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式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2015-07-04迟明福李慧秋

新校园(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会计教学教学方法

迟明福 李慧秋

摘 要: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会计教学偏重理论而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文探索在会计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让案例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增強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导学式案例;教学方法;会计教学

目前会计教学中过分偏重于理论讲授,而相对忽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导学式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一、理论依据

导学式案例教学方法是适应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技术应用型、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的方法。其改变长期以来“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老套的教学模式,创设一个宽松环境,鼓励学生边听课、边思维、边参与。

二、导学式案例教学方法的步骤

1.做好分组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使各小组学生的好、中、差分布均衡。在分配任务时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将相对简单的任务分配给学习差一点的成员,以便于他们通过轻松完成任务而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从而不断进步。

2.准备学案

准备学案属于课前备课的内容,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根据下节课的知识要点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情况,设计和准备教学案例。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导学学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完成学案中的学习指导和学习目标两个模块的学习。课上再用3~4分钟的时间检查预习情况,为接下来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3.合作学习

针对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理解不透彻或者是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导学案例展开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要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案例,阐述自己的见解。在学生相互辩论的同时教师要用心倾听各小组成员的发言,及时提炼总结出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要点点拨”做好准备。

4.案例剖析

组织学生对案例展开剖析是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让学生自主运用刚预习的教材内容或以前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概念对案例展开探究、讨论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进行会计案例剖析时,教师只是对重难点问题做必要的辅助分析。学生在探究与自主讨论中互相启迪,从中得出结论并总结出新的知识点,达到以“例”明“理”的目的,同时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与技巧。

5.教师总结评析

在学生对案例展开讨论、分析,作出评价、得到结论之后,教师要指出会计案例中的重、难点及关键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教师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涌现出的好的观点予以肯定和表扬,并指出讨论中暴露的问题。最后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一定量的针对性练习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应用

1.课前准备

该阶段主要是编写导学提要,并以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收账款的核算为例来运用该方法。

[资料]甲企业销售给乙企业一批商品,价款1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元,款项尚未收到。甲企业为了及时回笼资金,给予对方现金折扣条件:2/10,1/20,N/30。乙企业因为购买甲企业的商品,价款1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分别分析甲、乙两企业的基本账务处理;若10天或20天内付款,双方如何进行核算;出了折扣期付款双方的账务如何处理?

2.课堂教学

(1)合作交流,分组讨论

我们将班级学生分成A、B两组。组内成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审核、保管。A组内成员交流合作。在相互讨论过程中,达成一致意见,对认识不一致的问题,由老师进行指导和讲解。B组与组之间交流合作。选择一组,以组长为代表,讲解合作学习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意见不一致的小组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展开交流。对仍然达不成一致意见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讲解分析。通过课堂上互动式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多角度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好习惯。

(2)案例分析

a.引导学生分析:甲乙企业作为购销双方,相关的账务处理如何操作?

b.学生讨论:此笔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

c.分析:若折扣期内付款,多收或少收到的款项双方怎么做账呢?

d.学生讨论:给予对方的折扣属于理财费用,可增减“财务费用”。

e.演变问题:根据上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填制哪些凭证、账簿?

f.学生回答:分别填制转账凭证、并且登记应收、应付账款总账以及所属明细账(学生展示做的凭证、账页)。

g.评价指正:比较各组的做账情况,指正存在的问题(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标准答案)。

(3)对比分析甲乙企业

问题:通过案例同学们能否找出各自的不同?

学生讨论:对于先进折扣,购进方做收益,销售方做理财费用。

3.归纳总结及评价

包括知识总结、问题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个人表现评价等。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证明,会计实例的引用,活跃了课堂,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延伸、应用到实践。

猜你喜欢

会计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有关会计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