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015-07-04廉毅

新校园(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情境数学课堂教学

廉毅

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备好课,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進行备课:一是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通过熟悉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思想内涵,把传授知识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安排好讲和练的内容;二是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倾向、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能发展水平等,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三是备教法,根据学生情况和课文特点制定不同的教法,促进知识内化和学生特性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1.使学生喜欢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喜不喜欢上一门课,要看他喜不喜欢上这门课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民主平等,遇到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尊重他们的合理意见。如每天让他们给教师提一条建议,说一个优点,指出一个缺点;和他们多交流做朋友,谈到一起、玩到一起;关爱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他们,使他们时时都能感受到爱的教育。

2.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个性特点各不相同,而教师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搞“一刀切”,应该特别注意尊重全体中的个体,凸显共性中的个性,因时定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乐,乐有所得,得有所成,促进学生个性的均衡发展。

3.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前,我首先让学生好好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掌握能够自学的知识,从而促进学习兴趣。

三、落实教学每一环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第一,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课堂教学的展开、学生注意力能否集中都与新课的引入有关。在教学中我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引入新课。如可提纲挈领地点明主题、开门见山地介绍教学内容,也可进行情趣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提出质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我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采用猪八戒和沙和尚比体重的故事情境导入,有趣的故事情境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知识把握较好,重难点也较容易突破。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引入新知,都只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其有所思,有所求,有所得。

第二,提问和板书也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提问和板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提问要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以此设计和提出问题,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学习热情,引起学生认知需要,调动学生思维,使之自觉主动地寻找答案。一个好的板书设计能起到明确知识点、拓宽思路、巩固新知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知识结构特点和重难点来进行板书设计,让学生准确把握重难点,理清解题思路。

第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教学环节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知识特点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使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既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又有利于其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练习是消化课堂内容的手段。练习题形式应多样化,能起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练习形式多样,内容因课型而定,难易因学生基础差异而定,特别是书面作业,题量多少要适当,要有目的进行训练,对优秀学生布置一些综合性难度大一点的题使其多思考、多训练;对基础差的学生题量少一点,难度小一些,使其对数学保持兴趣,对自己能够学好数学充满信心。在课堂练习中,有些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己解决,这样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对于难度大的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思路探索解题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五,批改作业是获得学习信息的途径。鉴于此,我对学生的作业力求做到面批面改,做合理有效的评价,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并及时进行指导和校正,使其弄明白每一个问题,消化每一个知识点。

第六,写好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教学反思指教师立足教学岗位,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自我研习的基础上,对已经或还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剖析,反思和研究产生的启示和顿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升华经验,指导和改进教学,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因此,我每上完一节课都会总结本节课的优缺点,认真记录教学札记,为指导和改进后面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四、重视情境创设,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1.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好学。教师先提出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然后引导分析、思考、探究问题。例如:教学小数乘法前,可以出一道设疑题:不用计算,谁知道2.235×1.4的积有几位小数?让学生从惊讶中产生悬念,在急于探求问答案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

2.用故事导入新授内容。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在课前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神算小精灵吗?一天,小精灵去小明家玩,见他正在做一道题:1800÷25=?小精灵看了后马上答道:比值等于72,小明用约分方法果真也是这个得数,他惊讶极了,问道:‘你怎么会这么快知道得数呢?小精灵笑着说:‘我用的是比的基本性质呀?同学们,你们想掌握这种本领吗?”通过用故事导入,新颖、自然,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問题,解决问题。

五、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1.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要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相加?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二是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三是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四是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3.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能否验证。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4.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1)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运走了多少吨?(2)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恰好是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3)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还剩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4)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全部,第二次运走了全部,共运了7.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让少数学生能“吃得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给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好的课堂模式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十化课堂”,即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师生互动有效化,学科教学整合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资源优质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策略综合化,教学对象个别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摒除“四乱课堂”,即备课乱凑,课上乱侃,课堂混乱,知识零乱;做到“七让四不讲”,即教材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过程让学生说,规律让学生找,实验让学生做,习题让学生编,结论让学生下;学生已知的不讲,通过自学会的不讲,通过合作学习能弄清的不讲,通过实践能弄明白的不讲。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动手操作,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手脚、启发思维、展现智慧和能力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效益。

猜你喜欢

情境数学课堂教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