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料电池

2015-07-25

TopGear汽车测试报告 2015年2期
关键词:车厂发售混动

燃料电池车曾经是车展焦点,直到锂电池的出现为电动车带来曙光,不少车厂开始投向愈趋成熟的EV并宣布放弃燃料电池。

2014年底深圳市突然公布限牌限行的方案,由于政策即日生效,为恐百姓抢购出乱,深圳市政府还动员大量警察镇守车行,成为国际新闻。所谓限牌是限制私家车上牌,每年上限十万个。其中八万个,一半抽签,一半竞投,另两万个只供电动车抽签。如果这两万个电动车配额全都有车上牌,不出两三年,深圳肯定超英赶美,成为世上电动车比率最高的城市。不久前我还在本栏探讨电动车普及的可能性,担心它的竞争力,看来是我杞人忧天,中国人只要一咬牙一拍桌子,宇宙飞船上月球都做得到,区区几万辆电动车又算什么?

关于新能源汽车,丰田正式发售燃料电池车Mirai可能才是2014年最令人鼓舞的消息。燃料电池车正式发售?一年卖几百辆?还有长达一年的排队名单?不是吧!在我大脑的记忆区内,早已将燃料电池车跟地铁沙中线、广深港高铁和深沪高铁等等一起放在那个专门用作存放难辨真伪、似是而非、风水先生骗你十年八年没商量的文件夹内,突然读到这段报导,我有点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尽管所谓的发售,最初阶段只是供应给政府和公司,但车卖了出去必然要行驶,必然会有配套,如果如报导所说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会有几十个氢气站陆续出现的话,那么世人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的三国时代便正式来临了。

在过去的20年,混动汽车、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像穿花蝴蝶般出现于各大小车展,当年由于理论新创新,又没有太多数据支持,各车厂自说自话莫衷一是。从概念到实践,丰田算是跑在最前,你可能没想过,原来普锐斯的出现至今已有18年的光景,因为它所用的能源基本上还是来自石油,最初不被看好,充其量是过渡产物,但18年过去了,这个平衡了油耗、性能、车价和方便等等的方案甚得消费者欢迎,越来越多车厂加入到混动大军。

电动车的数量最近从后赶上,尤其是中国,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大有中国EV甲天下,深圳EV甲中国之势。EV开始多了,世人逐渐明白,原来所谓电动车,和替代能源是两件不同的事,电池只是能源的载体,而不是来源。地球本身的能源,除了核能和地热之外,没有什么其它能源,能使万物欣欣向荣的能量是都是来自太阳,是否可持续使用,是看你用的是当今的太阳能,还是埋藏在地底几百万年的太阳能。电动车用的是来自发电厂的,理论上比每辆车用自己的发动机燃烧更有效率。但电动车最令人担忧的有两点,其一是生产那个巨型电池带来的污染,其二是发电厂的发电原理还是离不开瓦特先生三百年前告诉世人从热力转换成动力那招,就这么一转,便损失了超过一半的能量。要是电动车数量急增,势必对电力需求造成压力,粗略计算,以大亚湾核力厂年产电力450亿千瓦时为例,也只能应付60万辆特斯拉Model S同时慢速充电,若每年增加几万辆电动车,电力需求不可小觑。

燃料电池之所以能让人心甘情愿一等再等,是在于那套氢氧化合无需先产生热而直接产生电能的美妙理论。曾几何时,燃料电池车永远是车展焦点,尽管它出场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直到锂电池的出现为电动车带来曙光,不少车厂开始投向愈趋成熟的EV并宣布放弃燃料电池。

去年中我参观丰田博物馆,在未来汽车的展厅内,放着一辆混动车和一辆燃料电池车,丰田似乎对电动车没多大兴趣,混动之后就是燃料电池的时代。但燃料电池最大的问题是氢的来源,不可能以电解水来得到氢吧?那岂不是自找麻烦?燃料电池车的发展的确被这个问题窒碍了很久,最后终于获得解决,现时所用的氢是从石油提炼所得。

说到这里,读者是否有受骗的感觉?有没有搞错?搞了几十年,到头来还是要燃烧石油?且别生气,上面不是说过只有用今天的太阳能才是持续的能源吗?30年前一部日本动画《高立的未来世界》对这方面有深入的描述,可惜这个方法尚未研究成功,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清洁、最高效率的方式去用昨天的太阳能,方案不算最完美,但大家不妨先记住。

猜你喜欢

车厂发售混动
国六,众生相
别忘了这位身陷囹圄的大佬 传奇经理人卡洛斯戈恩被捕背后的法日政治角力战
心战
斯巴鲁混动SUV有望引入国内
新雅阁 (Accord)锐混动锐势登场
凯迪拉克ELR插电混动版将退市
Get disconnected with the No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