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29例分析

2015-08-29刘仲满戴晚华

中外医疗 2015年13期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特点老年人

刘仲满 戴晚华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9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非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因、症状、并发症、住院时间、预后及转归。结果 胆源性因素是老年SAP发病的主要原因,老年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时诊断,个性化治疗后,老年组总有效率86.21%,死亡4例,两组治疗效果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SAP早期表现不典型,并不少见,但早期易被误诊,其预后较差,死亡率高,主张内科综合治疗为主。

[关键词] 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a)-0031-03

29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LIU Zhong-man,DAI Wan-hua

GI Medicine,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Cade of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4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Methods The hospital treated from December 2009-December 2012 29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of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select the same period non-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auses, symptoms, complications, hospital, prognosis and outcome. Results Biliary older SAP the main cause of the disease, senile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signs, and laboratory indicators hav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imely diagnosis and personalized treatment, elderly group 86.21%, 4 patients died,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ect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verage length of stay (P>0.05). Conclusion Older SAP early atypical manifestations, is not uncommon, but prone to misdiagnosis in early, the prognosis is poor, a high mortality rate, advocate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Key words] The elder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有潜在致死风险的急性炎性疾病,病死率约为5%~10%[1]。其中20%~30%的患者可进展为重病急性胰腺炎(SAP)。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2]。老年患者由于伴随各种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明显,全身状况较差,早期容易出现漏诊,而且治疗也更加棘手,因此病死率较高。但该研究认为只要诊断及时,积极处理,治疗得当,预后仍较为乐观,为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现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9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该院收治的29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老年组,其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9.1±9.1)岁,病因分别为胆源性26例,占89.66%脂源性3例,占10.34%;同期非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44.3±11.7)岁,病因分别为胆源性17例,占56.67%,脂源性10例,占33.33%,酒精性和特发性3例,占10%。均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 2003年中的AP诊断标准,所有病例符合急性胰腺炎标准,并伴有以下表现中的一项者可确诊为SAP:①出现1个或1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② ApacheⅡ评分≥8分;③ Ranson评分≥3分;④Balthazar CT严重指数(CTSI) ≥4分[3]。

1.2 治疗方法

29老年SAP患者均根据病情、并发症及身体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其中内科综合治疗22例,持续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吸氧等,纠正酸碱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抗菌药物、胰酶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其中5例给予血液净化。所有患者均给予早期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过程密切监测重要脏器功能,预防相关并发症。7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别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和胆囊造瘘术。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黄疸、腹胀、背部放射痛、呕吐;体征包括腹水征、肠鸣音减弱、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发生数进行比较;②对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胆红素、ALT升高,血清钙下降发生数进行比较;③记录患者住院时间。

1.4 评价标准

治愈或好转:出院时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乳酸脱氧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下降或下降至正常;死亡:治疗无效患者死亡。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症状及体征分析

老年组腹痛、背部放射痛症状发生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腹部刺激体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SAP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P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比较[n(%)]

2.2 辅助检查结果分析

老年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尿淀粉酶升高人数少于对照组,胆红素升高、ALT升高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有患者均于发病72 h行胰腺CT增强扫描,并结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2.3 治疗及转归

老年组SAP患者治疗后治愈或好转25例,总有效率86.21%,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合并坏死胰腺组织感染,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死亡率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老年组平均住院时间(13.25±3.21)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2.96±3.0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SAP患者转归及住院时间比较[n(%)s]

3 讨论

SAP是老年人严重的急腹症,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胰腺腺泡损伤,使大量胰酶,炎症细胞因子被激活。继而引起胰腺组织出血、坏死、胰腺管阻塞,引发全身多器官疾病[4]。上世纪病死率高达40%~70%[5]。进入21世纪,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技术的改进,死亡率大幅度降低,据相关文献报道[6],死亡率在20%~40%。该组29例老年患者死亡率为13.79%,与非老年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明显低于文献报道水平,说明老年SAP患者及时诊断,在治疗时除加强对胰腺病变的治疗外,还应根据老年患者的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老年SAP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其原因是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该组29例患者腹痛、背部放射痛症状发生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腹部刺激体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升高15例,尿淀粉酶升高16例,均低于对照组,与相关文献研究相符[7]。由于29例患者入院后均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高度怀疑的,症状体征不明显的患者进行早期监护,积极纠正电解质失衡,均于72 h内行胰腺CT增强扫描,及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胰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等综合治疗[5],把握最佳治疗时机,除4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合并坏死胰腺组织感染死亡外,其余25例患者病情均得到迅速控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老年SAP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一是症状表现不典型,腹痛表现较轻。二是以胆源性胰腺炎为主,表现为胆红素和ALT升高。三是腹部刺激征不明显[8]。基于上述表现,笔者认为老年SAP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容易漏诊和误诊,现代影像学检查如CT增加扫描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因此建议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行CT增加扫描。老年SAP的治疗仍应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治疗方案个性化,其原因是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差,盲目手术会增加并发症,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建议尽量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降低机体的损伤。

[参考文献]

[1] 王强,王湘英,沈菁华,等.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诊治体会[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8):704-706.

[2] 朝亚.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4003-4004.

[3] 张勇.乌司他丁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277-1279.

[4] 杨新静,王俊,付建红,等.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9):782-785.

[5] 何周桃,韩向阳.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520-4521.

[6] 于庆功,郑清华,王飞,等.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总结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63-64.

[7] 昌毓穗,刘季春,傅华群,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策略及临床转归变化的分析及其再认识[J].上海医学,2012,35(11):927-930.

[8] 范中宝,荣大庆,刘永锋,等.液体潴留量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并发ARDS相关性临床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4(18):35-36,42.

(收稿日期:2015-01-30)

猜你喜欢

重症急性胰腺炎特点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