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5-07-29韦贵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案例教学法运用

韦贵文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一种改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而且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真正的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基于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来说,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已经刻不容缓。该文主要通过对现代中职语文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的介绍,进而探讨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中职语文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59-02

语文学科在中职院校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学校对该学科的轻视,导致了教师教学态度的不够端正,致使学生越来越讨厌这门重点学科,而实际上,语文学科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化素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为了改变语文学科这种被动的局面,笔者认为有关院校以及教师可以尝试着使用案例教学法。

1 案例教学法优势

中职语文教学岌岌可危,目前已经进入到教师没有动力教学,而学生没有动力学习的阶段,再加之,中职院校本身对此就不够重视,所以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到必须改革的阶段。而在摸索阶段,相关研究人员发现,案例教学法应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比较好,因为案例教学法具有如下优势:

首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因为案例教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会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为参考依据,以此达到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解读案例,以此实现扩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而且相同的案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阶段,这对提升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利于开发出群体潜能,每个学生因为生活的环境差异比较大,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同,尤其是现代中职学生,可以说,优势明显,劣势也十分突出,利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学生的优势,并且激发出其潜能,每个学生的潜能完全被激发出来之后,综合起来即为群体潜能,而群体潜能创造出的价值具有无限性。

再次,利于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案例教学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每个学生与教师进行配合,而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交流,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彼此之间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之间的合作更为顺畅,进而营造出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交流的语文学习氛围,久而久之,学生无形之中就能够形成一种凝聚力,使得彼此之间的合作更为顺畅。

最后,能够吸引学生,案例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之上,教师将大部分时间都交给的学生,以供其讨论案例,并且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新见解,倡导设置的自由,思维的开放以及讨论以及选择的自由等,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模式,宽松而又和谐,进而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讨论中,进而对语文学习提高兴趣。

2 中职语文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现实依据

为了更加明确的了解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研究人员对中职院校的学生展开了充分的调查研究,该研究持续了多年。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教学改革的关键阶段,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其中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就是其中之一,而调查结果显示,语文教学尤为突出。经过调查显示,面对语文教学学生主要呈现出以下态度。

首先,焦虑态度,这类学生十分在意学习,但是不喜欢考试,对考试存有心理阴影,过于看重分数,因此无法用平和的心态去学习语文,为此,这需要教师对此进行专门的指导;其次,自责态度,这类学生经常会出现自卑心理,因为自己的语文成绩不佳,主要是自己愚钝,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教授其学习方法,此外教师应该加强其归因训练;最后,敏感态度,这类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十分敏感,一个十分微小的事情都有可能使其产生烦恼,为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其心态的训练,使其更加豁达。

在这种心理状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习寻找适当途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或得自信与力量,将是调整中职学生学习心理需要的最佳途径,而这恰是案例教学的特征。为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成了一种恰当的选择。也正是基于这种现实依据,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十分重视案例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培养有关教师,转变其教学思想,使其能够真正的领域到案例教学法的精髓。

3 现代中职语文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重点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学生的自身沟通能力以及人文素养也应该是中职院校培养的要点之一,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技能人才,而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十分必要,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语文教学水平并不高,其面临的挑战非常多,这其中有学校与学生的原因,但是更为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正确,使得中职语文教学逐渐的陷入了困境,因此教师应该使用效果更加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完全值得尝试。除此之外,现代中职语文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还主要体现在从下几方面。

3.1 学科本身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因为中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因此对文化课都不够重视,尤其是语文学科,很多的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人员会认为语文学习没有必要,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都没有益处,因此一个星期可能就安排3、4个课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依然选择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完整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也会越来越反感语文,而案例教学法则可以调动的学生积极性,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让学生获得收获,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能够获得提升。

3.2 教师思想过于僵化

很多教师满足现状,认为学校没有提出要求,自身也没有必要改革,因此尽管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兴趣不浓,但是大部分教师依然会固守传统,不愿意改变,这是中职语文教学水平迟迟没有得到提高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类型的教师,学校或者是有关教育部门更需要推广使用案例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僵局,而且通过这一教学方法的推广,也能够充分的了解到教师自身的能力,对于那些教学态度不够端正,自身能力有限的教师应该给予辞退,只有如此,才能循序渐进的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水平。

