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暗示艺术在小学不同学段的运用策略研究

2015-08-08黄俊

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年龄阶段教学艺术

黄俊

[摘 要] 教学暗示艺术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从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角度出发,实施教学的一种艺术形式。小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特点,每个阶段实施教学暗示的手段各有侧重:低年级的教学暗示侧重于兴趣的培养,中年级的教学暗示着意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高年级的教学暗示强调身心放松后的潜能激发。

[关键词] 教学暗示;年龄阶段;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4634(2015)04-0113-04

教学暗示艺术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暗示原理,以多种多样含蓄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1]的一种教学艺术形式,它综合运用了教育学、心理治疗学、脑神经科学等的相关知识和原理,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借助表情、言语、手势等暗示手段,间接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发生变化,从而调动他们的内在潜力,提高学习行动力。由于教学暗示艺术“通过刺激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在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受到暗示,为接受环境信息服务”[2],所以它能激活学生的心理潜能,让学生产生积极心理倾向,从而创造强烈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暗示艺术能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趣;能传递期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放松身体、提升学生潜能。教学暗示艺术通过作用于学生的潜意识,提高个人的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学习创造条件。因此,它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知情意的积极性,使个人的智慧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巨大心理活动能力,即“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使之达到充分的自我发展”[3]。

小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学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点,每一阶段都有特殊的受暗示性,这就决定了教学暗示艺术在小学课堂上具有极强的可为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遵循小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心理特点(如表1所示),巧妙地运用暗示手段对他们的情感、情绪产生影响,就能激起小学生探究的强烈愿望,唤起创新的潜能,激活小学生个体内在的成长潜能,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帮助学生加速学习进程、提升学习效率。

1 教学暗示艺术在小学低年级的运用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幼儿园过渡而来,幼儿园生活的主要内容是游戏,小学生活的主要内容转向了学习,相对于有趣的游戏,学习显得单调和枯燥。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实施教学暗示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表现和情绪比较外露,教学暗示艺术的实施要从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入手。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外部,主要依赖于外在的鼓励与奖励,即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运用评价性暗示,充分发挥暗示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消极作用。多用表扬、肯定,少用批评和训斥,懂得将赞许的态度通过各种隐性或显性的暗示手段传递给学生,如语言的表扬、身体的拥抱、温柔的轻抚、眼神的关注等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往往易于掌握具体、形象、可感知的概念,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应尽量具体直观,如内容的呈现可以是实物、画面、挂图、视频、板书、模型等,它们能直接诉诸于学生的视觉,可以运用直观形象进行信息渗透。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只注意有趣的、吸引人的事物和学习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地采用艺术暗示,因为艺术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暗示,它借助色彩、音乐、空间等手段,发挥非理性直觉的作用,通过颜色、形状、声音、图像等的变化引起学生注意,触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这一阶段学生好动、善问、模仿力强,教学暗示的手段可以为开展活动,也可以做游戏,形式尽量活泼有趣。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于集中、好动的特点,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利用距离暗示,用不同座位形式和空间位置呈现师生间不同暗示关系,教师可定期将教室空间做调整[4],见图1,通过环境空间的改变,给学生新奇感,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多走进学生身边,尤其是注意力难于集中的学生身边,通过近距离接触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

图1 教室座位空间示意图

低年级学生情感外露,情绪调控力差,依赖他控来调节自我。因此小学低年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课堂觉察力。觉察力是“教师对外在世界本身以及自我如何与这一世界进行接触并展开行动的觉察”[5]的能力,这一能力要求教师要尤为观察处于情绪两端的学生,继而用有效的方法加以暗示提醒。情绪过于沉闷的学生要用眼神、表情、手势激发他们的热情,当课堂情绪发生变化、学生显得异常兴奋时要借助肢体动作暗示(手势、头部、身体、腿脚等),如击掌、跺脚、转身等,让学生平静。

此外,小学低段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善于模仿周边的事物,尤其是教师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榜样暗示的作用非常重要。

2 教学暗示艺术在小学中年级的运用策略

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能适应小学生活,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由于学生的学习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出现了分化,且学习状态直接影响自信心的形成。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实施教学暗示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感,形成对自我的积极认识。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课堂中的教学暗示作用在于从调动外在学习动机入手,逐步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心,转向通过内部动机促进学习。

