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国际货运代理在我国的现状及对策

2015-08-28夏繁

卷宗 2015年7期
关键词:规模经营整合

夏繁

摘 要:在现下国贸范围内国际货运代理日益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做起货代的人逐渐增多,激烈竞争可想而知。然而我国货运代理虽量大但竞争不足,相比国际上的货运代理不足明显。我国货代是公认的新兴行业,拓展空间广阔,不管在服务方式、运作模式及竞争主体上,还是构建的网络正在变迁中。但发展不足也是现实问题,本文详述国际货运代理在我国的现状,引发对其发展阻力的思考,并提出相应发展思路。

关键词:货运代理;整合;规模经营

国际货运代理在我国起步晚,经历时间短,但因国家政策鼓励,重视规范发展,所以发展速度快。伴随正发展的运输方式,国际贸易的任一角落都渗透着国际货运代理,成为国贸必不可少的部分。货运代理的物流服务集生产性服务、现代物流及贸易服务为一体,规模化较大、产业链较长、环节众多,在对现代物流发展、吸引外资、服务外贸、扩大就业等层面的作用较为积极。伴随加剧竞争的国际货运代理的演变,国际货代的大型企业频繁展开资本运作与整合并购,优秀的国内货代企业愈发注重研究行市,尤其侧重深入研究客户需求趋势与企业生存环境变化。由此国内货代便迅速崛起一大批优秀的品牌,渐渐在国际货代的领域成为佼佼者。

1 国际货运代理在我国的现状

1.1 政府深化开放的决心不动摇

国际货代业在我国入门较高,政府一直未开放自然人直接控股开设国际货代。我国各行各业在入世后都从广度、深度打开对外大门。我国在08年全面放开进出口经营权,凡是流通企业注册资金超过一百万元的,不管经济性质如何,进出口资格都要申请备案,由政府核准报备。如今管理部门正在调研自然人对国际货代企业直接控股的操作规程及可行性,如论证通过允许自然人对国际货代企业控股,民营货代的市场必然被快速引爆。我国管理部门深化开放国际货代的决心不动摇,整套开放措施正在谋划中。

1.2 货运代理业正在整合

物流与货代业在全球化中按市场规则正在整合,方向大致有三种:一是包装上市。当前在物流的板块中远、中外运都有子公司上市,另外有的大型物流国企,包括中邮系统、中铁系统等正对物流资源整合,以核心的物流业务筹备上市。二是经营网络化。我国物流企业与货代仍是薄弱的网络化,甚至没有任何货代企业在国外构建自身代理网络,在国内仅有少量企业构建网络。伴随货代业务突飞猛进,在国内外注定要将代理网络完善,货代企业由联盟方式尽快达到经营网络化。三是经营专业化。小而全在如今的市场已适应不了,经营走专业化之路是必然选择,在特定领域突出自身竞争力。

1.3 形成国企、外企、民企三分天下的局面

外企侧重用合资方式渗入国内市场,部分企业是相当默契的合作,尽管政策对外企独资允许,外企也不轻易放弃与国内伙伴合作;部分合资企业是随政策开放性的变化而作战略性变动,决定是否转为独资。所以外商独资、企业由外方控股及合资将在国内市场变成一道风景线。国内市场未来的主力军应是国有货代企业,中铁、中远、中邮、中海、中外运等国企正在紧抓机遇努力发展,从传统的货代转型为现代物流。作为新生力的民企正涌现出众多物流与货代企业,它们体制灵活、轻装上阵、生命力极强。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国企、外企、民企已是各具优势的劲旅,正在激烈角逐国内物流与货代的市场,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2 国际货运代理在我国的发展阻力

2.1 宏观调控缺位,无法可依

尽管国际货代的专门法规对管理国际货代的部门已明确为国务院外贸经合部门,然而国务院的铁路、水路、公路、邮政及航空主管单位及联合运输单位仍依据行业内的法规在不同层面管理着国际货代的活动与设立企业。开设国际货代企業,开展国际货代业务,既要对国际货代的法规严格遵循,也要对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运输、联合运输等规章严格遵循。除此之外,当下政策规章对国际货代企业仍有要求,其任一股东一定是国际货代企业、国际运输企业或进出口企业,同时它们持有的股权要占多数,还不许自然人直接控股开设或股东全部为其它类型企业。我国当下处处留存计划足迹,当然包括物流与货代行业。政府当前管理起物流与货代业务还是比较缺位的,呈现条块分割与多头管理货代,并且纷繁复杂,牵涉到交通部、商务部、邮政局、民航局等单位。各单位都各有主管方向,为保障本单位利益都借助行政手段来保护自身。曾经的经典事例是在无船承运人、国际快递上存在的政府不统一,引发行业史无前例的冲击,好在政府对此已有所关注。国务院对管理物流已明确列入职责范畴,如此以来在国家层面就落实到位。主管单位正协调、调研新的行业问题,并由立法方式对管理关系调整,推进健康发展货代业。

