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角色探析

2015-07-04李慧秋迟明福

新校园(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

李慧秋 迟明福

摘 要:目前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创新思维的培养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师生关系民主合作的实施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反思的实践者。

关键词:教师职能;教师角色;师德形象

目前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且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创造思维的培育者

教师作为指导者,主要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探究问题。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创造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去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创造思维的培育者,教师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师不能急于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学生,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对教师的观点以及教材提出异义。教师要潜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挖掘学生的思维资源,激发学生超越知識上的智慧、灵感、激情,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

二、由课程的执教者转变为设计者和开发者

教师不要当高高在上的执教者,要借助教材进行“设计”与“开发”,不能让学生像待哺的小鸟等着教师给他们喂食,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食吃”。这就要求教师借助教材设计一些颖性又有层次性的问题,多设计一些为什么和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少问简单的问题,还可以设计一些课堂外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自主寻找答案。

作为一个“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与学生要共建课程的主体,从课程内容而言,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调整、增减,以便加深和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能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让书本和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整体。

三、由教为主动、学为被动的关系转变为师生之间民主合作、平等对话的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堂上不是注重教师的教,而是关注学生的学,教师不再是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要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教师要平等对话,放弃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强化民主意识,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展开思想交流与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质疑,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充分使学生发挥其主动精神,切不可将学生的思想和问题的答案,强制纳入既定的轨道。教师要以对话人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对话问题的讨论中,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将自己的潜能充分释放,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是教育的核心理念。首先,要巧置疑。俗话说:“学则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种子、创造的动力。作为教师,既要善于提出问题,又要设法引导学生置疑,从而激发其开展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充分表达情感、自由发表见解、展示个性、勇于质疑。其次,关注关心每一个学生。作为最具发展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要尊重其人格,关心其发展,激励其成长。再次,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面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要及时地帮助、正确的引导,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和意志,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快乐学习。

五、通过教学反思,重塑新时期的师德形象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教师要在不断更新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反思和总结,探索更新、更有效、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思路。

教学反思包括教前、教中、教后反思。“教前”反思是分析学生的现状及知识结构,以利于教学实施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中”反思,即根据课堂开展的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提升课上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即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及时总结、记录、汇总教学经验及不足,提炼出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理论,以运用于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师在反思中全方位学习,要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会因学习而气质高雅、提升人格魅力。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在学生面前呈现一种令人尊敬的师德形象,与学生同成长、共进步。这也是每一位新时期教师所期望达到师德境界。

总之,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教师转变角色,重塑师德形象。教师不仅要教好专业学科,还要触类旁通,拓宽知识结构,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的教学相互促进、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博道卷.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郭东岐.教师的适应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弓青峰.老师新角色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5(9).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
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角色分析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英语教师角色定位初探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