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拘小节 探细微 学语文

2015-08-15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驯鹿小节生字

徐 玮

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观察越敏锐,越在乎一些细微的东西。孩子的这些能力,在课堂上也经常能反映出来,比如低年级孩子在刚学习写汉字笔画的时候,常常会显得特别“较真”,一横一竖都力求写得很规范,观察字形的时候,常常也会观察出细微的笔画差别。俗话说“做大事不拘小节”,可是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上课的时候,却偏偏应该“拘小节”,蹲下身来和孩子一起探求细节。

一、基础字词“拘小节”深入浅出

二年级《语文》上册有一篇课文是《要好好学字》,里面有两个小八路,一个叫做“安定宝”,一个叫做“刘长贵”。以前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虽然也觉得这两个名字有点意思,但始终没有深究,只是一带而过,引导孩子们了解感知这两个小八路家里人很爱他们,所以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都带上了“宝”和“贵”。有一次听课,一位老师也是执教这课,在教到这两个名字的时候,老师先是引导孩子去观察“安定宝”这三个字的字形,孩子们很快得出结论,原来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汉字,并且都是同一个偏旁,这样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对这个词就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进而教学“宝”字的时候,继续引导孩子去仔细观察字形,学生很快观察出玉在家里,表示宝贝。再联系上第二个名字“刘长贵”,便很自然地引导孩子理解了这两个名字中蕴含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正是对每个生字的深度研究,细致研究,才能做到如此深入浅出,这位老师对这两个名字的细节处理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课堂,对于孩子来说是否太“粗糙”,太“马虎”。经常抱怨孩子记不住生字,其实该抱怨的,恰恰是自己的课堂没能够如此精雕细琢。生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师对待每一个生字都应该像孩子对待一只蜗牛、一只蚂蚁一样,用心观察,用心雕琢,深入思考,然后再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教授给他们。

二、课文阅读“探细微”细嚼慢咽

二年级《语文》下册有篇课文是《会走路的树》,上到第四小节,“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的时候,我让孩子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小鸟,会怎么告别呢?有孩子举手发言说:“亲爱的驯鹿哥哥,天气快变冷了,我要往南方飞去了……”这个孩子说的很好,说完之后我表扬了他,这时候,突然有另外一个孩子打断了我的说话,说:“不对,老师,这个时候,这只小鸟应该还不知道这棵树就是驯鹿!”我本来对他的这种突然打断有点生气,可是等他说完之后,我和全班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我又细细看了一遍课文,是呀,这个孩子说的真的很有道理啊!课文从开头写到现在,并没有哪个地方表明这只小鸟认识了它,反而处处都是以“小树”“这棵树”等来描述,一直到课文的第七小节,小驯鹿才正式向小鸟介绍自己的名字。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于是我便停了下来,鼓励全班孩子和这个孩子一起来思考,于是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孩子们渐渐达成了共识:小鸟知道他不是一棵真正的树,但并不知道他究竟是谁。这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驯鹿一直没有告诉小鸟呢?孩子们的回答丰富多彩,有的说是一起玩的太高兴了,有的说是因为大驯鹿可能比较喜欢“会走路的树”这个名字……最后,小鸟到底会怎么跟“这棵小树”来告别呢?于是孩子们重新组织了回答,严谨又不失童趣。这节课的“节外生枝”让我不禁打心底对孩子们心生敬畏,是呀,不管一篇课文看起来多么浅显易懂,老师都丝毫不能放松,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可是不打折扣的。

三、放慢欣赏的节奏

王安石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时,原来“绿”字是“到”字,后来由“到”字改为“过”字,由“过”字改为“入”字,由“入”字改为“满”字,改了十几次之后才定为“绿”字。诗人是这样不肯放过一字一句,我们读课文,则更应该沿着作者的思路,沿着课文的文脉,潜下心来慢慢欣赏。我们常常希望孩子们能够快乐学习,希望学习能够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许“学的有趣味”就是学会要从细微处咬文嚼字、慢慢欣赏,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欣赏。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的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语文就是那丰富华丽的世界,老师应该带着孩子漫步其中,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如果匆匆忙忙疾驰而过,该多么令人惋惜。

猜你喜欢

驯鹿小节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驯鹿人
快把我哥带走
假如人过驯鹿的生活
生字辨识大闯关
圣诞驯鹿来了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