2.2 范围狭窄的货代业务,竞争力弱

货代企业在我国不少是规模小、经营范围狭窄的货代业务,更多停留在中介业务上,主要收入来自揽货、获得佣金等。管理不到位、业务局限性引致国际货代企业的单一性服务,不能按照市场来具体定位,且实施发展战略,并且仍然是滞后的经营理念,提供给客户的经营方案不具个性化。获取经济利益是众多企业经营的唯一追求,对服务质量相当轻视,仅以价格优势及其它路径暂时获取利益,这必然引发货代企业服务较差、整体质量偏低,对货代业的整体声誉及形象都有影响,使国际货代业、运输业在我国发展受制。如我国外贸进口常按国际惯例签离岸价合同,而出口签署到岸价合同,运输办理是在国内,但现下正好相反,众多进口签署到岸价合同,出口则签离岸价合同,国际上的客户安排运输大多有特定的国外货代企业与班轮公司。这将国内企业外汇收入及业务量无形降低,对我国发展运输业更是带来相当大的不利。如此局面的主因便是货代在我国服务欠佳,各种配套设施适应不了市场,相比国外竞争差距大。

2.3 专业的国际货代的人才匮乏

国际货代企业在我国大多发展史短暂,专业的国际货代的人才匮乏。因国际货代业在我国发展史较短,一直保持独家经营,开设的国际货代企业超过十年的不多,较少的服务功能,提供不了相关法规许可的一切服务。就经营规模与资产规模而言,大型集团国际货代企业稀缺,七成以上是中小国际货代企业。众多货代企业人才严重稀缺,有待对现有人员规范化培训。

3 我国发展国际货运代理的思路

3.1 强化法制建设,构建货代的管理体制

国际货代管理细则是当下我国管理国际货代的准则。犹如整个社会开展的普法教育,要强化从事货代业人员的法制教育,依法经营,塑造法治新观。在各个细则的规定仍需完善,既要我们将国情牢牢抓住,又要对良好的国际法规经验加以借鉴,拿来主义并非全部是坏事。在国际上历经百年的实践证明了已是正确的,我们就需斩金截铁的拿来为我服务,再无必要含含糊糊、犹豫不决,那样只是将金钱、时间浪费掉而已。如今货代企业白热化竞争,各管理单位要摒弃各自为政的狭隘观,强化单位间的合作沟通,立足职责、机构一改管理单位多、政策不不协调、审批杂乱的境况,对管理增强透明化,构筑科学健全的监察制,不但需防范经营行为非法,还需满足货主企业。当下货代企业在我国数目过多且小规模,与客观需要不符。目前要暂停审批货代企业,对现有企业展开全方位的整顿、调查。对那些在市场上独立生存空间狭小的企业,要坚决取缔其经营权,要合并的就需当机立断,与其被淘汰与市场中,不如主动淘汰,这样既有了高素质的从业者保障,又能对蔓延与滋生非法现象抑制。主管单位要对WTO的保护条款深入研究,适度调整开发步伐,制定的行业准入与界限要统一科学,稳步放开外企,使货代业在我国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3.2 强化规模经营,竞争实力提升

从国际货代企业看,一个基本战略是规模化经营,它是永续经营、配置现有资源的必然选择。比如中外运是我国货代的领军企业,在面对国内外新行情时,坚持不懈将重组战略推行下去,稳步提升集团公司业绩。规模经营的路途中必然要选择战略联盟,要围绕的核心企业,借助控股、参股、全球联营、收购及兼并等路径强化货代企业合作,相互弥补,体现集团优势,也可构建与跨国企业的强强联合,引入众多合作事项,打造全球货代的经营联合体,开展综合性强的全球物流服务。政府对那些既管理差且规模小,但仍有生存希望的中小货代企业,要引导好它们借助联合、控股等途径达到规模化经营。要视效益、资产为桥梁,为行业、区域、企业突破界限,从业务视角,通过指定代理、海运订舱及空运销售代理等方式,推动集约化、规模化货源;从财务视角,通过吸纳私营与外资资本、集中融资,为战略联盟的推动予以资金支持;从管理视角,通过竞聘上岗、内部职工持股、经理年薪等创新机制,推动横向的货代重组、联合步伐,对固有货代的资源整合,使其壮大发展。

3.3 强化培养物流对口人才

在国际货代企业强化培养对口人才,激发内部人员创造性、能动性。从货代企业看,其从事的行业离不开国贸运输知识、精干的做事能力,对运输的工具、方式、手续、路线,以及各不相同的社会法制、习惯性行为等都要了如指掌,精通国际货运不同环节的业务操作。政府要鼓励引导高等院校,依据市场开始对口的课程与专业,培育未来的物流高级人才,同时允许民办机构参与培育物流对口人才的工作中。

综上所述,国际货运代理在我国是公认的新兴行业,自八十年代经营至今已发展壮大。国际货代在我国仍有诸多挑战,我们要借鉴欧美货代的发展教训、经验,强化法制建设,构建货代的管理体制;强化规模经营,竞争实力提升;强化培养物流对口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寿兰《国际货物运输》[M]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2] 霍荣 我国国际货代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3] 康瓊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4(01)

猜你喜欢

规模经营整合
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甘肃农业规模经营个案解析、梯度划分与对策研究
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