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要求驱动下的人才队伍建设

2015-07-12曾琪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科技处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0期
关键词:软环境体制改革创新人才

曾琪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科技处

科技创新要求驱动下的人才队伍建设

曾琪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科技处

摘要:根据我国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是制约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的瓶颈。分析了我国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国内科技人员知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困惑,揭示了国内高等学校办学体制和课程系统与培养创新人才之间的脱节现象。给出了相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家科技创新;创新人才;软环境;体制改革;教学改革

前言

在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的今天,国际流行产品的核心技术绝大部分确掌握在国外先进国家手中,导致我国成为世界产品的加工厂。例如目前当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而机器人的使用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但国内的机器人90%是美国、日本的产品,其核心器件-精密减速器依赖日本进口。手机最大的市场在中国,占世界总量的77%,但是主要核心芯片被外国控制;320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中,我国的份额仅占10%;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先进国家的达到70%。企业产品50%依靠国外技术生产,距离国家制定的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时间紧迫。从中国制造转到中国创造,从产品出口转向科学技术的出口,人才成为主要关键因素。

1.高端科技人才现状

1.1人才引进

按照科技部的统计,我国具有实际意义的高端人才在1万人左右,是美国至的十分之一。在航空和汽车制造领域等尖端领域,院士很少。阿德麦肯锡的调研结果,中国市场上需要75000个一流职业经理人,而市场只能提供5000个,供需比差了10倍还多。10年之后,中国需要100万高端人才。

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采用的政策往往限于物质层面,忽略了软环境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引进的人才大多数是技术型和科研型人才,缺乏人文学科的人才引进机制;很多部门只关注引进人才,在留住人才和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上没有建立长效机制,管理机构对于科技人员的考核刚性太强,过于急功近利。部门领导者因缺乏战略眼光,创新意识不强,所制定的计划束缚了海归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影响到科技人员归国数量和归国人员的工作效率。虽然留学人员回国率达到30%-40%,但按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最新统计,回国的留学生多是硕士,而博士的回归率只有5%[1],目前我国高端人才指数仅为美国的1/12,高等教育指数不及欧盟的1/10[2]。

就硬件而言,中国的基础设施确实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大型科研设备利用率只有25%,在国外做实验,即使是研究生也允许使用价格高昂的先进仪器,而国内的大型贵重仪器都被少数人控制,一年也用不了几次。很多专家花钱买了机器,却不愿意分享,导致利用率低。对理工科留学人员回国造成了负面影响。

我国空气质量、水污染、粮食食品良莠不齐,是妨碍科技人才回国的一大原因。近年来,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中国最需要高端科技人才的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等地,大气污染非常严重。2013年1月,北京没有雾霾的天数仅有5天,其它特大城市如:广州、上海和深圳等地先后出现雾霾天气,导致很多外国人离开中国。相比之下,发达国家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对中国人更具吸引力。

1.2国内科技人才

2014年由清华大学负责统计的技术人员数据:我国每万名劳动力拥有研发人员数量为38人/万名,是日本的29%韩国的28%德国的28%俄罗斯的34%,指标明显低得多。人数比例少是问题之一,更值得思考的是科技人才未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别是作为主力军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存在不少弊端。一方面,高校管理体制行政化造成科研教学人员边缘化,纯教师的地位和权利处于学校各类人员的底层,各种奖励和荣誉必先经过具有各种“行政职务”的人员后进行再分配。另一方面,每年必定进行的考核制度逼着教师做短平快的项目,以避免本来不高的收入被划掉一部分。带着这种浮躁的心理,不可能做出具有显示度的成就,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使命感逐年被消磨殆尽。从科研体制上说,我国管理刚性太强,很多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课题立项上,无暇顾及研究的最终结果,导致成果与预期目标实质上不吻合,与真正应用差距甚远,致使科研经费浪费。

2.对当今本科教育现象的思考

世界经济论坛(WEF)在《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称,“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排在第70名。麦肯锡《新兴市场人才报告》的数据表明,我国工程和金融方面的毕业生只有10%左右具备全球化企业所要求的能力,本土的MBA毕业生能够胜任管理工作的不到20%”。IT服务行业高附加值的跨国服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0%,与印度的75%的指标相距甚远,高端文科人才的缺乏同样制约着中国的经济建设[3]。

