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择期PCI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探讨

2015-07-25史英英范春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7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

史英英 范春雨

【摘要】目的 通过与常规抗心衰药物保守治疗相比,观察延迟PCI治疗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各30例。药物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ACEI或ARB类、β-受体阻滞剂及调脂药物治疗;PCI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延迟PCI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行延迟PCI治疗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优于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组。结论 PCI治疗可以使冬眠和顿抑的心肌恢复活力,在根本上改善心肌供血,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在死亡性疾病中呈逐年增长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曾预言到2020年冠心病将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1-2]。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的发病人数显著增加,成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患者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尽管目前抗心衰药物的应用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总体仍难以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5年生存率[3]。

本文主要观察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行延迟PCI治疗后,相对于常规抗心衰药物,能否进一步改善心室重构。评价其在临床工作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入选标准:(1)年龄>50岁;(2)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3)行冠脉CT血管造影成像显示至少单支血管病变>75%。(4)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在

Ⅱ~Ⅲ级;(5)心脏彩超检查有明显的心脏扩大;(6)心脏彩超检查LVEF均<45%。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心脏病如扩张性心肌病、急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瓣膜等;(2)合并感染、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者;(3)合并脑血管意外者;(4)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一般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行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凝血系列、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脏彩超及冠脉CT血管造影成像等检查。药物治疗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ACEI或ARB类、β-受体阻滞剂及调脂药物;PCI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PCI治疗。

PCI组患者:术前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口服,术中寻找罪犯血管,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6000 U皮下注射,每12 h/次,持续5~7天;氯吡格雷75 mg/d,连续9~12个月;阿司匹林100 mg/d长期服用。

1.2.2 PCI成功标准

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完全覆盖靶病变,管腔残余狭窄不足20%,而且前向血流TIMI-3级,不伴有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判定为PCI术成功。

1.3 观察和随访项目

1.3.1 心功能评价

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对心功能进行评价,观察指标包括LVESD、LVEDD、LVEF。

1.3.2 观察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

包括皮下血肿、出血、动-静脉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术后6个月PCI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患者行延迟PCI治疗,在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改善方面优于单纯的抗心衰药物治疗,(P<0.05)。见表1。

3 讨 论

缺血性心肌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衰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本研究通过对心脏彩超中LVESD、LVEDD、LVEF指标的测定,观察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延迟PCI治疗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提示延迟PCI治疗在心功能改善方面较单纯的抗心衰药物治疗有优势。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冬眠与心肌顿抑,使有收缩能力的心肌数量下降,心排血量下降;(2)心肌梗死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再灌注,心肌大面积纤维化, 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都是存活心肌,缺血会导致存活心肌丧失有效的收缩功能。有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积极的血运重建对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十分有益。血运重建主要包括CABG和PCI。而PCI由于微创、并发症较低及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冠脉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发表的大量有关延迟PCI治疗的研究中[4-6]显示:延迟PCI治疗在改善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优于单纯的抗心衰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延迟PCI治疗虽不能减少心肌坏死,但能够通过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梗死后冬眠和顿抑的心肌,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心肌重构,最终改善患者的远期心脏功能,有效减少再住院率和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Kim AS,Johnston SC.Global variation in the relative burden of stroke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J].Circulation,2011,124(3):314-323.

[2] Denton C,Froelicher ES,Wu LH,et al.The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Eur J Cardiovasc Nurs,2011,10(Suppl 2):S5-S13.

[3] HUNT S A,ABRAHAM W T,CHIN M H,et a1.ACC/AHA2005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adult[J].Circulation,2005,112(12):154-235.

[4] 刘宗军,金惠根,尚孝堂,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对慢性期左室重构和心脏事件的影响.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2:82-84.

[5] 罗新平,施海明,洪 鸣,等.急性心肌梗死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中华介入心脏病杂志,2006,14(1):9-13.

[6] 陈爱明,迟贤国,蒋立民,等.急性心肌梗死的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7,13(1):29-31.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