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索过敏性紫癜在蒙医学中的发病特点△

2015-07-13鲍玉兰布仁巴图额尔敦都楞乌日图那顺白海华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赫依巴达蒙医

鲍玉兰 布仁巴图 额尔敦都楞 乌日图那顺 白海华

(1.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3.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过敏性紫癜(AP),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病变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及肾脏等全身多处小血管,是一种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免疫炎症性疾病。当今医学认为其内在发病因素主要取决与于自身过敏体质,其次为食物、药物、感染、疫苗接种、动物皮毛、污浊空气、花粉等都会造成紫癜的发生。而病变过程中多数患者常伴有腹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便血、呕血、血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颅内出血、心肌炎、心包炎等。该病累及肾脏时,多数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并可伴有血压增高及浮肿等临床表现。

蒙医学将基础病因分为赫依、希拉、巴达干、齐素、协日乌素、粘虫等6 种。在三根七素的相互作用下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若某一个因素发生病变,就会影响到其他部分乃至整个机体,使机体失去平衡,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蒙医学认为过敏性紫癜属“齐素病”范畴,主要发病因素有饮食、起居、气候异样、突发因素等致病四因素的作用下三根失去相对平衡,七素的精华与糟粕分解、吸收和排泄紊乱,而恶血和黄水相混合分布散于皮肌、窜于脉、降于脏、落于腑,从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及体征。本人通过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血液肿瘤科经治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医案回顾进行整理统计,得出其蒙医学中的发病特点,盼其能为临床上对宝日陶丽博图齐素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一丝微薄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对2006 年3 月~2014 年3 月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血液肿瘤科所收治的426 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病例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426 例HSP 患者的病例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 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统计,并采用检验对部分组间病例分布进行差异性分析,P<0.05 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过敏性紫癜患者病例426例,其中男性246 例,占58%;女性180 例,占42%,男女比例为1.3:1。发病年龄最小者为3 岁,最大者为77 岁,发病的高峰年龄组为8 ~18 岁,均以蒙医诊断为紫癜,见表1。由此表可知该病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男性居多。在蒙医学中过敏性紫癜属“齐素”病范畴。而蒙医经典著作中对小儿的年龄段进行了界定,认为16 岁以下称为少儿,并概称为“巴达干体质特性人”。因此少儿禀性以“巴达干为主、希拉、赫依次之”。小儿的各脏器均尚在发育中,三根的平衡状态相对脆弱,当致病外缘作用于机体时易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表1 HSP 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

2.2 各蒙医证型及饮食习惯:本研究共收集过敏性紫癜患者病例426 例,其中齐素、希拉偏盛型244 例,占57%,巴达干、赫依偏盛型92 例,占22%,协日乌素偏盛型90 例,占21%,见表2。

表2 HSP 各蒙医证型与性别的相关分布

2.3 发病外缘:由表2、3 可知本次研究中以齐素、希拉偏盛型为主,多数患者在饮食习惯中均有食辛、锐食物,而蒙医学将味道分为酸、甘、苦、辛、咸、涩等6 种,酸、辛、咸三味生“希拉”,而“希拉”本质为热性,因而过食辛辣食品导致体内三根平衡失调,使齐素、希拉偏盛,巴达干、赫依衰减。

表3 发病诱因分布

2.4 发病季节:春129 例(30.28%)夏99 例(23.24%)秋97 例(22.77%)冬101 例(23.71%),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主,不同季节蒙医证型特点分布,见表4。

此表可知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蒙医学中春季肝脉占主导,而肝脏是血液生成的场所,并且是希拉的主要依附脏器,故而齐素-希拉偏盛型过敏性紫癜在春季多发。而冬季属寒性,该型多发于儿童,因为儿童体质特性属巴达干体质特性,故而冬季亦为诱发本病的高发季节。