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发达国家确有差距,教材内容落后与市场且与实践脱节,不少教授忙于兼职,疏于教学,很多学生不会利用辅助教材,一门课一本书,知识单薄。少数专家构成的权利集团控制了所在领域的活动内容,学术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术自由、培养创新型人才沦为口号。

自从本科扩招以来,一些大学的班级人数从30人扩大到50人以上;研究生大量登上讲台,广泛应用多媒体授课,造成的弊病是师生互动的功能大大被削弱,缺少互动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对知识的把握肤浅。

扩招之前,大学与企业联系紧密程度很高,学生至少有两个月在企业实习。第一次为生产实习,从企业能够看到专业学习内容相关的工艺和设备以及管理,为专业学习获得了感性认识;第二次是毕业实习,了解现场的生产中的技术参数,所做的毕业论文实操性强,学生毕业很快可以成为熟练的技术人员。现在企业改制,经济利益成为企业负责人关心的头等内容,大学生到企业难度增加,变成了走马观花的过场,学生受益程度显著下降,导致后面的工作成为闭门造车。没有与实际相联系的知识学习,难以成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科技人才。

大学的功能是全方位造就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尽管各个学校的管理层在教学体系中设计了选修课,涵盖文理交融和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提出了学分具体要求,但是教务部分往往机械地执行,引导不力,而学习的学生注重学分的获取,文理交融和双学位没有构成有机的整体,其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被打了折扣。

一方面是企业对于优秀本科毕业生的不断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与就业市场不对接的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扼杀了潜在的杰出人才[4],高等本科教育已经面临抉择。

3、探索与建议

在人才引进方面要着力增强软环境建设,营造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对于新引进的科技人员建立流动的聘任制的用人制度,建立退出机制,使重要的科研教学岗位成为真正高端人才的舞台。管理层应该建立有效措施,让人才在高校之间、校所之间、国家之间自由流动,放大人才的智力效应,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知识和智慧得到传播,他们自己也能够采百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内涵素养,形成共赢的局面。

开设科技创新方法课程,大学教学体系中要将科学方法设置成必修课,从正面系统传授科技发展史,各种创新方法,著名人物的成功事例等,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总体印象。让学生懂得,想要获得创新的成功,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5]。在科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学生将自觉地在以后的环节中,自觉进行文理交融的知识学习,有目标地选修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其它专业课程,从而形成发散性的思维习惯。

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已经大幅度提现已经达到财政收入的4%,2013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6184.9亿元。所有大学都不同幅度获得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这些项目应该具备训练本科学生的功能。在校学生要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科研活动中获得熏陶,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从经验看,经过研究项目整体训练的学生,后期动力是旁人不及的。

4.结语

随着国力日益增强,我国的科技硬件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差无几,使用率方面应该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海外留学科技人员的归国向心力向好的方面变化。软件方面,

要充分意识到软环境是造成中国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应在校际交流、国际交流、柔性管理方面加以完善。对于国内科技人员应该在知识结构的方面继续进展,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

高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影响到我国人才在科技上的竞争力,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要积极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社会和企业形成紧密共同体,互相促进,使得高校本科朝着创新人才教育获得更快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邱震海.需要高端人才来支撑未来30年的发展.IT时代周刊[J].2014,15

[2]社科院.科教人才成中国国家竞争力短板.中国青年报2010-10-26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10/26/content_3432636.htm

[3]清华大学.2014年国家创新蓝皮书http://www.199it.com/ar⁃chives/271581.html

[4]钱颖一.中国的教育扼杀了潜在的杰出人才.2014-12-19 http://www.antpedia.com/news/59/n-489159.html

[5]涂善东.“全面工程教育”引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07,2:6-14

作者简介:曾琪(1983-),女,工程师,科技管理,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科技处。

猜你喜欢

软环境体制改革创新人才
我国产业园区软环境的构成要素探析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的软环境建设与优化策略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发展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