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思考

2015-07-04林蓉

新校园(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心理

林蓉

近年来,我国社会转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加以解决。

一、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不同。不仅有家庭、学校环境以及社会变化的原因,还与他们自身学习目的、专业选择、就业取向有关。这些学生大多学习基础比较差,但是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也喜欢与人交往,喜欢被认可,希望自己能掌握一技之长,有专业技能,也希望自己的能力被家人、老师和同学肯定。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分析研究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正确地引导他们利用在校时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对提高当前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尤为必要。通过与这部分学生的课堂授课、课下交流、第二课堂探讨等形式的观察、了解和交流,大部分学生的本质是好的,但是在学习方面大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大体有几个方面。

第一,自信心比较弱,有自卑心理。由于他们的高考成绩不高的现实情况,社会的评价不够好,他们总认为自己比普通高校的学生矮一等,对自我否定,心理的负担比较重。

第二,对学习认识不到位,目标不明确。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自学能力不够,不会自主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紧迫感,当学习中遇到问题、困难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或成绩不理想就要放弃,不肯多下功夫,对学习不执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学生生活中依赖性比较强。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很溺爱,家庭条件比较好,所以这些学生的自理能力、自立意识比较差。表现在学习上,只依赖于学会课上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愿意多动脑思考,不愿意与教师同学切磋探讨,不能利用图书馆、多媒体等资源查阅资料,深入钻研学习。

第四,学习缺乏自律性,成绩不理想。由于这部分学生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对自己严格要求,注意力很容易被娱乐活动、课外活动分散,不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抵制不住外界的干扰、影响和诱惑,导致学习心不在焉,成绩不理想。

第五,学习风气不浓厚,经常发生违规现象。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对学习不用心,不觉得旷课逃课是不好的事情,对认真学习的学生不以为然、冷嘲热讽,对抽烟、喝酒、吐痰、打牌的现象习以为常,还经常因为生活琐事骂人打架,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如果班风不好,宿舍风气不正,班主任没能及时进行疏导教育,這些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

第六,学历比较低,就业压力大。当前我国高校普遍扩招,大学生供大于求,就业困难。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取得专科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但是有的用人单位强调高学历,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劣势,就业的心理压力比较大;也有的学生就业观念不对,对单位的待遇要求苛刻,自己眼高手低,造成了学生高不成低不就,频繁地跳槽,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不畅。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造成以上高职院校学生出现的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家人对学生学历、职业取向的认可度低,无形中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心理受到打击。高职院校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学生使用的教材理论过多过深,实用性较差,不能体现专业技能的特色,重点不突出,造成学生到单位只能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不能胜任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导致收入不高,心理不平衡。有的教师讲课照本宣科、单调乏味,责任心差,导致教学效果不好,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和责任心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解决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对策

第一,学校要完善教育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对学生迟到、早退、逃课、作弊等现象要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对违反规定的要严格处理。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多创造培训机会,寒暑假期派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体验。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严把入口关,加强督导,多到企业聘请有经验的人员来学校授课。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减少学生的挫败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通过举办培训讲座、技能大赛、文体项目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营造文化氛围,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参与、尊重、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树立目标,端正态度,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并学会控制情绪,减少不良习惯,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学校做现身说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四,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习和就业不可分割,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训操作能力的训练,体验工作的感觉,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精准的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业岗位。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个人共同的努力。作为高职教育的工作者更应该积极地思考探索,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职业教育事业做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注:本文是山东省教育厅课题“高职高专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与研究”,编号:J12WH109。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心理感受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