表4 HSP 各蒙医证型与发病季节的相关分布

2.5 西医分型与蒙医证型的相关性:见表5。

表5 西医分型与蒙医证型相关性

由上表5 可知该病的蒙医证型与现代医学的分型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从蒙医学理论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其缘由,因赫依、希拉、巴达干三根失去其固有的平衡状态,发生增生或减低时表现出各自所特有的临床表现,如果赫依偏盛时会引发与其禀性相对应的各种症状,如打呵欠、伸腰、畏寒、腰髋关节酸痛、干呕、心身不安、头晕目眩、失眠等;而希拉偏盛则引起口苦、泛酸、头痛、发热、固定位刺痛等;巴达干偏盛则引起食欲不振、瘀积不消、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嗳气频作、味觉不敏、身心沉重、情志懈怠等;而协日乌素偏盛时可有皮肤粗糙、瘙痒、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腰腿酸痛等症状。在西医分型中,单纯皮肤型无其它症状,相对应的蒙医各证型的紫癜分布各有特点,齐素希拉偏盛型的紫癜较密集,而巴达干、赫依偏盛型则四肢或全身分布散在分布。腹型与巴达干赫依偏盛型对应性较高,多以腹痛、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这恰与巴达干的禀性相符。而协日乌素偏盛型与关节型有较高的对应性,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屈伸受限、肌肉酸痛等,这恰与协日乌素的禀性相符。而肾型在西医临床中亦称为紫癜性肾炎,以血尿、蛋白尿等实验室检查阳性表现为特征,而蒙医学中肾潜伏热症的诸多症候与其相符,因此宜可将紫癜性肾炎归属于蒙医学的肾潜伏热症范畴,且一直以来也在以肾潜伏热症的治则和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3 讨论

蒙医理论中过敏性紫癜属“齐素病”范畴,是由于齐素、巴达干、协日乌素相交搏而散于皮肤,扩张于肌肉,窜于脉,降于肾,落于腑等出现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蒙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理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根据本次研究所探索到的相关信息,初步发现了其在年龄、性别、饮食、起居、环境气候等方面的发病特点和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本病多发于少儿,即“巴达干体质特性”人群,究其原因,可考虑为儿童为巴达干体质,天性本想保持此种特性,但因致病外缘的侵入,本未发育成熟的各脏器无法抵挡这些致病外缘,过食锐、热性食物或过度疲劳、暴晒太阳,致使本该占主导地位的巴达干衰减,齐素希拉偏盛,引起机体内三根失调而发病。而青壮年次之,因为此人群多为希拉体质或赫依、希拉混合型体质特性,希拉相对占主导地位,因此过食锐、热性食物或过度劳累,齐素希拉过度偏盛而致病。较上述2 种人群,老年人发病几率最少,究其原因,可认为老年人属赫依体质特性,而赫依所具有的轻、糙、动、凉、微、坚等6 种禀性致使机体内三根平衡中赫依占主导,多食热性食物或过度劳累会使体内希拉热过度偏盛,而赫依具有双重性,遇希拉时会使希拉禀性更加增盛。而遇巴达干则使巴达干禀性更加增盛。因此当引发过敏性紫癜的外缘作用于机体时就会引发疾病。这是老年人也可罹患本病的原因,但由于赫依具有抑希拉和巴达干禀性之功能,因此相对发病较少。

而以本病的发病性别来看男性偏多于女性,从阴阳学说角度来看男孩相对属阳性,女孩相对属阴性,而齐素、希拉本属相对阳性,巴达干相对属阴性,且本病以齐素希拉偏盛型为主,故此男性较于女性多发。

从发病季节特点来看,以春季最为高发,因蒙医学理论当中春季肝脉占主导,从阴阳学说的角度来说肝脉相对属阳性,从寒热角度来说肝脉相对属热性,因为肝脏是齐素(血液)生成之场所,亦是希拉所倚之脏器,因此肝脏多以齐素希拉偏盛而发病,故春季为本病的高发季。

从蒙医证型与西医分型的相关性来看它们并不是同一种理论,各有其理论特点,但通过临床分型与蒙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可从蒙医学理论角度综合分析本病的发病特点和探索其病因病机,对不同分型赋予蒙医学理论解释,为从蒙医学临床角度进行准确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再者从现代医学的分型着手,将其与蒙医学理论相联系,以蒙医学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理论为指导,为蒙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赫依巴达蒙医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金玉教授治疗妇赫依症学术思想整理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蒙医特色疗法的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