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心理暗示疗法的来源及医疗应用

2015-08-14赵法政迟梦雅佟子林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癔症颈椎病心理

佟 欣 赵法政 左 军 宋 锐 迟梦雅 佟子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从近年来的一系列医疗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心理疗法的运用,如何正确地将心理疗法应用于治疗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国现代心理疗法包括疏导疗法、放松疗法、暗示疗法[1],而暗示疗法作为一个要贯穿治疗全过程的非常细致而又充满技巧的疗法尤为重要。 在现代医疗中,心理暗示疗法已经被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于医疗领域,本文通过介绍中医心理暗示疗法的来源及其在中药命名中的体现,结合心理暗示疗法的典型临床运用及其优点,来凸显中医心理特色治疗——心理暗示在临床上的运用价值。

1 心理暗示的来源及在中药命名中的体现

1.1 我国最早的心理治疗方法——祝由术

想要探索和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祝由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2]。 而中医心理暗示疗法的体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祝由术,换言之,心理暗示疗法可以说是来源于古代的祝由术,并伴随着祝由术的发展而更加完善。祝由是古代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常用方法,通过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情志疗法。 从现存典籍来看,大都认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中的《素问·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此外,根据《五十二病方》“尤(疣)方”中有“祝尤”二字,所以也有学者认为这是“祝由”的最早提法[3]。祝由术传说创自于苗父,经夏、商、周、东汉、南北朝之后,祝由术渐渐完成了从“巫”到“医”的转变,而在隋唐时代,流行于民间的祝由术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而且已经成为历代医事制度规定的专科。 宋代设有金镞兼咒噤科,元代正式命名为祝由科, 而且祝由术在医家的著作中也有体现,如《儒门事亲》在阐述治疗疮肿丹毒、金疮等疾病中都提到了祝由的运用。祝由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成为以“禁、咒法”为主的“祝由”, 其原理比较符合现在心理学原理中的心理暗示和心理疗法,故而说祝由术是我国心理暗示的来源是有证可循的。

在今看来充满神秘色彩的“祝由术”,其实主要是运用了暗示、归因替代等方法来治疗疾病。如《五十二病方》疣题:“令疣者抱禾,令人呼曰:‘若胡为是?’应曰:‘吾疣’。 置去禾,勿顾。 ”把禾比作“疣”,令患者把禾扔去,当即走开而头不回顾,患者当然可以设想,他的疾患也像那把禾似的一扔而去了,暗示其将禾丢掉病就会好。还有如诸伤题:“伤者血出,祝曰:‘男子竭,女子敛。 ’五画地之。 ”即对出血患者念咒文:“男人出血停止,女子血流截断”,再用手指画地五遍,并唾之,使出血者的情绪安定,防止休克的发生和加重,这些是利用了暗示疗法,古代医家治疗的对象一般都是具有迷信心理、易受暗示并且善于幻想的人,医生抓住了患者对于鬼神的畏惧心理,对其进行暗示,从而来治疗疾病[4]。

祝由术使得人们在一定层次上实现 “物我同一”的目的,也使发生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合理化”,解决了人们的心理冲突,求得了他们对自己心理的抚慰和解脱。 祝由术作为我国中医心理暗示的来源,为现代心理暗示治疗奠定了基础,并在现代临床治疗中仍有积极作用。 因此在现代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从“祝由”中吸取其以患者固执己见的那部分心理内容为突破口、施加积极心理暗示的规律,顺其意、顺其情而导之,而对其中迷信的思想与方式应当予以剔除。

1.2 体现于中药药物命名中的心理暗示

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有很多治疗疾病的方法中都存在运用心理暗示疗法的记载,而古代中医对中药方剂相对于其他疗法更直接地体现出来心理暗示。我国古代的中医在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法运用中药方剂来治疗疾病的同时, 已经运用了心理暗示疗法。充满智慧的古人,凭借形态、气味、颜色、功用、产地、药用部分、采收季节等诸方面的特征对中药进行了命名,而在中药治疗疾病起药理作用时,其实很多的药名和方剂名称本身对于患者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起到了良性的心理暗示作用。

