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鞍山市部分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5-07-20石横宗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8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学校体育

石横宗

【内容摘要】纵观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校占全国中小学校的85%,因此要全面的发展我国的学校体育切实从农村抓起。本文应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对马鞍山周边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马鞍山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学校领导对于体育重视度不够、学生对体育的了解较少且不够深入、教师队伍素质偏低、教学方法单调老化、场地器材缺乏等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并针对调查结果提供建议。

【关键词】马鞍山市部分农村学校 学校体育 现状调查

引言

“九五”期间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以转移到农村学校体育上来,这种策略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据统计,我国85%的中小学在农村,全国2亿中小学生中的1.4亿在农村学校就读,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从所具有的规模意义上可以代表我国学校体育的总体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体育改革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确立了新的目标;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一门必修课程,实施素质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农村学校体育在近几年国家的重视下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基础差、起点低,目前的困难与矛盾仍层出不穷与城市的学校体育相比较还有实质性的差距。因此本文拟对当前马鞍山周边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的调查并总结其特点,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建议出符合马鞍山市农村学校体育独具特色的办学方式,更好的为有关部门的体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周边8所中学中的230名初一、初二的学生和13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和有关体育著作等文献,获取近几年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借鉴了其中一些对本论文有指导性的研究和方法作为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对当地的8所学校的230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问卷226份,回收率为98.8%,其中有效问卷224份,有效率为97.8%。对当地8所学校中的13名老师发放问卷,回收13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3份,有效率为100%。

(3)专家访谈

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取更多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指导。

(4)数据统计法

对所得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1)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体育器材、场地现状

体育器材、设施条件是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本文从调查角度出发把学校体育器材、场地分为非常差、较差、差三个级别,并且根据国家目前各地学校条件较差的现状,颁布了《中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地农村学校体育的设施远远达不到器材配备标准的要求,见表1。

表1: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体育器材、场地情况

从表1不难看出,学校的场地不标准、质量差是走访几个学校的共同特点。学校的场地极为不标准,有400米、300米、250米、200米等不同的场地,可场地凸凹不平很难进行一些剧烈的身体活动。此外,当地学校的体育器材也比较缺乏,其他走访学校很多一部分器材缺少,有的学校器材屈指可数,而且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体育器材大部分陈旧、破损,其原因为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体育场地差、器材短缺是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2)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

据了解到,当地学校体育教师比较少。普遍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都在2-3个之间,且教学的次数较多,调查其中8所学校得知,平均每周上课节数达17节,有的学校还有兼职的体育教师授课,见表2。

表2: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教师人数及每周课时数(N=13)

从表2可以看出,仅有的教师人数面对如此多的课程每天根本忙不过来研究备课,更谈不上教改。其次,当地体育教师的学历达不到教育部门对其的要求,理论知识、技能及思想意识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再次,教师缺乏应有的事业心,由于学校不重视,教学环境落后,待遇低等情况,教师的责任感也受到了影响,教师不专心研究教学、不重视讲课的好坏、不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导致了教师没有科研的动机,没有创新的意识,从而很难满足实施最新课程标准对体育课教师的要求。

(3)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现状

学校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经济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及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由于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以经济以蔬菜大棚和家禽业为主这导致了马鞍山市周边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村的经济更不容乐观也是直接导致学校向政府筹集教学资金囧境的产生,即便筹集到了也要用于发放到贫困地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很难把资金投到学校里,更不能投到学校体育的工作当中去。财政支持乏力,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水平。

(4)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现状

据了解,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没有彻底的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一些。对体育的制度没有明确的制定,对体育课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体育课在通常可以正常开课,但到了智育课紧的时候(如期中、期末、升学考试的时候),体育课时也跟着任意缩减、挪用是经常的事情。学校的要求不高与教师的水平较低还促使体育课的内容仍停留在传统陈旧的模式中。新课程标准虽然老师都知道但仅有部分学校在实际的教学应中,但绝大多数学校还是以身体素质为主。见表3。

表3: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现状

通过访问部分学生了解到,在没上课之前就感觉到有种累的一种心理,内容大多是身体素质练习,技能知识也很难实教,更谈不上实现身心培养、健康第一的新课标的理念。更有部分学校老师为了早日完成教学任务、提早结课,出现疲于应付,出现了考什么就教什么,测什么就练什么的“应试”教学,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质量。

(5)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情况

当地领导对体育教育观念滞后。他们对体育的认识比较浅,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体育蹦蹦跳跳累还不说而且还影响到学习,作为学校的好坏是用升学率来衡量的。因此,对体育的工作不够重视,把一些经费都投入到别的科目上,反而对体育如场地、器材等投入寥寥无几,且对体育的教学制度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出现了可要可不要的态势;其次,上级领导来检查、评估学校时,也没把体育当回事,他们注重的是教室及文化课的设施情况,很少检查体育设施的情况。总之,一句话“体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严重制约了当地学校体育的发展。

