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班级文化建设平台 铸造中职学生人格魅力

2015-07-31张卫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职班级班主任

张卫涛

摘要:本文在深入学习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1+N”方式的做法和意义进行了相关阐释,并从形而下的探索方面,对自己在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做法方面予以梳理,以期对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发挥切实可行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平台;“1+N”方式;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39-03

职业学校学生有很多是在父母的主张下走进学校的,他们内心迷惘,对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并不清楚,有的盲目乐观,有的麻木从众,自我定位存在偏差,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处理问题能力欠缺。这些自我定位存在偏差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心理特征:有的无理想,无抱负和期望,没有上进的愿望;有的对学习态度冷漠、厌倦、缺乏兴趣;有的不愿在学习上多花一分钟工夫,不愿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的在学习上怕难怕苦,一遇到难题就退却;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尊心,对于学习成绩,没有荣辱感,不及格不觉得丢面子,补考当做家常便饭,没有学习的压力;有的上学动机不纯,就是为了混日子、混学历、打发无聊的时光。这些不良习惯积小成大,积久成习,从而导致或者身体、或者心理、或者意志、或者品德方面的缺失,而中职学校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将他们引入正轨,对他们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打磨,使他们改正不良习惯,提升综合素质,走上成才之路。班级文化建设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平台,通过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让班级管理工作变得井井有条,它是班级管理中一种精神理念的大筐,可以有效规范个体行为,同时又是以文化人、以文明育人的精神摇篮。

一、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1+N”方式的意义探索

班级文化建设是区别于人治和制度治理的更为高级的班级管理方式,它突出以德治班,是在以制度为文化基础之上的治理,突出文化渗透,以期德育像自由呼吸一样自然的方式,让习惯养成教育及早落实。班级文化建设好了,班级精神面貌就会良性发展。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特色打造的培养密切相关。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而言,班级特色可以概括为“1+N”方式。

“1”就是6S管理,就是现代企业和现代工人工作素养的必备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整理、整顿、规范、清扫、素养、安全。这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最为特质的东西,不可或缺,缺之即为失去灵魂。学校培养学生的初衷本源于此,换言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这一核心素养,要像“烙印”一样烙在学生身上和心里,更要他们表现在行动中。

“N”就是班级文化建设要融入专业特色和职业精神,可以分解成许多方面:

一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即制度育人。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通过班级制度管理实践,我发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规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班级才能迅速走上正常化轨道,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而这种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内在凝聚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尊自强,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氛围,在活动中互助互爱。

二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即环境建设。物质建设忌花哨,具体结合班级位置,如三个学年教师位置不变的话可延续使用,忌班主任一人代劳,一定要全班动员,同时加强归属感教育,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程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和日常工作紧密相联,它贯穿在班级的大小事情中,如班级名称、班级特色、班训、班级口号、班级精神的凝结、班级环境布置、专业特色、班歌、班徽、班规的制定等等,都和班级文化建设是相伴相生的过程。