一些中药方剂名称的心理暗示作用体现在直接方面,如复原活血汤,一看其名便知其意,其功用是活血祛瘀、疏肝通络,而复原的意思是恢复原来的健康,对人们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暗示。还有表示美好祝愿的方剂名如保和丸、逍遥散、返老还童丹等。另外一些则体现在间接方面,即需要我们稍加思考来理解其隐含的意义,如赤芍,赤即红色,红能联想到血,而赤芍正有活血凉血作用[5]。 还有一些类似药方如百合、合欢皮、远志、何首乌等。

由于有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受情绪的影响,而药物的命名恰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产生了心理暗示,由此联想到一些美好的事物,使情绪转好,因而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再加上人受外界环境或他人行为的刺激易产生暗示作用,患者对医师的信任,能够与医生合理的治疗行为相辅相成, 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加速药物的作用。 这些意义对于中医药治疗疾病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是中医治疗心理疾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比于西药以冷冰冰的化学成分作为药物名称,中医对中药的命名, 既充满形象性又具有人情味儿,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患者的心理起到了积极的暗示作用,促进了疾病向良好的方向转归。

2 心理暗示在现代医疗中应用

通过了解古代心理暗示的来源,其实心理暗示治疗疾病由来已久,只是一直都没有被我们刻意地去发现或单独提取出来应用。 在现代,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多地开始对心理健康逐渐重视起来了。目前心理暗示疗法也被应用于医疗中,起到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沟通、帮助患者减轻由于疾病导致的心理和躯体上痛苦的作用[6]。

心理暗示已经逐渐被应用到现代医疗中,但因为心理暗示疗法治疗的对象是人,而人人均不同,我们要通过凭借“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原则去运用心理暗示去治疗和护理患者,并不能简单地用统一的方法去治疗,其具体方法运用在不同疾病、不同人群中均不能简单地表述,所以我们选取单纯运用心理暗示疗法和在治疗中心理暗示起辅助治疗的典型案例,来简述下心理暗示在医疗中的应用:

2.1 单纯运用心理暗示疗法对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癔症的治疗充分体现了单纯运用心理暗示疗法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癔症是一种心源性疾病,是指人遭受强烈刺激而引起的无器质性病变的躯体症状和某些精神症状。临床多见于心理应激不良[7],即应激源长期超过人的适应、人的应对能力时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而癔症患者大多心理脆弱、情感复杂、情绪不稳定、易受暗示、对周围环境反应敏感、缺乏安全感且遭受过重大的精神刺激,既对自身症状充满恐惧,又不愿意配合治疗,对于癔症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全程中利用心理暗示干预,往往能收效显著。

在治疗开始前,医护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的描述,如果患者及其家属有问题要认真解答,目的是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 而癔症患者本来就具有敏感的特点,要注意不要流露出怀疑其无病或是装病的态度。对于那些对外界缺乏信任感的癔症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言语暗示[8]来解决这一问题,如“你的主任医师某某是一流的医生,你的这点问题治疗起来绝对没问题”等,来使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同时患者的医护环境也要尽量舒适、整洁,为患者营造一种舒适感、放松感。

在治疗过程中,家庭的支持作用很重要,建议在患者家属的参与下进行治疗, 这样有利于医患交流,更好地了解病情,更能使患者有种安全感。 治疗过程中,要正确运用心理暗示,为了达到更强的暗示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医疗仪器、药物载体对患者进行心理诱导和间接的暗示干预,如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尽量由知名专家操作专业设备仪器,借助专家在操作仪器设备过程中的娴熟,让患者产生信服感并对检查结果深信不疑。

