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抗战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2015-07-27云南民族大学王均杨红文局部

今日民族 2015年8期
关键词:滇西远征军土司

文 / 云南民族大学 王均 图 / 杨红文  局部

滇西抗战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文 / 云南民族大学王均 图 / 杨红文 局部

1940年9月,日本决定南进,举重兵攻克了香港、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当时英国还有一支军队在缅甸对日作战,丘吉尔商请中国出兵救缅,组成中英联军抗日。蒋介石志在赢得国际声誉及军火援助,意欲出兵。龙云建议蒋说:“滇有横断山脉、崖高谷深,怒江天险足以坚守,缅甸乃烟瘴之地,胜不能守、退则无路。”龙云还列举了历史上出兵缅甸失策的一些例子,但建议未被采纳。蒋命令戴安澜将军(曾留学德国,对机械化兵团作战学有专精)带领国内仅有的一支机械化兵团组成第一支远征军于1942年3月与英国驻缅军会师,共同对日作战。经57天转战1200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多次给英缅军有力支持,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东枝收复战等战役的胜利,使日军遭受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日军大惊,倾巢出动四路军队,重重包围远征军,英缅军被迫退入印度。

国殇墓园的大门

戴安澜将军指挥部队突围时不幸中弹受伤,因环境险恶缺医少药致伤口感染溃烂,终不治病逝于缅甸毛邦村,年仅38岁。此次战役历时两个月零26天,虽然最终远征军溃败,但这是中国军队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云南腹背受敌的危险未解,国民党旋即组建起新的远征军,由国民党“常胜将军”卫立煌任远征军总司令,进驻保山前线指挥战斗。卢汉率滇军18-21四个师约20万人驻守滇越铁路蒙自至河口前线,宋希濂率第十一集团军、关麟征率第九集团军、王耀武率兵团共30余万人入滇驻守保山。

日军占领缅甸全境后,5月3日攻占国门畹町,4日占领芒市、龙陵,5日早晨进抵怒江惠通桥西岸,混迹于从缅甸大撤退的侨商中,试图攻过怒江。守桥官兵奉命当机立断炸桥阻击,随后赶来支援的36师又在东岸军民有组织的协助下英勇反击,激战数天。5月中旬,日军被迫退回怒江西岸,以龙陵松山为重点筑阵固守。同时出兵占领腾冲,并不断巩固和加强对龙陵、芒市、象达等要地的占领,对其他地方也千方百计保持控制。从此,日本侵略者和坚持抗战保境的国军对峙两年整。

国殇墓园内的纪念堂

此时,云南形势十分危急,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和宋希濂将军联名向重庆当局疾呼:迅速增强滇西抗日军事力量,组织对滇西各土司及民主人士开展宣慰活动,争取援助。重庆派出云南腾冲河西乡孟连村人尹明德到云南安排滇西抗日事务,他受命后日夜兼程奔赴腾冲、龙陵等地,慰问了潞江、南甸、干崖、鲁掌、六库等地土司。陇川、芒市土司派代表在南甸与其会晤,他传达了重庆国民政府的命令,任命潞江土司线东升为潞江支队司令,干崖土司刀京版为第一路军司令、刀保国为副司令,南甸土司龚绶为第二路军司令。他对众位土司说:“中央政府与委员长对各土司及边地同胞,时深垂念关切。腾龙沦陷后,尤所轸念,故特派余代表前来扶绥慰问。在此抗战期间,望各司官一致奋起,率领边民,协助国军,歼灭倭寇,保我疆土。南甸宣抚司食茅践土,世受国恩,必能策动民众与国军共同努力,完成抗战救国大业。我将策划加强武力,以期早日收复失地。”他还为土司们送上了“为国干城”的匾额及机关枪1挺、子弹200发。南甸土司龚绶代表大家表示各土司将率领民众誓死抗战保卫疆土。

日军又在1943年先后发起过多次渡江进攻作战,远征军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依靠民间抗战力量的支持,死打硬拼,不让日军18师团前进一步。1944年3 月16日,日军的防御开始崩溃,1944年5月11日,蒋介石下令集结在云南边境地区的远征军发起强渡怒江的战役,就此拉开了云南反攻的战幕。

