要机制[1]。2002年DSpace的问世可以作为机构知识库起源的标志[2],国内近年来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清华大学机构知识库为代表的机构知识库得到迅猛发展。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截止到2014年9 月30日,以“机构知识库”为主题检索到的论文已达1 100余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机构知识库理论研究,包括机构知识库的兴起背景、含义、特点、功能等;机构知识库服务建设研究,主要包括资源建设、技术需求、服务模式、管理维护等;机构知识库的政策和运行问题等。其中,涉及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要求,尤其是产权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较多从机构知识库建设方和出版机构的二元视角探讨权益冲突问题,本文以学术成果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为逻辑,基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关系,讨论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平衡机制。

2 机构知识库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

就机构知识库而言,利益相关者是指为机构知识库建设投入了劳动、成果、资金、设备设施等有价值的东西,或是利益受其影响的个人或群体[3]。本文中的机构知识库多方利益相关者主要指为机构知识库中的学术成果信息投入有价值的东西,或是利益受影响的主体。从学术成果信息的生产传播过程来看,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可以划分为:(1)为学术成果的生产提供物质或精神等帮助的资助者,是学术成果产生的推动力之一;(2)创造学术成果的个人或组织,是学术成果信息的直接生产者;(3)出版、传播学术成果的出版机构,是学术成果信息的交流渠道;(4)建设机构知识库的组织机构,是保存学术成果、展示知识资产的信息传播者;(5)利用机构知识库中学术成果信息的社会公众,是信息的使用者。由资助者、作者、出版机构、机构知识库建设方和公众用户共同构成的机构知识库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4]。

图1 基于信息生产传播过程的机构知识库多方利益相关者关系图

公共资金资助科学研究,是社会创造知识、共享知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也赋予了资助者能够强加于学术研究者履行相应义务的资助条件。作为资助方,资助者一般会规定作者研究成果的发布方式,如是否必须在OA期刊发表或者存储在机构知识库,或者在一定时间内存储[5]。随着机构知识库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已从理论走向实践,一些科研机构和基金会出台了相应的开放存取政策,以促进机构知识库的快速建设和规范发展。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受资助项目科研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部或部分资助的科研项目投稿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的作者应在论文发表时,将同行评议后录用的最终审定稿,存储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知识库,不晚于发表后12个月开放获取”[6];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共资助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明确提出,“我院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以我院所属机构名义承担的各类公共资助科研项目,自本政策发布之日起投稿并在学术期刊上所发表的研究论文,作者应在论文发表时把同行评议后录用的最终审定稿存储到所属机构的知识库,并于发表后12个月内开放获取。我院鼓励作者把本政策发布之前发表的论文以同样方式通过所属机构的知识库开放获取。”[7]因此,从学术研究成果的资助角度来看,受资助的学术研究者应按照资助条件要求决定是否将学术成果自存储到机构知识库中。

学术成果的作者、出版机构和机构知识库建设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机构知识库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一般情况下,作为学术成果信息的生产者,作者要想出版和传播学术成果,需要让渡部分著作权给出版机构,并签订版权转让协议或出版协议。出版机构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负责出版作者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公众传播,并从中获利。机构知识库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出版模式,社会公众用户既可以从出版机构获得学术成果信息,也可以从机构知识库那里获得,必然会影响到出版机构的既得利益。从资源内容上看,机构知识库主要包括机构成员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及实验数据等,其中期刊学术论文占较大份额[8]。这些资源内容的版权又主要归属于作者、作者所属机构及出版机构,对于前两者拥有版权的学术成果,将其纳入机构知识库的资源范围内目前尚未构成严重的版权风险。而由出版机构拥有版权的学术成果,无论是通过作者的自存储,还是机构实施的强制性自存储、协议性代存储[9],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作者与出版机构、作者所属机构与出版机构之间的版权纠纷问题,即便是作者通过预印本、后印本等方式,仍然会被出版机构以版权协议为由将很大一部分学术成果挡在机构知识库之外。因此,在学术成果的作者、出版机构和机构知识库建设方之间的利益冲突未能合理有效协调之前,机构知识库的资源获取受到了很大限制。