2.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1)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表4: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N=224)

从表4可以看出农村中学生的男、女生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占整个调查群体的86.45%。在调查中发现主要原因是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丰富生活、愉悦心身。男生喜欢人数将达到94%,这与男生生性好动的性格特点相一致。女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喜爱程度为82.4%,女生多是因为参加体育活动能够锻炼身体、塑造形体,约有17.6%的女生不喜欢体育其原因是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好,做技术动作的能力比较低,对体育的认知不足。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效的引导,尽快培养对体育的兴趣。

(2)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从调查中可以得之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较为一般,学生普遍以个人活动为主时间较少,集体活多较少。

表5: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N=224)

从表5可以看出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学生达到人均每天活动一小时的,学生占49%,在这些学校中,真正安排、并认真组织的学校,中学占48.67%,而在可统计的情况下,参加人数,中学占45.23%,可见,尽管一些学校将课外体育列入了课表,但认真实施落实的学校并不多;另外,还有近50%的学生并没有参加,按照这一统计,最后实际参加每天锻炼的学生寥寥无几。从地区分布来看,各地无明显差异。

(3)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从数据中分析不容乐观。从整体上看有13.3%的人很喜欢体育课,有19.6%的学生喜欢体育课,多数人是在有点与不喜欢之间占68.1%。

表6:马鞍山周边农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N=224)

由表6可知说明了一个事实,学生们喜欢体育但并不喜欢体育课。据访谈当地的学生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觉得课的内容单调、乏味甚至怕上体育课。为此对学生关于体育价值的认知情况又做了一些调查。调查中75%的同学都认为体育可以增强体质、强健体魄。几乎很少一部分同学认为体育具有培养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交往、精神教育的价值。对这部分同学进行体育价值的教育,培养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4)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

表7: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N= 224)

由表7可知,学生们普遍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在每周4次以下。有71.2%的男生和81.4%的女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1-2次,有25.0%的男生和18.6%的女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4次。有3.8%的男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5-6次。女生平均每周参与体育活动5-6次的没有,由此可知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较小。

(5)马鞍山周边农村中小学对体育项目的选择

表8:马鞍山周边农村中小学对体育项目的选择(N=224)

从整体上看大球项目是同学们普遍喜欢的项目尤其是男生。有19.4% 的学生喜欢跳绳、7.3%的学生喜欢羽毛球,这与平时学生们接触这类项目有关。像武术这类没接触的的项目有的学生也喜欢。因此,应该加大对学生们较喜欢项目的锻炼,在风雨课应讲述一些学生们没有接触过的感兴趣项目以便培养学生们对体育的热爱。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差是影响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体育的物质因素。

(2)专业体育院校毕业的教师较少,现有体育教师知识匮乏、教学思想观念落后,很难满足时代对于体育教师的要求。

(3)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校体育课课时较少,出现了可要可不要的态势,且课的内容传统老化,新的课程标准没有落实。

(4)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喜欢程度较高,有99%的学生喜欢体育,主要是能体验乐趣。

(5)马鞍山市周边农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较低,有四分之三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主要原因是身体素质内容较多上课给学生们的感觉就是累且课的内容单调、乏味。

(6)马鞍山市周边农村学生平均每周参与锻炼的时间较少,普遍学生每周参与在4次一下;每周参与1-2次的学生最多,占到总体的76.3%都是在体育课中参与的。

2.建议

(1)解放思想多方面筹集资金,采取政府拨款、学校投入、社会赞助、确保体育工作开展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吸引广大体育专业院、校、系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创造条件使他们安心在学校开展工作。

(3)农村的体育教师经常去城市学校听课、学习、交流教育经验,为我所用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建设。

(4)邀请优秀的体育教师下乡到农村给老师及学生讲解体育的功能、意义及上体育课的意义等一些体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

(5)农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比较少,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体育比赛如篮球赛、足球赛、踢毽子等体育项目,此外还应该根据地方特色创新一些项目如当地农村学校普遍靠近山,组织一些爬山比赛以比赛培养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与追求。

(6)积极开展互助活动,通过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使城、镇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对子,得到各种支持改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J]. 中国学校体育,2003(1):7-9.

[2] 庞兰霞.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调查[J]. 山东电大学报,2006(1):14-15.

[3] 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普遍问题[J]. 学校体育学,2001(7):25-26.

[4] 许良. 陕西省学校体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 中国体育科技,2002(6):31-32.

[5] 孙运清、解毅飞. 谈山东、新疆、内蒙学校体育现状比较与发展对策[J]. 山东体育科技,2002(2):18-19.

[6] 李凯、周绍忠. 等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目标对策[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34-35.

[7] 郭献中、刘为、刘斌、邓淑君. 湖南省体育消费的人口学因素研究[J]. 北京体育科学,2005(6):18-19.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学校体育
新密市冬季晨练人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临湘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考
高职院校助困体系构建的现状调查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如何上好一节乡镇体育课
太原市高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建议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