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背景资料准确解读文本

2015-08-18黄海群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解读文本

黄海群

【关键词】背景资料 解读 文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48-01

背景资料是与文本密切相关的,为解读文本、感知人物、把握中心、理解主题等提供辅助的重要资料。教材中的每篇一课文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创作的语言结晶,凝聚着作者独特的写作思路,蕴涵着作者独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自然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恰当时机,有意识地将作者简介、创作动机等背景资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借助背景资料准确解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促进阅读教学的精彩生成。

一、课前展示,激发阅读期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课堂起始环节,教师要营造轻松乐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求,呈现出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使之切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比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七律·长征》这首诗时,笔者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图片资料,再向学生简述毛主席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一路上,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经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北,总行程约两万五千公里。毛主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眼看胜利在即,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写下了《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这样教学,教师巧借背景资料烘托气氛,补充了长征的相关知识介绍,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学习,感受红军长征的历史,缩短了长征故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二、课中穿插,引导深刻解读

由于知识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情况,此时,教师要能结合教学内容巧妙穿插适当的背景知识,为学生解读文本排除困难。比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针对文中小女孩的疑惑“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是最伟大的人呢”,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与小女孩产生了共鸣:“这样一个不修边幅、衣衫不整的人,与自己心目中爱因斯坦的形象相距甚远。”面对学生的质疑以及学生对爱因斯坦的误解,笔者适时引入背景资料:“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一生都是在思考和研究中度过,不管是吃饭、穿衣,还是喝茶、乘车,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有一次,他推着婴儿车行走,差点让马车给撞了;当他躺在病床上,别人问他需要什么时,他却说想把自己的稿子赶紧整理好。试想一下,这样一个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的人,还有时间打理自己吗?”教师在教学中穿插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对爱因斯坦正确解读,由质疑转变成了敬仰,明白了爱因斯坦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放弃了享受生活的时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真是令人敬佩。

三、课后补充,拓展阅读空间

阅读教学中的知识点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对背景资料的使用不能局限于课前与课中,在课堂教学结束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具体情况补充相关背景资料,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更为广阔的天空,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一课时,学生明白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都是我国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课文主要讲述了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在课堂教学结束时,笔者补充原著中《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这一章节的内容,学生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读到了“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等句子,深刻地体会到了刘备礼贤下士的品质,而且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古典小说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教学,教师在补充背景资料的同时还原了作品原貌,通过比较阅读的形式,把学生引向更为广泛的阅读空间,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从中深刻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本身就是为阅读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合理地运用背景资料,让学生阅读的视角得到有效延伸,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彩。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解读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