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学龄期患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控制

2015-07-11冯玉梅代玲芳

中国临床护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成功率依从性

冯玉梅 代玲芳

静脉穿刺是一项临床常见的有创性治疗措施[1],穿刺时疼痛不可避免[2]。由于儿童无法拒绝侵入性治疗,对疼痛耐受能力差,因此侵入性刺激所致身心应激强烈。患儿对疼痛的感受和疼痛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疾病的预后[3]。如何控制有创刺激,使刺激在儿童可耐受的范围内是临床医护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盐酸利多卡因溶液作为氨酰基酰胺类中效表皮麻醉药物,具有渗透性强、扩散快、起效迅速的特点。静脉穿刺前60min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达到良好镇痛[4]。我们采用利多卡因局部喷涂的方法替代传统的注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以寻找一种安全性高、患儿易接受的静脉穿刺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14岁患儿240例。纳入标准: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初次注射,选取上肢静脉穿刺;输注抗生素类药物;家长知情同意且愿意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合并其它器质性疾病者;呼吸道高反应疾病者;肢体感觉障碍者;有药物过敏史者。将符合纳入标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分为0.5%组、1.0%组、1.5%组、2.0%组各30例。对照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6~14岁,平均年龄(10.17±2.29)岁。观察组:男63例,女57例;年龄7~14岁,平均年龄(10.59±2.04)岁。2组及观察组各组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材料

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YZB/GER 3299-2011一次性使用分隔输液器、YZB/国0725-2013一次性使用带针头精密过滤输液器、2%盐酸利多卡因(10mL/支)。将10mL的利多卡因用0.9%氯化钠溶液分别配制成浓度0.5%、1.0%、1.5%、2.0%的利多卡因装入改良医用胶喷雾瓶(2mL)中,以0.2mL为刻度单位标注。

1.2.2 操作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患者入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向患儿和/或家长讲解五指疼痛评分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穿刺均由同一名护士完成。观察组选择患儿左手或右手手背远端静脉为穿刺部位,用不同浓度的利多卡因0.4mL喷涂穿刺处皮肤(喷涂面积8cm×10cm)后,再喷等量75%乙醇,待皮肤晾干后用安尔碘消毒皮肤。左手协助患儿握拳并用拇指固定绷直血管,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针尖与皮肤呈20°,从静脉上方刺入皮下,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平行进针0.2~0.3cm,松开止血带与调节器后固定。对照组同法选择穿刺部位,相同范围内喷涂0.9%氯化钠溶液0.4mL后,再喷涂等量75%乙醇,操作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强度。采用五指疼痛评分表[5],测定疼痛程度。大拇指表明5分,代表无法忍受;食指表明4分,代表疼痛剧烈;中指表明3分,代表中度疼痛;无名指表明2分,代表轻度疼痛;小拇指表明1分,代表轻微疼痛。②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穿刺完毕5min内局部无红肿、渗液,输液通畅。③静脉穿刺时对患儿语言、表情、行为等方面依从性进行打分,总分10分,<3分为不依从,3~5分为一般依从,6~8分为较好依从,>8分为完全依从。④不良反应。喷涂利多卡因后输液30min内,观察患儿有无出现多汗、脉快、冷汗、面色苍白、抽搐、意识不清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且穿刺成功率、患儿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2.2 观察组不同浓度利多卡因观察指标比较

0.5 %组与1.0%、1.5%、2.0%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浓度利多卡因观察指标比较

2.3 观察组应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不良反应的比较

应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其中0.5%组与1.0%组无不良反应发生,1.5%组1例发生脉快,2.0%组发生脉快2例和冷汗、面色苍白各1例。

3 讨论

3.1 利多卡因可有效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所致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

静脉穿刺疼痛易造成患儿的身心伤害,超过70%的患儿认为注射疼痛程度在中度以上,接近30%的患儿觉得注射治疗是最痛苦的一种经历[6]。临床中浅静脉穿刺时针头需要通过表皮与真皮才能到达血管,而真皮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及痛觉感受器。因此,减轻表皮注射疼痛可作为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切入点。本研究所采用的利多卡因溶液为酰胺类中效麻醉药物,对表皮黏膜有较强的穿透力,可在2min内快速浸润浅表皮肤发挥局部麻醉效应[7],同时加用75%乙醇作为利多卡因溶媒,协同其渗透皮肤,进而增强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作用,缩短起效时间。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此结果与贺艳琴等[8]研究结论一致,说明应用利多卡因进行表皮局部麻醉对静脉穿刺镇痛效果明显。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由于利多卡因对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镇痛效果良好,使穿刺对组织刺激减轻,减少了血管痉挛,使得患儿治疗顺应性大大增加。患儿配合治疗,不仅利于护理人员选择最佳静脉进行穿刺,还能使护理人员全神贯注投入操作中,进而提高操作成功率。

3.2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在静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0.5%利多卡因与其它浓度比较,对静脉穿刺镇痛效果、穿刺成功率差异明显。由于0.5%利多卡因有效成份含量少,喷洒于8cm×10cm皮肤范围,因静脉未穿刺前皮肤完整,短时间内难于浸润角质层和表皮层,因此镇痛效果不满意,影响穿刺操作。静脉穿刺中应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镇痛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应用0.5%的利多卡因与1.0%的利多卡因未发生不良反应,但应用2.0%的利多卡因发生脉快2例和冷汗、面色苍白各1例。出现不良反应患儿在采取平卧位、放松肢体、充分休息后症状均缓解。2.0%利多卡因虽为成人常用安全浓度,但儿童发育不成熟、代谢较慢,延长局部麻醉维持时间,相较其它浓度易于引起患儿不良反应,宜酌情稀释麻醉浓度。本研究结果提示,辅助静脉穿刺镇痛采用有效浓度1.0%~1.5%利多卡因为宜。此浓度利多卡因配制简便,安全性好,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1] 张慧敏,吕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血液病患儿PICC穿刺中镇痛效果的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2):1139-1140.

[2] 阎位明,旷鹰,韦群梅.丁卡因、利多卡因联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的临床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80-2082.

[3] 臧丽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观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2):142-144.

[4] 阮蒙蒙,任丽娜,成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术前套管针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11,25(18):1641-1642.

[5] 戴文英,於霞,莫文梅,等.“五指疼痛评分模型”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中):11-13.

[6] 刘鹏,杨宁,倪娜,等.1%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4):4211-4212.

[7] 黄家莲,朱艳.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在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12,19(13):39-40.

[8] 贺艳琴,蒋超,查倩,等.2%利多卡因溶液外喷用于浅静脉留置针减轻疼痛的效果观察.西南军医,2011,13(5):935.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成功率依从性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