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策略探讨

2015-07-05喻垒

2015年27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不足

喻垒

摘 要: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推广普及,其在廉政建设与干部使用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专业性,在具体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审计风险,如何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进行管控,这成为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要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概念、特性以及分类进行了简单的探讨,结合笔者具体的工作经验,探讨分析了目前这一工作开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风险成因,围绕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有实效性以及针对性风险管控策略,以期为有效的降低经济责任审计实践风险带来有益探索。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不足;策略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于企事业法人在经营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这一审计与组织常规审计有所不同,其主要目的就是对于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提供依据。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同时随着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的越来越复杂,这一工作的风险居高不下,这给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视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管控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切实有效风险管控措施,这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要内容。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概述

1.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构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中因对特定审计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和评价意见而承担责任或损失的可能性。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同时还具有成因复杂、政策性比较强、风险整体水平高等特点,针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点,需要在经济责任风险管控中,有针对、有重点的明确风险管控的基本思路以及方向。

2.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产生原因

本文这里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主要成因进行一个简单介绍,通过对于大量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分析,笔者发现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主要包括法律因素、技术因素以及评价因素。从法律因素来看,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做到依法开展,目前很多审计人员法治意识不强,对于相关法律知识不了解,因此没有做到依法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从而自身出来了法律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经济责任审计专业性很强,审计人员因为技术手段不合适或者运用偏差,导致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价风险是指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在对于审计资料进行评价中出现了主观偏差,从而导致了经济责任审计与实际情况出现不符带来的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不足

审计风险管控是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居高不下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如何進行管控,这直接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目前很多审计机构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进而放大了经济责任风险,具体阐述如下:

1.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差。审计机构、审计人员能否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保持一个中立地位,这会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的大小。当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制中普遍存在的现实情况就是审计主体的独立性比较差,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从而使得审计主体在审计中不能独立、公正的做出审计结果,从而成为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导火索。

2.经济责任审计能力不足。审计主体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能力不足目前也是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审计主体法律知识、审计知识、技术能力、实践经验、政治素养等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主体在审计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在法律素养方面存在欠缺,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越来越复杂,经济责任审计能力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并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3.经济责任审计方法落后。从目前普遍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来看,现有的审计方法比较单一低效,具体审计方法基本上就是以定性审计、事后审计为主,经济责任审计方法信息化水平低,重点依据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等等。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实践效果较差,举例而言,笔者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就深感信息技术水平低给这一工作开展所带来困难,因此这是未来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经济责任审计标准缺失。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并不统一,加上被审计对象所在的单位性质不一、规模不同、业务不同、财务管理更是差别巨大,这是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剧增。在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不同意的情况下,可能不同的审计主体会得出不同的审计结果,审计主体主观性对于审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从而会出现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三、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策略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审计风险的具体成因,本文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较好地实现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管控。

1.确保经济责任审计中立。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主体地位要做到中立,确保审计能够不受到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这样才能够做到经济人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审计主体需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在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中自觉的抵御外在影响,利用自己专业知识,根据客观真实的材料来做出真实的审计评价结果,将审计结果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2.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能力。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始之前,非常有必要对于审计人员进行一个强化培训,通过培训来让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对象、掌握好审计方法、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胜任力,避免因为能力不足问题产生各种审计风险。举例而言,通过法律知识一个宣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法律风险。

3.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层面需要对于那些已经与审计风险管控不匹配的方法进行果断舍弃,引入信度以及效度更好的审计风险管控方法,举例而言,可以引入定量分析、事中分析等手段,可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制信息化水平,这些方法的主要好处在于可以较好识别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并进行风险准确评估,从而减少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现实基础。举例而言,在审计风险管控信息化方面,需要借助于一些定量分析软件来进行审计结果分析,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4.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在经济责任审计标准方面,也需要尽量完善,尽管不可能做到审计标准安全一致,但是在一些宏观性、原则性审计内容方面进行标准的统一,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为标准的不同意而方法审计主体主观意志,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产生提供空间。举例而言,在财务收支审计方面,就要将收支多用途标准进行明确,从而明确哪些财务支出的不合规。

综上所述,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且审计风险偏高的现实,必须要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开展高度重视,围绕设计风险管控存在的不足,结合审计风险具体产生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为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策略设计方面,需要注意借鉴审计实践以及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些新做法,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够不断在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问题,并持续进行审计风险管控手段的创新。(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汪立元,顾晓敏,陈希晖.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5期

[2] 王桂香.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财经界,2012年2期

[3] 唐丽茹.浅议经济责任审计风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年20期

[4] 张志军.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审计与理财,2012年6期

[5] 乔序英.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商,2015年18期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不足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