在治疗后期的护理中,心理暗示干预主要是通过及时评价肯定治疗效果和出院后利用心理暗示对其效果进行后续支撑等。癔症性失明和癔症性耳聋是癔症的两种表现形式,我国对此类患者采用心理暗示疗法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湖南长沙医学院附属石门医院眼科于2000 年1 月~2007 年11 月共收治此类患者6 例,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采用心理暗示干预进行治疗和护理,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6 例患者中经一次治疗痊愈,其中随访半年的2 例,随访7~12 个月的3 例,随访13~18 个月的l 例,均无复发[9];2003 年3 月~2007 年3 月,浙江省富阳市第三人民医院19 例癔症性耳聋的患者,通过心理暗示疗法痊愈出院[7]。心理暗示在癔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心理暗示疗法不但在治疗癔症方面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合理正确的心理暗示疗法在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缓解疼痛、减除老年人牙科畏惧症等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2 运用心理暗示配合其他方法治疗疾病

心理暗示疗法不仅仅可以单独治疗一些疾病,还可以配合其他方法如药物、 针灸推拿等治疗疾病,而且功效显著。

目前中医在运用针灸和推拿手法配合心理暗示治疗颈椎病方面取得满意的疗效。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 成年累月地长时间伏案工作、开车、玩网络游戏和打麻将等, 造成颈椎的慢性损害和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这些因素使得颈椎病的发病率大有逐年攀升之势,并且颈椎病出现年轻化倾向。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 国内外研究表明,躯体的不适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的问题也经常会以躯体不适的症状表现出来[10-11]。 另一方面,心理暗示疗法的介入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患者对疾病充满紧张、恐惧感等不良心理状况,因而对颈椎病的转归又有着积极的影响[12-16]。

中医疗法在我国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人们一方面对它充满神秘感, 一方面对它的许多经典理念既耳熟能详又深信不疑,如“通则不痛,不通则痛”[17]。 因此,针灸推拿配合心理暗示,将经络作为载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在针灸推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暗示贯穿于它的全过程。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通过心理暗示增强针刺感的传导, 改变患者随意肌或不随意肌的功能,并引导患者体验治疗所产生的效能感觉,使患者的心理、行为及生理机制得到改善。另外,在采用电针治疗时医生亦可通过运用先进仪器(电针仪)对颈椎病患者产生暗示作用,即以电针仪为载体暗示患者电针治疗可以使其紧张的肌肉放松, 症状也会随之减轻[18]。而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揉压弹拨经络路线及穴位的同时,适时给患者介绍一些阴阳五行、脏腑气血和经络穴位等方面的知识,诱导患者认真体会有无痛麻酸热等得气感,使患者想象脏腑精气顺着经络路线向病灶部位传导,而后病痛随之转走。最后,对患者进行经络梳理和穴位按压,令其闭目宁心、调匀呼吸,并随着医生的指令配合鼻吸口呼,调整气机结束此次疗程的治疗,一般配合的推拿治疗以3~5 次为佳。

针灸推拿和心理暗示并不是分别进行的,而是二者有机结合同时发挥作用的,做到“手到口到心到”,三者浑然天成。 除此之外,心理暗示还可以配合中药方剂来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征,与电针结合治疗失眠等临床常见病症,而且相对于仅采用药物等治疗方法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3.1 心理暗示的医疗意义

综观心理暗示疗法在医疗中的应用,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全面综合应用,还是作为辅助疗法往往都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较于药物治疗、仪器治疗等方法,心理暗示疗法对于治疗疾病有如下的意义:首先,心理暗示法对机体的作用虽然没有药物、手术等作用对机体那么明显,但心理暗示疗法风险性小、简单易行,并不需要精细复杂的医疗仪器和手术,需要花费的费用也相对低廉。 合理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患者没有副作用,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痛苦较小,对帮助疾病转归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次,心理暗示疗法以“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为原则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恐惧、 畏缩等情绪和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心理压力,在此基础上减少患者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阻抗现象,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使患者感受到安全感,便于医患交流,从而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最后,心理暗示疗法除了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以外,还能影响到人的生理功能,使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帮助病人的生理功能沿着健康的趋势改变,从而起到增进和改善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应对社会的能力。

