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大空肠憩室并发肠系膜炎症1例

2015-06-2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20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肇庆空肠肠系膜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 肇庆 526020)

罗梅梅 杨 澄

·腹部疾病·

巨大空肠憩室并发肠系膜炎症1例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 肇庆 526020)

罗梅梅 杨 澄

空肠憩室;肠系膜;炎症;病例报告

1 病 例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阵发性腹痛1年,加重1周”于2014年11月18日入院,纳差,大便3-5次/天,未见黏液脓血便,近3月来体重减轻8公斤左右。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入院诊断:腹痛查因:肠道肿瘤?肠道炎症?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2×109/L,N 79.4%,L 15.2%,Hb 106g/L。大便常规正常。肝胆胰脾及泌尿系B超未见异常。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示:空肠可见突出的囊状阴影,大小4.7×4.3cm,考虑空肠大憩室。进一步行全腹部CT增强示:肠系膜增厚,考虑为炎症所致。

综合分析后诊断为:空肠憩室炎并发肠系膜炎症。请外科会诊后认为患者年老体弱,不适合行手术治疗,予头孢他啶针静滴抗感染,经治疗后患者腹痛可缓解,治疗12天后出院,随访2个月未见腹痛再发。

2 讨 论

小肠憩室病是黏膜和黏膜下层从小肠肌层薄弱处疝出而形成囊袋的少见病,往往是在影像学学检查中被偶然发现,有报道其发病率占小肠疾病的0.3%~1.9%[1]。憩室发生在空肠占85%,发生在回肠的站15%,空肠、回肠均有憩室占5%。其机制目前认为是小肠平滑肌或肌间神经丛异常引起肠道运动异常,这种不规则的肠管收缩增大局部压力,易使憩室从肠管薄弱处膨出。空肠憩室病通常无临床表现,少数病人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腹部不适、餐后、胀气、以及慢性餐后腹部饱胀感等表现,从而被误诊为消化不良,严重的病例因并发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而出现急腹症的表现。

小肠憩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是全消化道钡餐,本例病人就是行全消化道钡餐后发现空肠大憩室。多层螺旋CT因可显示小肠系膜缘的局限性突出、炎症或水肿、局部肠壁增厚、脓肿、腹水和气腹等表现,明显优于传统的消化道造影和钡剂灌肠检查,近年来被认为是诊断小肠憩室病首选方法[2]。本例病人进一步行腹部CT检查后发现肠系膜有较严重的炎症,考虑是由憩室炎导致。

无症状的小肠憩室病不需治疗,约10%~30%的小肠憩室病可合并有如憩室炎、肠梗阻、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当出现肠穿孔、肠梗阻和脓肿等并发症时,必须行剖腹探查术和受累肠段部分切除术。慢性症状也可通过保守方法缓解,该病例病人表现为慢性腹痛,伴中性粒细胞升高,考虑存在憩室炎并发肠系膜炎症,腹痛由炎症所引起,经抗感染治疗后腹痛缓解。因患者高龄,同时合并有糖尿病,不适合行手术治疗,症状缓解后予出院。

图1 :空肠局部见突出的囊状影,大小4.7×4.3cm。图2:全腹部CT增强示:肠系膜增厚,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

[1] Rodriguez HE, Ziauddin MF, Quiros ED, et al. Jejunal diverticulosis and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 J Clin Gastroenterol, 2001, 33(5):412-414.

[2] 柳黔忠,邓大益,徐国富. 结肠憩室炎的CT诊断价值[J]. 罕少疾病杂志,2013:20(6):26-29.

R57; R44

D

10.3969/j.issn.1009-3257.2015.04.015

2015-07-08

罗梅梅,女,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医师,助教,从事内科、皮肤科临床与教学工作。

杨 澄

猜你喜欢

肇庆空肠肠系膜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四、胰腺重建技术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