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50 例疗效观察

2015-07-12白国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赫依蒙医分型

白国军

(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100)

心绞痛,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蒙医称本病为心刺痛,是由于三根、七素功能失调,特别是普行赫依受损,精华与糟粕之分裂紊乱,导致心脉内淤积浑浊之血液所致[2]。运用蒙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对较典型的心绞痛患者50 例,西药加用蒙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

1.1.1 临床症状诊断: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可建立诊断。

1.1.2 心电图诊断: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 波为主的导联中,ST 段压低,T 波平坦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者则有关导联ST 段抬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心电图无改变的病人加作负荷试验。如仍不能确诊,可多次复查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或24h 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如心电图出现阳性变化或负荷试验诱致心绞痛发作时可确诊。

1.2 蒙医辨证分型

1.2.1 血性刺痛型:表现为左侧心前区乳头周围固定处剧烈疼痛如针刺,喘息急促,有恐怖感,面色苍白,双目瞪视,冷汗淋漓,舌干口燥,极求冷饮。脉象滑而数。

1.2.2 赫依性刺痛型:表现为左侧乳房周围及胸背游移性刺痛,并向左肩、上臂、手指(主要为小指及无名指)放射而感麻痛、头昏、眩晕、舌干口燥、眼脉突起,喘息急促等症。脉象弱而微。

1.3 一般资料

50 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蒙医辨证分型。将5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3.1 观察组26 例,男性14 例、女性12 例,年龄56 ~70岁,病程6 个月~10年。蒙医辨证分型:血性刺痛16 例,赫依性刺痛10 例。

1.3.2 对照组24 例,男性11 例、女性13 例,年龄49 ~69岁,病程8 个月~8年,蒙医辨证分型:血性刺痛9 例,赫依性刺痛15 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心绞痛程度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1.4.1 观察组:消心痛5mg/次,3 次/d;血性刺痛型,方用八味沉香散,3g/次,3 次/d;赫依性刺痛型,方用三十五味沉香散,3g/次,3 次/d。

1.4.2 对照组:消心痛5mg/次,3 次/d。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计算疗效指标,其公式为:疗效指标=(疗前症状积分-疗后症状积分)/疗前症状积分×100%

显效:症状消失,症状积分值下降>70%;有效:症状减轻,疼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明显减轻,症状积分值下降40% ~70%;无效:主要症状和治疗前变化不大,症状积分值<40%。

2.2 治疗结果:治疗4w 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14 例,有效8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显效9 例,有效4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为54%。对比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4w 后临床疗效比较(n %)

3 讨论

蒙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长期过用烟酒及肥甘厚味之品,或长久日晒、干重活、过劳、大怒、心情过于激动等,引起气(赫依)血紊乱;或因思虑过度、年老体衰使赫依增多,堵塞血管。所以治疗上要改善气(赫依)血循环,使血脉畅通。八味沉香散和三十五味沉香散方中以性腻、柔、重而有清心赫依热,止痛,平喘作用以沉香为主;配以广枣以强心;肉豆蔻以抑赫依;诃子以调理体素;广木香、白云香以平气血不和、止痛[2],诸药合用对各型心绞痛均有良效。西药起效快,作用确切,蒙药使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二者有机结合,不失为治疗心绞痛之可行方法。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

[2]白清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3.

猜你喜欢

赫依蒙医分型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金玉教授治疗妇赫依症学术思想整理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