在学术成果信息生产传播的过程中,用户是整个过程的终点,也是开放存取运动和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传统出版模式下,用户通过购买、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方式,获取出版机构所发布的学术成果信息,既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权利,又保护了版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当然,在版权主体为作者的前提基础上,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直接发布学术成果,也可以通过OA期刊、机构知识库等方式的开放内容许可向用户授权,寻求知识共享。但在作者已经转让版权之后的机构知识库自存储学术成果,往往在实现知识开放和共享过程中满足了公众用户的信息需求,但却在对版权所有人的利益补偿上有所缺位,使得利益冲突更为显性化。

当然,在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相互之间存在合作互利、互惠共赢的共同利益。机构知识库在彰显组织机构和作者个人学术影响力的同时,对于传播出版机构社会知名度、为公众用户提供集成学术信息服务,都有着重要作用,并可最终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且学术成果信息只有被公众用户广泛地使用,才有实现版权作品的作者与传播者财产权利益的现实可能[4]。因此,充分认识多方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利益冲突及共同利益,构建权益平衡机制,是机构知识库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3 机构知识库多方利益相关者权益平衡机制构建路径

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作为一个以数字资源保存为源动力、以知识共享创新为牵引力的开放存取运动中的复杂过程[10],涉及到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主体、资源内容、服务对象等多维体系和多方利益相关者,需要在相应的政策体系、版权协议及技术规范等方面,平衡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各方权益。

3.1推进政策体系建设,为权益平衡机制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一些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法律,都能为机构知识库建设中出现的版权问题提供一些法律依据。例如,《著作权法》第11条和第16条中关于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规定,第22条关于合理使用规定的第6种即是“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11]。同时,各国政府也在努力制定相应政策以促进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平衡,部分国家通过采取强制性的开放存取政策试图打破出版机构对学术成果信息的垄断[12],如美国从最初的NIH开放存取政策到CURES法案、FRPAA法案及后来的NIH后期修订版政策。我国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学术成果的开放存取,如教育部提出关于“学术论文开放存取出版”的倡议。一些科研资助机构也将作者向机构知识库或者其他开放存取机构提交研究成果的预印本或后印本作为其接受资助的一项前提条件,如我国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已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

3.2制定合理版权协议,为权益平衡机制的构建提供切实保障。

机构知识库建设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且各自的权利义务比较复杂,因而版权协议成为明确多方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关系的关键。从版权的个体管理角度上看,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做法是通过协议处理学术成果的作者、出版机构、机构知识库建设方、公众用户之间的关系。一是通过存储许可协议形成学术研究者与其所属机构之间的版权授权,以此赋予机构知识库在签署储存许可协议后对作者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保存和传播的权利[13]。二是作者和出版机构签订版权转让协议,以此确定作者是否必须征得出版机构同意才能向机构知识库提交学术成果信息,以及是否明确规定预印本、后印本的提交问题。三是机构知识库为公众用户提供数字信息资源时需要获得版权所有人授权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以此满足数字信息资源提供者可以采用不同授权组合的需求[14],确保数字信息资源在何种条件下被公众用户使用。四是允许作者保留某些权利的版权补遗协议,这是为了在现行的出版模式中争取作者的权利而设立的[15],作者可以保留复制权、再用权、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公开展示其作品权等[16],该协议为作者的自存储行为提供更大的空间。从版权的集体管理角度上,机构知识库建设可以尝试通过集体管理的方式进行版权协议的对话和商定,如通过机构知识库联盟、期刊采编联盟等集体组织,集体行使权利人的相关权利,以集体之间的名义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减少机构知识库建设中过多的“交易成本”,降低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版权侵犯风险,更好协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关系。

