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7-20戴学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急诊治疗临床效果

戴学远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急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血压、心率与LVE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医疗费用(6851.5±118.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9683.9±107.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病终末期表现,属于超负荷性的心脏疾病,体液潴留、全身乏力与呼吸困难为典型表现,发病率与病死率相对较高,及早给予急诊治疗是及时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我院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6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给予急诊治疗与常规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14±10.15)岁,平均病程(4.63±2.51)年;对照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93±11.04)岁,平均病程(4.71±2.84)年。心功NYHA分级:21例Ⅱ级,28例Ⅲ级,14例Ⅳ级。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心超提示,LVEF<45%;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肺部感染、肝肾功能异常、心律失常、器官功能严重衰竭;②合并支气管痉挛、低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心功NYHA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保证充足休息、吸氧、利尿、限盐、抗感染、扩张血管,针对患者表现给予对症治疗。

1.2.2 观察组:根据患者症状表现给予硝酸甘油与呋塞米静脉滴注,静脉推注西地兰。同时给予患者依那普利口服,10 mg/次,3次/d,依据患者表现适当增减剂量,最大剂量控制为20 mg/d。配合地高辛口服给药,0.125 mg/次,1次/d;消心痛30 mg/d, 1次/d;心达康10 mg/d, 3次/d;阿司匹林100 mg/d, 1次/d。此外,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美托洛尔的服用剂量,初始计量6.25 mg/次,2次/d,之后增至12.5 mg/次,2次/d。详细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心功能、血压、LVEF,统计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医疗费用[1]。

1.3 疗效标准

治愈:心率达到70~80次/min,适当活动后未出现心衰征象,心律平稳;有效:心率下降,适当活动后心衰呈阴性征象,心率上升;无效:患者死亡。

1.4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90.91%)相比差异较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2.2 随访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血压、心率、LVEF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2。

2.3 医疗费用

观察组医疗费用(6851.5±118.2)元与对照组(9683.9±107.1)元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医疗费用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成为一种主要的流行病,国外研究提出,美国每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人数高达70万人,其中25万人由于心力衰竭死亡,医疗费用达到380亿美元[2]。在我国,随着老龄化高峰的日益临近,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此类疾病导致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人数不断上升,医疗费用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经济重担。刘大亮[3]的研究提出,急诊治疗能够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医疗负担。本研究中,通过分别给予6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与急诊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治愈率、死亡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LVEF等各项指标变化差异较小,但是观察组医疗费用(6851.5±118.2)元与对照组(9683.9±107.1)元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大亮研究基本一致。由此表明,两种方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得到的临床效果基本相同,临床指标并无显著差异,然而急诊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临床诊治费用,此类减少项目主要包括特殊诊疗、化验、住院床位与陪护费用,有利于减轻家庭负担,在物力、人力与财力方面做出节约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急诊治疗能够减少治疗费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若患者出现猝死或者急性发作情况,急诊治疗无法及时抢救患者。因此,若患者同时伴有严重心律失常、糖尿病、器官衰竭,建议住院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生命。综上所述,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香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及预防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5(09):148-150.

[2] 黄 伟,王晓霞,张学平,黄丽娟,杨胜琴,高 杰.门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评估[J].中外医学研究,2013,22(04):218-219.

[3] 刘大亮.浅谈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J].当代医学, 2012,36(12):161-163.

猜你喜欢

急诊治疗临床效果
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体会与探讨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治疗临床探讨
急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用于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