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艺术时代的美术教育

2015-08-28杨欣

卷宗 2015年7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美术教育

杨欣

摘 要:媒体艺术时代中,有些因素对发展美术教育是有利的,比如获取影像资料的便捷及广度上,但负面影像也日趋凸显,本文对当今美术教育的课改做了些思考,在传承视觉训练和对美的认识与提升的基础上,杜绝写实不写心的美术教育习作,培养静心修心的美术学习态度,培养视觉思维,回归自然,贴近生活寻找关注的形象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媒体艺术时代;美术教育;视觉训练;美术学習态度;回归自然;贴近生活

媒体艺术在现今相当便捷,很容易就能接触到,当中的艺术信息也很方便就能得到,比如通过电视、互联网、手机、户外招贴、报纸、杂志等媒体手段。

媒体艺术时代带来更多真实、清晰、逼真的影像,人们不再会对写实的美术作品惊讶不已,或可以说发挥自我想象的形象表达空间很小,得到任何事物的图形、图像都很容易,但图形图像繁多的负面影响已经显而易见。一方面是对真实影像的麻木与漠视,另一方面真实影像的繁多制约了想象的空间,形象表达也许相当写实,但仍然不能把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展示出来。

媒体艺术时代美术作品产生的手段融入的科技含量增多,人们对艺术品需求增大,表面现象之后是在艺术品泛滥的时候往往最缺乏真正的艺术,艺术产生的速度相当快,流水线上生产的不光是产品,同样艺术也在被快速生产中。

美术教育是在艺术思潮和时代变革中应运而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传承优秀的美术教育方式中一些可行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视觉训练,对美的认识与提升。需要注意并改进的教育理念有杜绝写实不写心的美术习作,培养静心、修心的美术学习态度,培养视觉思维,培养回归生活寻找关注的形象和表达方式(特别是针对大多数学生阅历浅见识少)等。

视觉训练中眼、脑、手相互配合的基本功训练是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目的是基本达到眼有所观、心有所想、手有所到的能力。基础绘画训练过程中,虽然确立了一个表面上的目标,但是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会带出很多相关的东西来,包括你对一件事物的感觉,观察捕捉的能力,包括画面表现上的一些处理方法。一些归纳一些分析都是视觉艺术学习的综合基础训练,这些东西是很内在的,也许当时感觉不到与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关系,但是一定会对你的发展产生影响。[1]在科技手段运用于媒体艺术的时代里,基本美术视觉训练仍是无可替代的,需要传承和继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学内容。

对美的认识与提升,审美情趣对于艺术产生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艺术的价值根本体现在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类最普遍的活动之一,对美的认识与提升应该在教育中加强。课程内容有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讲解、临摹研习,体会美的感受。介绍美学家著作的精粹及美术艺术家相关文字性的内容,通过他人的视角接触并丰富对于美的观念和意识。与视觉训练联系起来结合美学提高自身对美的理解和认识。

对中外传统美术艺术的研习,对中外现当代美术艺术的关注及对其它艺术领域的涉猎。中国传统美术艺术有书法、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中国书法中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绘画中的壁画、汉代帛画、明清版画、明清年画、水墨人物画、水墨山水画、水墨花鸟画及绘画史论著作。雕塑中的陶器、青铜器、画像石、画像砖、秦汉陶俑、木俑、汉代石刻、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石窟雕凿艺术等。工艺美术中的陶瓷、玉雕、青铜工艺、漆器、染织、明清家具、书籍装帧装潢等。建筑艺术中的都城与宫苑建筑、陵园与礼制建筑、寺庙与佛塔、桥梁建筑、民居与私家园林等。[2]外国美术包括原始古代中世纪的洞窟壁画、岩画、金字塔、神庙、镶嵌壁画、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三杰、尼德兰的勃鲁盖尔、德国的丢勒、西班牙的埃尔格列柯。17至18世纪意大利的卡拉瓦乔、荷兰的维米尔、弗兰德斯的鲁本斯、法国的普桑。19至20世纪法国的安格尔、马奈和塞尚、俄罗斯的列宾。[3]对其他艺术的接触(如:音乐、舞蹈、文学、诗歌、电影等)。

学生在接触美术教育初期大多学习的是具象写实的类型,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应试,美术艺术考试的标准虽然各个院校的要求不一,但写实具象几乎是共同的标准。很多人学了画只是照着既定的标准去画,像在抄书一样,至于美不美,心理是不是这样想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爱好兴趣是关乎美术艺术的重心,这样写实不写心的练习过程有多大意义呢?

培养学生静心养心的美术学习态度,发自内心的观察对象,用自己真实的感受进行描绘,不可以在头脑中将预先概念性的形式或绘画语言直接入画,不辛苦的想办法实地观察,不付出真心实情,试图在茫茫的空想海洋中建立起一座视觉文化的岛屿,犹如孤岛,最终只能自取灭亡。

与此同时,在付出真情实感的时候,也需要思维,一方面人的本能并不适于机械的复制,更适合创造和认识某一新事物,另一方面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绘画艺术是用人们喜欢的视觉形象来构想现象和解决问题,将复杂的东西视觉化,以一种尽可能简单的图式把最终的意象呈现出来的过程。[4]

学生在媒体艺术时代被动接触到的是“快捷的速食艺术品”,充斥于他们头脑中的电影、电视剧、广告、高楼大厦中的图形图像是逼真的、数目繁多的,节奏快速的,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所知都很少。年轻阅历相对也浅,年轻不可能把相关美术领域中的中外美术、艺术史都条理通顺,在头脑中有映象。也不可能把相关艺术品都实地欣赏过(这对于很多成年人也是很难做到的。)还有与艺术、美术相关的其他门类知识的涉猎比如美术心理学、美学、文学、音乐、舞蹈、诗歌等等也很少。但艺术的价值是发展健康或美好的趣味,这种趣味对于那些能够获得它的人是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并不是远离日常生活的奢侈享乐。所以我们可以关注自己的生活、居住环境,回归亲近大自然关注某些客观事实变成可见美的形象。如果说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对某一件事情的陈述,就应该将这样的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不要由于忽视、不屑于、漠视造成视觉形式、创造思维的贫瘠,成为我们所生活的文明世界艺术缺失的一大隐患。真正的美术教育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不能急功近利要看到成效而急于一时采用应试填鸭式教育。

参考文献

[1]石磊 梁政.转型建构中的当代美术教育[M].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鲁道夫.阿恩海姆.四川人民出版社[M].2005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