3.3运用先进存取技术,为权益平衡机制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应用合适的存取技术措施可以方便机构知识库运行,明确版权归属,缓和学术研究者、出版机构、机构知识库建设机构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简化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管理员在处理学术成果信息的审查流程。首先,机构知识库建设方可以通过运用一定技术进一步明确版权归属和版权使用范围,规范版权管理,如改进作品提交系统,提交者在提交学术成果信息时,机构知识库会提供一份许可协议,版权人可以自主选择许可信息,明确授权公众用户在何种权限范围内可以使用此学术成果信息[4],在作品提交和审核的过程中实现版权管理。其次,机构知识库在展示知识成果时通过改进资源内容的显示方式协调出版商和机构知识库之间的矛盾,如将论文元数据与期刊元数据结合以揭示版权特征[17],并开放元数据给搜索引擎促进学术成果信息的知识发现,提供论文和出版机构主页的URL链接[18],这种改进方式使用户明确资源内容的原始出处,扩大期刊影响力,在资源开放获取的同时保护期刊出版商的利益。另外,机构知识库建设方还可以通过增加相关政策及协议链接,方便用户解读,如提供出版机构政策、发表论文时作者保留权利条款的范本、维权说明、投诉渠道等链接[18]。这些灵活可行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协调好作者、机构知识库建设方、出版机构、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利益关系。

4 结 语

机构知识库作为一种知识储存、知识展示、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机制,迅速成为数字科研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并有着支持非文本信息存储利用、教育科研、机构知识管理等服务功能的未来发展趋势[19],但不容忽视且有待解决的问题是机构知识库建设中彼此相嵌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结构及其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更深刻思考机构知识库的建构目标是什么,不同利益主体的期待是什么,以及如何平衡主体之间的利益等问题。机构知识库建设是一个由资助者、作者、机构知识库建设方、出版机构及公众用户多个利益行动者构成的政策生物链,每个行动者都在实现学术成果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中努力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我们不科学理性、客观开放地站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上思考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则会使得机构知识库发展面临更多难以处理的多变格局,阻碍机构知识库的科研社会服务功能。

[1]顾立平. 2013中国机构知识库学术研讨会综述[EB/OL]. [2014-08-30]. http://2013chinair.csp.escience.cn/dct/page/1.

[2]袁顺波, 董文鸳. 机构库的起源、影响及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 2006(2):44-46,61.

[3]王光文, 仲富兰.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开放获取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 2011(5):109-114.

[4]王宇红, 倪玉莎. 自存储机构库运行中的版权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 情报科学, 2012(5):665-669.

[5]邓君. 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动力模型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5):44-47.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受资助项目科研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EB/OL].[2014-11-18].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38/info44471.htm.

[7]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共资助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EB/OL].[2014-11-18].http://www.cas. cn/xw/yxdt/201405/P020140516559414259606.pdf.

[8]李晨英, 杨国栋, 臧琳,等. 机构知识库收录期刊论文涉及著作权问题的解决途径探讨[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0(1):74-79.

[9]郭清蓉. 我国知识库自存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图书馆,2010(4):85-86.

[10]张玲玲. 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产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图书馆杂志, 2011(12):26-30.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EB/ OL].[2014-09-25]. http://www.gov.cn/flfg/2010-02/26/ content_1544458.htm.

[12]冯晓红. 国外解决机构知识库版权问题的实践与启示[J]. 图书馆建设, 2009(12):4-7,11.

[13]相丽玲,刘红丽.云时代数字资源开放存取的法律关系与问责机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7):28-32.

[14]刘志芳, 齐峰.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在高校机构知识库著作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1(18):99-101.

[15]肖可以, 龙朝阳. 机构知识库建设及其法律问题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08(11):39-41.

[16]李忠霞. 加拿大采纳SPARC的作者版权协议补遗[J].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 2007(9):21.

[17]谷秀洁. 开放型机构知识库著作权管理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225.

[18]张晓林, 张冬荣, 李麟,等. 机构知识库内容保存与传播权利管理[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4):46-54.

[19]张晓林. 机构知识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2):1-7.

杨峰1980年生,博士,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

韩倩倩1989年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张文韬1987年生,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学。

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for the Interest Balance of th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author, the publisher and th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agency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is the core and the key issue of multi-stakeholde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needs to balance the interest of multi-stakeholders as follow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licy system to lay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est banlance mechanism, formulating the reasonable copyright agreement to provide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est banlance mechanism , using the advanced access technology to provide the technology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est banlance mechanism.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Stakeholders; Interest conflict; Interest balance

G250.74

B

*本文系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开放课题 “社会科学数据开放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CAA14B17

2014-12-26 ]

猜你喜欢

知识库相关者成果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