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

2015-07-10孙伟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理活动声乐教学

孙伟

摘要:随着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声乐课堂上对学生的心理调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等一系列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正确理解并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笔者通过对音乐学院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对学生如何在学习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增强其学习信心,为创造出更具价值的音乐作品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学 心理活动 调控措施

声乐是一门艺术,在其表演过程中通过表演者的歌声使得听者产生共鸣,调整了听者的心理状态并且升华了他们的感情。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所扮演的是听者心理活动的操控者,所以在对声乐表演的学生进行培养时,培养其心理调控方面的能力是一门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教学十分复杂,因为人的思维模式是教学中最不好把控的一个环节,但是又十分重要,对学生心理活动及时控制,使得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学习状态,关系到整个声乐教学工作的成败。

一、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

在学生的声乐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一定措施建立学生唱歌时的自信心,只有让学生敢唱歌,他们才会爱上声乐,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唱歌自信,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方法:首先,教师应该意识到每个人的嗓音都是完整的,音乐学院学生的嗓音更是特别突出,但是学生的嗓音特点确实不同的,而造成嗓音不同最大的因素则是学生们后天的生活环境,例如对于在乡村生长的学生,他们的嗓音是粗犷、豪放的,而城镇学生们的嗓音则是缠绵纤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发现学生嗓音的不同,针对学生嗓音的不同进行单个辅导,培养出适合他们嗓音的唱法。其次,由于学生在进入音乐学院学习之前已经有了一定方面的音乐基础,但是他们的演唱方法不一定正确,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听学生们唱歌,及时发现学生们在唱歌时不好的习惯,对于歌唱的方法特别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改正,防止由于他们的错误方法而影响了其在今后音乐道路上的发展。最后,在正式进入音乐学院学习之前,学生们对唱歌已经有了自己的技巧,但是在进入音乐学院学习之后,教师讲授的发声方法可能会与部分学生原有的发声方法不相符,如果一味按照教师教授的发声方法会使得这部分学生发声困难,他们怀疑自己的歌唱能力,甚至对唱歌产生胆怯、厌恶的心理。教师要通过与学生们的沟通并及时发现这种现象,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歌唱方法,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增加他们对自己唱歌信心。

二、正确的教学引导方法

在学生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但是在这其中有几点需要教师注意:第一,在现阶段的声乐学习中,有不少同学对声乐有着错误的理解,一些同学认为在唱歌中只要唱高音就显得自己有能力,这其实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解,在唱歌中,由于他们过多关注了演唱声调的频率,而忽略了演唱中的演奏技巧,对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演技巧,通过这些演唱技巧表现出歌曲的内涵,这才是声乐表演的最终目的。第二,在对音乐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选择演唱风格时犹豫不决,有时候甚至会选择原本不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例如由于受现在外界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而忽略了高雅的民族风格的歌曲,这样就会出现学生所演唱出的歌曲特别通俗,毫无自己的创意。因此,学生选择演唱方法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演唱水平加以考察,科学理性的分析学生选择各个唱法的利弊,为学生的选择做出最合理的衡量。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会在讲课结束后做出小部分歌曲的范唱,但是学生却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要领,主要原因要归咎于教师范唱时缺少与同学们的沟通,教师的演唱功底必然要远远高出学生,在范唱时无论对自己声音的掌控能力还是吐字的饱满度都是学生无法比拟的,学生必然十分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在示范时尽量选择贴切学生们生活的歌曲,这样学生们就会更容易理解和模仿,学习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三、提高学生声乐的创新意识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对学生的演唱技巧等加以指导,但是教师如果一味按照死板的规定指导学生们学习,虽然学生们的演唱技巧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学生们在声乐道路中的创新能力必然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甚至一些学生由于害怕教师批评,在和教师对音乐的歌唱技巧有不同意见时不敢及时向教师提出,这些因素都极大程度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增加学生声乐的创造性,教师应该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每当对一首歌曲或者是一种唱法进行教学讲解后,教师应该让学生独立的练习,而不要因为害怕学生出错,就对学生的演唱全程控制。在学生独立演唱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会更好地消化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而且还会举一反三,总结出在唱歌时的小技巧。第二,在对学生进行某段歌曲检查时,当学生的发音或者演唱技巧与自己所教授的方法不一致时,教师不应该一味让学生改正,而应该根据学生演唱的实际情况让同学及其他教师进行最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不但能够对演唱方法及发音技巧欠缺的同学起到警示的作用,还能够鼓励一些学生与众不同的演唱方法,增加他们声乐创新的热情。第三,对于演唱歌曲水平确实不高的学生,教师不应该一味指责批评,而应该尽量从他们演唱中找出优点,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使得他们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方式。

总之,心理情绪在学生声乐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处处为学生们着想,及时了解学生们当前阶段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要对学生们的嗓音等问题加以引导,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采取学生演唱为主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在独立演唱的过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演唱技巧,为今后的声乐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潘春荣.中等艺术学校声乐教学改革思考[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02).

猜你喜欢

心理活动声乐教学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试述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