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015-08-16范学妹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写作训练培养

范学妹

摘 要 中学作文训练和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天性,歌颂关、创造关的审美活动应该同步,这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持久的兴趣,也是使学生的写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的光键所在。因此,中学作文训练中,应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 写作训练 培养 审美活动 创造美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91-02

激发青少年审美情趣,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课标的要求。对此,语文教学应说是责无旁贷的,从语文审美训练出发,写作为学生的创造美提供了机会。但是,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苫于学生不乐意写作文,文章当然也就谈不上美,达不到美育的目的。其实,学生当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问题是我们怎样点燃它,使它熊熊燃烧起来。这还不只是完成写作训练的教学任务的需要,从长远看,在发现和调动他们创造才能的同时,也许我们就发现和孕育了一代文学家,愿我们当中有更多的伯乐。因此,我们必须在写作训练中具体指导学生创造美。

一、立意新颖

立意是作文的“灵魂”,如何让自己的作文标新立异、脱颖而出,主要取决于文章的立意.立意决定了作文的形式与内容。

没有新奇的立意,作文是很难得高分的。而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正是立意独特的前提。比如2001年中考安徽题“我渴望 ”半命题作文,本来题材可写的很多,可是一位同学题为《我渴望有个后妈》的作文,真可谓“一鸣惊人”。小作者深知父亲生活的不易,希望有个后妈能够关心父亲,为父亲分忧。这篇作文充分表达了自己与父亲的深情,而小作者懂事、乖巧、善良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挖掘内涵让文章更有深意。

“千古文章意为高”,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巧拟题、新构思、深立意。立意深,是与其他文章的立意相比较而言的,那种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具有“过人之处”的立意,才能称得上是深刻的立意。要达到这一点,作者必须从独特的角度揭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注意透过生活中的表层现象,抓住其本质,发现其所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所言之”。如以“月圆”为话题作文来训练学生作文的立意。

第一步,明确写作要求,引发学生讨论作文的立意。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同学们这样立意的较多:月圆之夜,我、爸爸、妈妈与爷爷奶奶三世同堂,赏月团圆,尽享天伦之乐,月圆人也圆。以上立意,符合题意,但未免流于平庸。“文章最忌随人后”,要写得新颖别致,就应该做到“个个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突破思维的定势,言人所未尝言。

第二步,顺势利导,让学生换个角度,逆向思考:“月圆人不圆”的事和现象有哪些?问题一出,学生踊跃发言:月圆之夜,我的哥哥守卫边疆,不能与家人团聚,月圆人不圆;月圆之夜,我爸爸因在外地打工,不能与我们团圆;月圆之夜,妈妈替人值夜班,不能与我们团圆……这样,立意赞扬委曲小家、顾全大家、忘我工作的精神就有了较好的突破口。

第三步,借梯上楼,进一步思考,使文章立意再推进一步。启发思考:“月圆人圆或月圆人不圆”,人们对此的感触和由此引发的联想有无共同之处?稍加比较,学生不难归纳出“对亲情的期盼,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赞颂”这类共同点。由此,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对以上立意,可以从哪些方面再把它具体化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稍加讨论,诸如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对恐怖组织的谴责,对战争的厌恶,对病魔的痛恨,对美好生活的珍惜等等立意就应运而生了。

第四步,拓展思维,把思维引入更广更新的领域。启发:以上立意都是睹月思人,围绕人而立。人有悲欢离合,但月也有阴晴圆缺,除了围绕人写,是不是也可以围绕月来做一做文章?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上也有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可以写月的美好;“阿波罗登月”显示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可写月的作用;月光朗照,常见不异,假使月光难觅,也可引发人对环保的思考;月圆月缺也可引发对人生世相的思考:人间万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人应辩证地看待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材料新鲜

材料新鲜,是指在选材时,除了要注意材料的典型、真实外,还要力求选择新颖鲜活的材料。新鲜别致的材料,才能表现生动活泼的内容,才能吸引人,感动人,说服人。材料新鲜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方法,它能展现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经验、新思想、新观念的材料。一篇文章中,如果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尽是些读者熟知的老材料、老例子,味同嚼蜡,是很难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的。在规定性很强的考试作文中,新颖往往就体现在材料的新颖上。

比如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学生写的是学骑车、学游泳、学做饭,这固然也切题,但大家都这样写,就谈不上什么新意,而且简直令人生厌了。聪明的学生就不是这样,他们广开思路,另辟蹊径,写尝试向报社投稿,尝试假期打工,甚至写小时候尝试着划亮一根火柴。这样在选材上就有了个性。

新鲜的材料从何而来呢?首先,材料本身要新鲜。也就是说,学生在写作时,最好不用或者少用陈旧的材料,应当自觉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注重选择新近出现的人和事,选择新近看到的社会热点、科技信息等。要保证材料本身在时间上出新,这就要求学生应当经常读书看报,留心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新鲜事物,并注意深入思考。例如,如果你要论证尊重知识分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你就可以选取我们国家首次设立两个科学奖,奖励两位对科学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各500万人民币的事实。如果是编故事,虚构素材,也应当注意贴近生活。