1944年冬,国军三个兵团九个军渡怒江成功,收复了龙陵县。日本重兵把守中缅交界处的畹町黑山门,挖地道如蛛网,布阵于山崖绝壁,易守难攻。然而,此地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它扼守着滇西进入怒江东岸的交通咽喉,占领此地就可掌握怒江战场的主动权。1944年6月,第八军军长何绍周立下军令状,誓要攻破敌人的防御。战士们以人海战术前仆后继轮番猛攻。何绍周的叔叔何应钦鼓励他说:“你伤一千我补你一万,伤一万补十万。”但人海战术最终不敌,何又请求空军轰炸,B29“空中堡垒”从祥云起飞,用重磅炸弹猛轰。与此同时,宋希濂、关麟征两集团军从保山上江区强渡怒江,潞江土司线东升率众助攻。隔江炮战后日军败走,我军渡江成功后乘胜追击,翻过高黎贡山,攻至日军据守的三面靠山一面临谷的碉堡前。国军久攻不下便使用飞机轰炸碉堡炸死大量守敌。日军死守城门五天仍不投降,国军战士在城外搭起云梯攻入城内,敌人发现云梯后用铁钩将云梯拉断,上城士兵伤亡惨重,白天突破的缺口晚上又失守,三番五次未能攻入。直到敌人粮草断绝,我军才在盟军飞机轰炸的配合下炸开多个缺口攻入城内。此次战役历时95天,被称为“松山战役”,以远征军的胜利告终,打破了滇西战役的僵局也拉开了中国大反攻的序幕。远征军阵亡万余人,葬于烈士公墓,国民政府题“碧血丹心”以表其功。

中国远征军在保山集训

腾冲龙陵光复后,远征军乘胜入缅。日军东南亚战区兵团集兵于缅甸边境欲与远征军决一死战,远征军处境十分困难,部分远征军退入印度。与此同时,蒋介石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大批知识青年从兰州、西安、重庆、昆明等地踊跃参军,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有2000多人参军。许多青年被飞机从驼峰航线运到印度兰姆伽训练基地接受训练,整编为中国驻印军。新兵训练完成后,士兵们从史迪威公路返回分赴云南各战区。云南各县竖起了抗日大幅标语,有“顶天立地,继往开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1943年10月,缅北茅邦的雨季已近尾声。中国驻印军终于走出兰姆伽,开始了复仇第一战。当天,日军第18师团步兵第55联队的一个搜索大队与驻印军的一个侦察连相遇。双方兵力等同,均为两三百人。一番枪战,加上一个钟头的迫击炮弹雨,日军竟没有一人逃出杀戮之地。日本人大惊。因为一年前,日本人仅用一个大队(约300人)把守密支那,就逼得杜聿明的数万人不敢攻击,绕道野人山而走。此后,中国驻印军几战几捷,用一种近乎疯狂的复仇方式,将日本人赶出了缅北最后的据点——密支那,尽雪前仇。

1944年,卫立煌司令指挥的远征军在滇西人民的奋力支援配合下反攻胜利。

日本投降后,远征军第五军军长邱清泉、第十一方面军19师师长龙绳武在昆明金马坊举行抗日战争胜利阅兵仪式,昆明当地群众闻讯,不约而同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拥入市区共祝胜利。他们敲锣打鼓放起鞭炮,或耍龙舞狮或脚踩高跷或弄叉舞剑,用各种形式表达着自己的喜悦。狂欢持续了三天三夜,将大街小巷围得水泄不通……

70余年后回首这段历史,仍不免心潮澎湃。滇西抗战中,远征军官兵、滇西民众、盟军官兵……无数先辈用他们的忠诚和热血铸就了抗战精神。后人定当牢记,胜利来之不易,我辈务必珍惜。

(责任编辑刘瑜澍)

猜你喜欢

滇西远征军土司
贵州土司史籍编年系列总序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大滇西旅游环线亮相厦洽会 云南推介多项旅游优惠措施
从土司军事活动窥探土司文化
Fort Besieged
从土司到土司学:中国土司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李良品《中国土司学导论》读书札记
中国远征军汽车兵陈文的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