3.2 注意事项

心理暗示疗法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随意使用的,不合理、不正确的使用不仅对于治疗疾病没有价值,还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治疗疾病时,要选用专业、有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准确确定出患者的发病机制, 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心理变化, 并且应用过程中要慎重选择和制订方法,针对其症状进行治疗,不可主观臆想。

心理暗示最早来源于我国的“祝由术”,经过历史的变迁、文化的洗礼,如今得以应用到医疗中,它更符合“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全新的医学模式,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物与社会的角度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19-23]。然而,心理暗示虽然已应用于医疗中,但目前并没有得到与其他医疗方法等同的应用程度。结合心理暗示在治疗中的意义,将其合理地、正确地并广泛地应用于医疗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而充分挖掘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的思想内容,无论对于拓展中医学的研究领域,还是对完善本土心理学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24-25]。

[1] 王晓慧,孙家华.现代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61.

[2] 苏姗,李兆健.简述祝由术的历史沿革[J].中医药文化,2008,(4):55-56.

[3] 张丽君.《五十二病方》祝由之研究[J].中华医史杂志,1997,27(3):144-147.

[4] 张新义,傅文录.《内经》中的暗示疗法浅探[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8):49-50.

[5] 秦竹,徐薇.命名中具有心理暗示作用的中药及方剂举隅[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9):25-26.

[6] 徐桂芳,何玉芳.27 例癔病性失音患者的心理暗示治疗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55-56.

[7] 孙建儿.19 例癔病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暗示与护理[J].现代中医结合杂志,2008,17(22):3534-3535.

[8] 俞炜定,郑文妹.门诊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8):614-615.

[9] 盛雪峰,何永红.心理暗示干预在癔症性失明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8,6(9):942-943.

[10] Aben I,Denollet J,Lousberg R,et al. Personality and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in stroke patients:A 1-years 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J]. Stroke,2002,33(10):2391-2395.

[11] Lloyd GG. Who should treat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neurology patients? [J]. J Neurosurg Psychiatry,2000,68(2):134-135.

[12] 尹晓涛,王家同,虎晓岷,等.接受物理治疗的颈椎病康复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人格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6,10(22):7-9.

[13] 邱鸿钟,李晓冰.心理咨询释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5-10.

[14] 王惠丽,娄渊敏,薛瑞.52 例颈椎病患者心理调查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1(3):187-188.

[15] 区丽明,谭杰文,许俭兴.心理治疗对颈椎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7):413-415.

[16] 倪晓慧,王家同,谭庆荣.抑郁症共病因素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与回归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67-70.

[17] 蒋志敏.推拿手法加心理暗示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82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0,1(3):48-50.

[18] 田有粮.心理暗示对针感传导的影响[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1,3(1):53-54.

[19] 程晓红,谢春玲,王丽华,等.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J].湖南医学,2009,20(3):273-275.

[20] 赵金龙,康铁君.中医祝由的发展与现实意义[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8(1):6-8.

[21] 周秀芳,李燕,张蓉,等.柴芩升降散加味汤结合心理疗法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脑电波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3):305-307.

[22] 史华伟,郭蓉娟,耿东,等.温胆宁心颗粒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3,6(10):728-732.

[23] 徐向青,齐向华.紧张型头痛伴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治思路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4,7(6):451-452.

[24] 贾春华. 具身心智视域下的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认知心理语言逻辑研究方案[J].世界中医药,2013,8(1):91-95.

[25] 世界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联中医心理学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医心理学·睡眠医学高峰论坛[J].世界中医药,2013,8(10):1255-1255.

猜你喜欢

癔症颈椎病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心理感受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职院学生癔症性晕厥临床处理
大学生癔症急性发作时的护理及复发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