3.3 学生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很多学生自身对语文学科就存有一种排斥心理,甚至某些学生认为学校设置语文学科没有必要,而实际上,语文学科对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其自身未来的发展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正是基于此,教师更需要使用案例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心情不会浮躁。

4 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措施

案例教学法要想发挥其功效,其关键所在就是做好案例设计工作,教师在进行案例设计时,首先应该结合中职院校的具体特点,注重人文内涵,讲究应用实效,以服务专业为教师目的,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终极目标。笔者结合自身中职语文教学经验,认为运用好案例教学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4.1 选择合适的案例

教学内容的不同,其所选择的案例自然也会有所差别,而教学的工作就是准确把握这些差别,进而选择出最为恰当合理的案例。笔者认为基于以下几点来进行选择最为合理。

结合教学目标,任何一种教学方案的制定都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否则将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效果。中职教育以“以就业为导向”为目标,这就决定了其教学的应用性、有效性特点较普通高中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特点更值得关注和强化。中职学生的认知基础相对薄弱,其关注点和兴趣点也较高中生有所不同。因此,面面俱到的教学目标和四平八稳的教学设计,往往很难捕捉到学生的兴奋点,吸引学生主动地沉入文本,关注语境,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从中职教育特点出发,把语文课定位在“了解主题思想,体会形象的语言”上,比较符合教学实际,也更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于此定位,在每一课的语文教学设计中,可以立足于人文目标和语言目标,以“主题思想、语言特点”为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有侧重地选择一至两个具体目标即可。

第二,分析案例类型、特质,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相契合的典型案例。确定教学目标是案例选择的前提。教师应以目标为指针,以内容和基础对案例的类型加以选择。要对案例的特质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其相适应、契合的典型案例。

4.2 加工案例

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教材中的内容的延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每一个文本都有多层次的内涵,可以根据不同目标,从不同角度加以挖掘和提炼。教师可以通过规划、组合、改编、删减、创设等方式,使案例由简单的“雏形”生成为能够穿插于文本,运用于教学的教学内容。好的案例应具有几项特征,这也正是案例加工的标准。一是案例表述符合教学目标,贴切教学需求。首先,案例处理要注意与主题相契合,要挖掘其典型意义,不能“偏题、跑题”。案例中与目标、主题无关的枝枝叶叶,要果断删除,以免牵扯太多,思想不清,杂乱无章。其次,案例形式的选择,应视教学目标而定。

4.3 修改案例

案例选择、加工完毕,则大体成形。此时,教师要综合各种因素,对其进行推敲、斟酌,修正,促其完善。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如,何时预设问题、何时组织讨论、怎样引导点拨、“放”到什么程度,“收”到哪个点上,“引”到哪个位置,“析”到什么层面,以及可能会遇到的何种突发状况,如何处理等等。此外,针对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如何合理地穿插运用其它教学法,令其互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也应仔细加以考虑。案例的修改加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一节课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如:分组能否更趋合理?如何组织讨论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思考?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各自承担了什么责任,有何收获?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教师可以不断修正案例及教学过程,提升案例的针对性,提升运用的艺术性,使之在运用的过程中更加有效。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但是要想教师完全的颠覆传统,立即使用案例教学法并不现实,因为相关的中职院校应该首先做好语文教师的思想工作,进行相关的培训,并且选择出优良的教师进行示范,以便能够让每个教师都能够充分的了解到案例教学方法的益处,这样中职院校就可以以语文学科为基点,向其他学科推广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这对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学校的声誉都有积极的作用。该文是笔者多年经验的总结,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梁小莉.从课后习题设计看美国作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07(3):30-32.

[2] 杨淑云.论应用写作教学的授课艺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291-293.

[3] 简尚高.高职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J].语文学刊,2006(S2):139-140.

[4] 赵年秀.中学写作课本编撰策略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1):135-139.

[5] 郑国民,尹逊才.对语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问题的思考[J].语文建设,2006(2):6-

7,18.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案例教学法运用
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技校企业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