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手风琴教学中运动速度素质与耐力素质

2015-07-10苏娅塔娜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耐力素质手风琴

苏娅塔娜

摘要:本文将从运动速度素质与耐力素质的训练内容着手,将运动训练学中相应的训练方法引入其中,结合一些具体的技巧训练内容,试图找出一种较为科学的训练方法,为手风琴教学服务。

关键词:手风琴 运动速度素质 耐力素质 培养训练

一、手风琴技巧训练中的运动速度素质训练内容

(一)手指运动速度

手指速度主要是指手指在演奏时的速度。在手风琴技巧训练中,这种训练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每一首练习曲、乐曲,都会在曲目的开头找到速度标记,如:因为手风琴左右手都是靠手指演奏,所以这些速度标记其实就是对演奏者手指速度的要求。如果手指速度达不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难完整地演奏一首较难的乐曲。

(二)手腕运动速度

在手风琴的演奏中,演奏八度音阶、颤音、和弦级进等音型时,只能通过手腕动作去击键(即由手腕带动手的抬起和放下)才能达到理想的音响效果。这就是手风琴较难掌握的技巧之一,即用手腕连续快速地弹奏和弦。这就是对演奏者在保持正确姿势的同时,手腕速度的要求。手腕速度素质对专业的手风琴学生来说是必须具备的。如《柴金奏鸣曲》第四乐章和《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中不少段落都出现了连续的快速和弦和连续的八度弹奏,在中国乐曲《打虎上山》中不少段落也有连续的快速和弦。

二、运动速度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方法

(一)分解技术练习法

“把一个完整的技术分解为若按干个环节,对重要环节或难度较大的环节着重进行练习以提高动作速度的方法。”在速度练习过程中,要想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正确技术动作的运用是必须的条件。在很多时候,练习者认为速度达不到,就是练得不够熟练,就一遍一遍地练习,但最终效果还是不够好,其实最根本原因是技术动作运用不正确。这就需要练习者把完整的技术动作分为若干个,针对重要环节着重训练。演奏音阶时,换指(上行的穿指和下行的转指)前后均要使五指处于自然弯曲状态,换指动作要提前准备,确保指贴键穿指的平稳放松和下行转指手臂各部位的协调配合。这个技术动作最终的环节就是换指和其它手指的迅速移位。在训练中可以着重针对这两步来进行练习。主要采取的一般训练方法是重复训练法。

(二)运动速度控制训练法

“通过主动地对动作速度的有效控制练习来提高运动员动作速度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运动员的动作速度。”这种练习方法就是要求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效地控制速度进行练习。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快速练习与慢速练习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这种练习方法是要求练习者在练习中以较慢的进行练习,从中体会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手指触键的感觉、乐曲的节奏等等。在练习这种条目时,速度控制训练法是最有效的方法。练习者先通过慢速的练习确定正确的技术动作、体会演奏时的感觉,待时机成熟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练习,以达到速度练习的理想效果。耐力素质对人的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人体耐力素质的提高,总是伴随着内脏器官,首先是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提高,以及有氧代谢能力的改善。运动训练学按照耐力素质对专项的影响,耐力素质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一般耐力是指对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起间接作用的基础性耐力;专项耐力是指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有直接关系的耐力,具体的讲是指持续完成专项动作或接近比赛动作的耐力。

三、手风琴技巧训练中的耐力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手风琴技巧训练中耐力素质的训练内容主要是指演奏者长时间保持一定的状态演奏乐曲的能力。由于手风琴重量较大,学生要在练习、考试、比赛的全过程保持特定的运动强度或技术动作质量,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就必须具备能在持续练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加深的与疲劳作斗争的能力。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有机体自我保护的反映。

四、耐力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方法

(一)一般耐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般耐力泛指运动员完成长时间工作的总体能力。”主要采用的是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长时间进行其它周期性运动(如骑自行车)等。发展一般耐力常用的训练方法主要是持续训练法和间歇性训练法。一般性耐力训练对手风琴专项耐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练习者可以通过一般耐力训练来提高自身的机能,为长时间进行手风琴技巧训练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二)手风琴演奏耐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

在训练中所要注意的是训练的负荷强度、负荷数量以及间歇的时间。运动训练学中对训练力量耐力的训练强度规定为 25%-40%,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如在进行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是,最初两分钟(即 120 秒)产生疲劳感,那么训练强度就应该为120 秒×(1+25%)-120 秒×(1+40%)=150 秒-168 秒。也就是每次训练的时间要在 150 秒-168 秒之间。要注意,训练时不要超过 40%的强度,以避免不必要的肌肉损伤。力量耐力练习的重复次数是最为重要的,一般要求多次重复,甚至达到极限。具体的次数因练习者的不同而异。在耐力训练中比较常用的一般训练法是循环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

参考文献:

[1]张雅琳.高等学校手风琴教学评价实施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年.

[2]张冰冰.新时期中国高师手风琴教学考略[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3]刘天龙.键钮式手风琴基础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朱经白.对手风琴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03).

[5]田维明.音乐教育系手风琴教学应加强伴奏、合作能力的培养[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2).

[6]申波.从审美发生认识看中国手风琴音乐发展的现实朝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猜你喜欢

耐力素质手风琴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耐久跑教学方法新尝试
足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分析
中国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
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研究
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状况的分析
周口师范学院普通大学生耐力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五)手风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