小学中年级学生形成了抽象思维能力,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教学过程中语言暗示(包括言语内容、声音的高低长短、语气的轻重变化等)、肢体动作暗示和艺术暗示(音乐、舞蹈、表演、游戏活动等)可以结合进行。这一阶段的学生会根据任务分配注意力,并能迅速地转移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语言暗示,通过声音高低、长短的变化提醒学生的注意,用语言的轻重缓急给予学生突出和强调,随时引导他们注意力的变化。这一阶段学生观察事物的持久性、目的性和包容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他们会目标性地观察教师的表情变化,试图从教师的面部表情上得到有用信息,以确定自己应做出何种反应,所以教师表情暗示(眼睛、眉目、面颊、嘴唇、舌头等)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这一阶段的学生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和学习,形成了一定的同伴圈,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同伴暗示的作用异常明显。教师在实施教学暗示艺术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同伴效应,将低年级的直接肯定的暗示变为间接肯定的暗示,即通过表扬、奖励表现良好的同学,从而做出间接地对课堂表现不良行为学生的暗示。中年级学生不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处于陌生的、严肃的、恐惧的、约束的情况下,容易紧张,不会释放心理压力,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绪表现善用积极暗示,通过各种激励手段营构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教师的情绪、眼神和手势,诱导学生的情感变化,形成主动进取的积极心态。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小学生意志发展的关键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及困难的解决会影响意志力的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包容心,用目光的关注、眼神的鼓励给予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年级学生虽然不再主要依靠外在的控制来支配行动,但内心的自我控制能力又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还没法有效地调控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教师言语内容含蓄间接的引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只有采用多种暗示手段,将学生的各种心智能力调动起来,投入到学习中,他们才能逐步提高自我效能感,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同时反过来促进学习和发展。

3 教学暗示艺术在小学高年级的运用策略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学习压力,生活内容被考试和升学充斥,他们有很多内心的复杂情绪,但又不轻易表露。因此,小学高年级实施教学暗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提升潜能。这一阶段学生的情感表现比较内敛,不容易察觉,教学暗示实施的前提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高年级学生“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6],学习兴趣由不分化逐渐变为对不同的学科内容感兴趣的初步分化,所以他们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来自于内部,即来自于学习本身,来自于学习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开始发展,教学暗示艺术的重要作用在于教师要重视和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将教学内容和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相结合,通过巧妙的心理暗示,对学生不施加任何压力,不强求他们接受,只为其营构良好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的脑神经和身体各种官能都放松,产生一种“假消极状态”,继而进入真学习的境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挥丰富的想象,产生超强的记忆和思维,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这一阶段学生的独立性已经建立,能够全面的评价自己的行为,教师要将自我积极暗示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个体自身的自我暗示。同时也可以借助于权威暗示,即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利用伟人的力量、名人的效应或著名科学家的名言及论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潜能。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需要一个宽松自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时可以采用环境暗示,“环境暗示是一种无形的、却又经常存在的‘熏陶方式,它主要是利用客观具体的设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7]。环境暗示的手段可以是布置温馨的教室,让学生感受到舒适,也可以是在学生写作业时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放松。环境创设能给学生营构一种无压力的学习氛围,身处其中,他们能减轻心理负担,减少师生间的角色差异,打开思维之门,提高接受信息的灵敏度。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渐懂得调控和支配自己的情感,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显著提高,情感不外露,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或外在的刺激迅速改变自己的情绪,教师无法单一地从学生的外在表现揣摩他们的内心感受,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教师需要观其言、察其行,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因此,教学暗示需要通过课堂外的交流协商,展开课堂内的暗示教学。

小学高年级学生并不会无条件的服从、完全的信任老师,只有受尊敬的教师才值得他们信赖。因此,教师的人格暗示能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多种素养的全面表现,是教师严谨的治学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的呈现,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给予学生积极暗示。

总之,小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暗示艺术,通过对教学暗示的了解,智慧地运用课堂暗示艺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心理潜能,成功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76.

[2]孙建芳.让潜能在暗示中升华[J].教育研究,2006,(12):34-38.

[3]黄桂林.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暗示教学艺术的研究[J].福建教育,2001,(11):22

[4]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9.

[5]于泽元,田慧生.觉察力对教师教育智慧生成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3):61-64.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57.

[7]马德炎.暗示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J].教书育人,2003,(4):16-17.

猜你喜欢

年龄阶段教学艺术
我的各路好友
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运动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实施育教学与训练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不同年龄阶段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如何面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
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分析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