三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可以是和谐进取、团结友爱、德技兼备、互助合作等精神,针对好人好事要深挖素材,弘扬精神;班级文化建设要培育让“有为、有德、有能”就有位的气氛。班级文化建设若要取得有声有色的成绩,除了培养积极向上、奋勇拼搏、求真、求善、求美的集体心理外,还需要挖掘并培养出一批德能突出并在综合方面有突出能力或某一方面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既凭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又通过个人的才能为班级文化建设增光增色。即班级文化建设和个人才干增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为校园中和学生关系最亲密的班主任,要深知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性,要培育有利于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团结拼搏的氛围,就要学习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大胆地实践。班级文化建设中,对于组织力、协调力、执行力超强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心无顾忌地为班级做事,并根据个人特长及爱好为他们在班委会中选择合适的位置,将个人才能和和班级谐进取的精神融合起来。我在近年的班级文化建设探索方面,大胆启用一批有德有能之人,为他们搭建展示才华与个性的平台,不断鼓励他们,使他们经过反复的磨练,在成长锻炼中颖脱而出,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这种积极进取的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发挥班级建设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学生在各个方面的长足发展,同时又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的螺旋上升和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四是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即活动育人。针对这一点,无需班主任大伤脑筋,可结合学校的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节等活动,将每一个活动落实到细处;同时将组织权、话语权、决策权下放学生,将活动的宗旨、意义渗透在学生成长的理念中,深埋在学生内心。同时培育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克服困难的精神意志。此外,一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同学热心集体事情。他们吃苦耐劳,尽心尽力,不计较个人得失。故而让有德者有位、让有能者有位也是班主任应当仁不让的事情。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更为广阔的平台。开展活动时,有一部分学生会跃跃欲试,对待这部分学生,要善待他们,鼓励他们,辅导他们,尽可能地让其达成心愿,克服自卑或气馁的心理障碍,找到适合自己进步的空间和位置;有一部分学生会退缩或漠不关心,对待这部分学生,要分析原因,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导、引导、鼓励,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五是五种习惯的培养:即让礼貌成为习惯、让6S成为习惯、让排队成为习惯、让表扬成为习惯、让随手捡拾成为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育的细微环节之中,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建立在班级良好心态的养成上

班级文化建设是对班风学风建设的凝练和升华,是班级成员赖以成长的精神支柱。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需遵守的法律、制度、道德观念等的综合体现,是濡养人品质、锻炼人意志、督促人上进的思想行为准绳。它既是一项又一项可量化的制度,又是一点又一点的品德的涵养,更是一次又一次人格的提升。

在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中,近年来,我依托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课题,乘借校园文化建设之东风,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付诸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班级文化建设成效。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反思和回味的地方。这其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是班服的选择和寓意、校运会参赛项目的组织和报名、班级精神的总结和提炼、班歌的选定和训练以及班级各项赛事的奋勇拼搏。所有这一切的成功,取决于班级学生带头人的尽心尽力,取决于同学们的全身心的投入,取决于每一位成员的不甘人后的精神焕发,取决于同学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搏精神。一言以蔽之,即班级成绩的取得取决于班级良好心态的建立。

一个成长中的班级正如一个成长中的人一样,同样需要健康积极的心态。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同时,其自身也得以成长和发展,他们的思想和言行也恰好印证了班级的主流心态是良好的,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积极向上的理想心态。作为班主任,要以谋篇布局的眼光,恰逢其时并恰到好处地将这种心态像阳光一样播撒于每一个同学的心间,要让每一个同学深刻认识到是与非、对与错的原则和底线,同时又要让每一个同学知道背离了这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要付出代价的,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克服不良心态,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班主任要努力做好厘清是非曲直,奖勤罚懒,惩恶扬善,在宏观上建立一个人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并在微观上进行细心说教或者引导乃至是批评教育,都是对班级良好心态的培植和巩固。

三、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班级文化建设则是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不可忽视,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具有强大的德育效应,而且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携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高于最低级的是人治;高级一些的是法治,即制度治;最高级的是文化管理,即把管理上升为一种精神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班级文化建设,要从构成班级活动的人、事、物三方面去着手。结合我校的班级建设特色,可从环境建设、精神建设、活动育人、职业要求四方面去探索实践。班级是学生人格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平台。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效率和成果。

本文以笔者所工作的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13数控2班学生为载体,较为详细地分析中职学校学生特点以及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学习状况等困境,以6S管理为鉴戒,以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为中心,以企业用人要求为目标,塑造班级整体形象,夯实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满昌,肖海生.班级文化建设三步走[J].中国德育,2013(23).

[2]梁松梅,梁求勇.有教无类育桃李 春风化雨润心灵[J].中国德育,2014(6).

[3]沈淑芳,陈岚.和美德相伴 和习惯同行[J].中国德育,2014(6).

[4]李建军.班级需要“文”更需要“化”[J].班主任之友,2014(4).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中职班级班主任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