其次,“旧材”也可以“翻新”。这里所讲首先要保证材料本身在时间上的出新,但并不是说不可以选取那些旧的素材。如果学生能够以时代意识来观照自己所选取的“旧材”甚至平常的材料的话,仍然是能够表达出鲜活的时代气息的。司马迁受宫刑的故事,众人皆知;但是就有学生紧扣“心灵的选择”话题,将这一故事重新演绎,凸现司马迁的崇高形象。“管宁割席”的故事,家喻户晓,我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虚荣、不贪金钱的高贵品质来大加赞颂。但也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引述了这个故事,从另一角度指出管宁对有缺点和错误的朋友应积极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不应该“一刀两断”去“割席”。文章独出心裁,很有新意。

三、构思新巧

1.笔锋突转法。编故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面发展下去,层层递进,直到情节高潮时,笔锋突转,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顿起波澜,一下子把读者带到意想不到的境界。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当路瓦栽夫人为偿还女友的项链而穷尽一生艰辛时,女友借给她的项链竟然是假的。不仅文中的主人公大吃一惊,就连广大的读者也感到意外,这突转的一笔,既增加了情节的波澜,又引人深入地思考。

2.蓄势突转法。所谓蓄势,指的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是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一般包含两大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逆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从而造成一种久蓄而猝发的艺术冲击力。比如有同学写的《唠叨》,它以情感变化作为线索,曲折有致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唠叨”从厌恶、不满到怀念、感激的转变。文章前半部分为蓄势,写“我”在家时对父亲的唠叨“不屑一顾”,甚至故意作对;离家时为可以摆脱父亲的唠叨而庆幸;父亲到学校探望时,“我”对他的唠叨更是怒目相向。在这一层又一层的蓄势中,“我”对唠叨的厌恶之情已被推上了顶峰。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如开闸放水,极力描写“我”不仅盼父亲,更盼父亲的唠叨,当父亲再也没有往日的唠叨时,“我”还想多听听他的唠叨。因为“我”终于感悟到父亲的唠叨其实是“深情的倾诉”与“爱心的凝聚”。这样在浓墨重彩蓄势的基础上,陡然逆转,造成感情上的大转变,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强了艺术魅力,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3.抑扬相生法。“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比如有个学生这样写他的妈妈:妈妈最不会做事,而我的衣服总是或大或小,连她自己的衣服也显得邋遢。我想,妈妈实在是个笨头笨脑、笨手笨脚的人。谁知,单位领导找到我家告诉我们,厂里派妈妈到德国去出差,全厂数妈妈心最灵,手最巧。我这才真正了解妈妈。文中“笨头笨脑,笨手笨脚”与“心最灵,手最巧”形成鲜明对照,由此来展现妈妈的精神风貌,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抑扬相生”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

四、语言新美

1.巧用比喻,生动形象。著名作家说:“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神奇的变化。”人们把比喻誉为“艺术中的艺术”。善用比喻,满文生辉。如“春天的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他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新颖贴切、生动的比喻、拟人加上精彩的引用,给文章营造了一种朦胧,一种诗意,一种灵动,读后满口余香。

2.善用排比,强化气势。有人称排比是句子的“集束炸弹”,是创造作文亮点的“多面手”,排比突出文章的中心能周密说明复杂的事理,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留有弦外之意,启发读者深思。如有一个学生在《往事》中这样写道:“我怎能忘记那过去的欢乐与哀愁。那里有我淡蓝色长裙般飘渺的五月,有绚烂的晚霞,动人的歌声,也有缠绵的雨季和令我伤痕累累的七月。”作者用排比修辞手法和诗情画意般的语句概括出过往的岁月,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动人。

3.适时引用,添彩增辉。适时恰当地引用诗词佳句、名句警句等,能给文章增光添彩。这些句子已经积淀为语言中的精品,是语言宝库中的珍珠和宝石,作文时恰当引用,正像戒指镶嵌了光彩夺目的钻石,顿时会身价百倍增。请看:“生命就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占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伤感。”你看,这些表达字字珠玑,句句绚丽,读后也满口生香。

写作训练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写作实践去发展自己的创造美的能力。所以,其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学生写出一篇文章上,而在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平时作文训练尽可能地在立意、选材、构思、表达等诸方面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才情得以尽显,在文体方面的创新更是千变万化,绚丽多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写作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现生活、感捂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在每次写作中经历一次感情的陶冶和心灵的自我净化。而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是艺术美的典范,是训练学生作文创造美的最好的借鉴,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体味。我们必须将学生的眼界打开,倡导、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让美的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我们要辛勤地耕耘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使它萌发出美的新苗。

参考文献:

[1]王大伟.作文精批精讲[M].太白文艺出版社,2003.

[2]光文信.新课程理念[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全玲)

猜你喜欢

写作训练培养
基于小学英语话题整合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
写作教学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