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人与物共舞中的关系

2015-07-24欧阳锡威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关键词:道具

欧阳锡威

摘要:道具在舞蹈创作中频频出现,如何去选择道具、如何去探索人体动作和道具产生的关系是本文研究和论述的重点。进而对“关系”舞蹈语言的存在进行论述,有效地提高舞蹈作品创作结构和思维。

关键词:人体舞蹈动作 物-道具 舞蹈语言

一、 自身舞蹈语言的传播

本文之所以用“物”来代替舞蹈道具一词,主要是因为道具有传统戏曲中的道具,还有很多生活道具,以及编导自创道具。这些道具在舞蹈中频频出现,纳入更实际、更广泛的舞蹈道具,塑造一种全新的舞蹈题材和舞蹈语言。从而使人与生活环境共舞更有可能性,增添舞蹈的色彩,探索新一代的舞蹈思想观念。

“人尽其才,物尽其美”在舞蹈创作中巧用道具、活用道具,不仅能增添舞蹈的品味,而且为探索一种新的舞蹈语言和舞蹈的表现形式提供一个可靠的基础。在生活中与人民息息相关的种种“物”。不仅能代表“物”的功能和存在环境,同时大部分“物”还具有一定的文化符号,由此,这些“物”为什么不能产生一定的舞蹈语言呢?

二、道具在舞蹈语言中的隐喻

美国哲学家苏珊·兰格曾说,舞蹈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一种情感符号,表现出一种审美情感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内涵。而对于道具本身在舞蹈作品中,除了上述道具存在它本身的舞蹈语言之外,从某种意识上,编导还附有它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地位,这个就需要编导在创作舞蹈动作的时候进行细致的编码了,至于观众怎么去理解道具本身的隐喻,以及隐喻背后的奥秘,这就要看观众的艺术鉴赏修养了,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编导家肖燕英曾论述到,“在编导实践中,隐喻化的程度以及成功与否实际上是舞蹈语言创新和表达内容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三人舞《求职》中的道具,一把椅子。一舞者坐在凳子上,另一舞者硬是把她从椅子上推下来,他们互相一次次重复这个动作,这里,编导并不是让观众看到舞者是怎样将另一舞者从椅子上推下来的,实际上,在当今大学生求职困难的背景下,同学不再是求学时的同窗好友,为了有一个让自己生存的地方,给自己一席之地,不得不抛弃所有,去争夺自己的地位。很明显,道具的隐喻给舞蹈创作带来了全新的舞蹈语言,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舞蹈作品的观赏性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德国舞蹈家瓦兹将舞台上堆得象垃圾一样的木块,奇迹般的变化,在不断地拆散、重组中,成功地营造了舞台表现空间:吧台、报摊、凉亭、工地木屋、游乐场等等。瓦兹通过这写场景中的种种混乱现象,将焦点放在生命的困境与理想的幻想之间。

三、“关系”舞蹈语言的传播

关系,在舞蹈编创过程中,主要是指人与道具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果鉴赏舞蹈能从舞蹈动作的运动中,通过舞蹈动作的时、空、力,以及动作的“意象”配合舞蹈道具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关系,传达一定的舞蹈语言,称之为“关系”舞蹈语言。关系舞蹈语言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内的人都知道,芭蕾舞双人舞和中国的双人舞,有很大的区别,这是在运动轨迹的上发生的变化,也正因如此,给“关系”舞蹈语言创造了生存的条件,不管人与道具是在“支点”上托举或是反弹向上的作用力而形成其它动作造型还是和“曲里拐弯”的运动轨迹——圈圈套圈圈的运动轨迹。这些都只是表现形式上有些变化。

“不完全离开地面,曲里拐弯才有可能:通过结构性的排例组合,这种曲里拐弯就能千姿万态,谁也没有说只许曲里拐弯,不能上下左右,主要特征而已,有时故意打破曲里拐弯,飞上下左右翻不可,这也是一种对比。”正如鲜于开选的论述,给“关系”舞蹈语言提供了一个生存在的空间。“关系”舞蹈语言在这种人与道具的这种“离合”之间,“推拉张弛”之间形成新的舞蹈语言,主要是强调人与道具是什么样的关系,而产生什么样的舞蹈语言,同时也可以作为充要条件去说,人与道具会产生什么样的舞蹈语言,而就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舞蹈语言。例如,笔者创作的独舞《别了我的爱人》,是一个女演员双手抱着一块大河石头跳舞,从上述本身的道具舞蹈语言,我们看见石头就能推测出,这个大概是一个什么题材的舞蹈,从大河石头,会立马想到河流。看见女舞蹈演员,不断的用手和身体缠绕着石头,时而覆盖,时而露出石头,就像河水时而将石头淹没,时而在石头周围打起了漩涡,惟妙惟肖,最后演员留下大河石,河石静静的躺在那里,没有了生命,同时也与自己的爱人永别了,舞者与大河石的“离合”、“动静”、“隐现”产生出一系列的舞蹈语言,这就是演员与大河石产生的“关系”舞蹈语言,再看看我们的舞蹈作品的题目就知道,演员为什么这样去舞动。德国包希的舞蹈观念,曾经也这样指出过“我们感兴趣的不是人们如何去动,而是人们为什么要动。”

四、结语

选用舞蹈道具进行舞蹈创作,梳理好人体舞蹈动作与道具之间的关系,进行有目的性的运动,所产生出来的舞蹈语言。这种语言是推动舞蹈创作思路的原动力,对舞蹈结构的安排,舞蹈动作的帅选设计,舞蹈情感的把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课题,课题名称:全球时代中国传统舞蹈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课题编号:RKJGY1517。

参考文献:

[1]王国宾,刘青戈.舞蹈编导与创作研究[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4.

[2]刘青戈.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鲜于开选.独、双、三舞蹈编导随笔[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04).

猜你喜欢

道具
舞美设计的创造性策略探讨
瑶族舞蹈的道具运用与形象塑造
漫话芭蕾
在实践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情趣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道具在杂技节目中的作用分析
浅析道具在汉族民间舞中的功能
对《我的父亲母亲》的艺术批评
解析服装及道具在电影中的作用
浅谈道具在戏曲艺术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