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015-06-11鄢东

2015年38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鄢东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在于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应用技术操作为重点、关注前沿性技术的最新发展、培养学生的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加强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以总结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产业调整;校企合作;高职实训基地

1. 引言

作为湖南“四化两型”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湖南石化行业,当下正面临着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建设绿色化工、促进和谐发展的产业振兴时代机遇。随着湖南“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以及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化工”成为湖南石化产业“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的重要标识。“十二五”期间,湖南产业已步入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快速通道,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面临提高质量与发展规模的双重任务和经费投入不足的客观事实。如何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

2. 当前高职实训基地的情况和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与实训基地是密不可分高的。因为在职业教育中突出特色是发展,是目标,是需要,对学生实施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是必备条件,更是基础性建设不可缺的条件。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实训基地建设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性。实训基地一般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设在校内以学生训练为主,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的综合性生产实践训练场所,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学生可以“零距离”接触生产第一线的训练场所,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和场所不足的有效补充。

结合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发现合作中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1.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理念没有统一。学校和企业之间要有共同的理念观念,战略思考和实践经验是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消极与被动状态,将会影响使校企合作陷于有无合作的状态。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的投资,从学校方面,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也不到位,存在着恪守固定模式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等观念上的问题,合作不够积极主动,要么强调客观,原地踏步; 要么被动跟风,搞花架子,反映在行动上,必然会是坐等企业上门,缺乏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绝大多数职校校企合作教育仅仅限于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 员工培训等的合作,没有从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不少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聘请企业专家上课,举办企业家报告会,送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等浅层次合作,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制约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

3. 企业合作热情度不高。由于大部分企业过分追求其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其社会责任, 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 企业只需从优秀的毕业生中挑选人才,导致学校教育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企业的配合和认可),绝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是在学校的单方热情下一事一议。

3. 新环境下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思考

3.1 完善“校企共管,协同发展”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实训基地要严格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原则,成立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校企合作基地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对基地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及运行管理。引入企业6S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基地管委会工作职责》、《基地管委会议事规则与程序》、《基地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基地财务核算办法》、《基地资产管理办法》等内控规章制度,充分保障校企双方的权益,建立校企双方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换岗或挂职交流机制,确保基地有效、有序运行,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3.2 提高“设备先进、环境真实”的硬件条件

由学校提供建设场地、配套设施,合作企业提供先进设备,校企共同建设和管理,建成一个能完全满足学生实训、员工培训、企业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及职业资格鉴定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基地的实训环境与企业经营环境一致,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校园文化与职场文化的对接。

3.3 培养“专兼结合、德艺双馨”的指导教师团队

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核心,校企合作建设一支数量足够、人员稳定、专兼结合、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技能精湛,敬业爱岗的“双师型”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通过与合作企业人员交流使其全部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基地指导教师(包括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均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或高级职业资格,校企双方实行互培互聘制度,基地从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培养校内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双专业带头人。

3.4 优化“模块化+实境耦合+三证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通过定期轮岗、定期调研形式共同探讨深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依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创新与拓展这种递进式职业技能形成规律,将实践教学分成初、中、高三个模块,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求的实训需要;按照“生产导向、能力为本、校企互动”的原则,科学设计“以典型真实产品检测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三证融通来考核”的实境耦合教学体系。

3.5 提升“灵活开放、优化升级”的社会服务能力

基地以学生实习实训、三证书教育为主,兼顾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员培训、教师实践。根据合作企业需求进行分析方法改进和前沿分析技术研究,并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对外提供产品检测服务,通过有偿服务,进一步改善基地条件,增强基地服务功能,提升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行业和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在湖南地区乃至全国行业和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在湖南地区甚至全国形成示范、辐射作用。

4. 结论

深入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有效地打破了高职院校教育的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不仅可以破解学校因经费投入少造成实训基地建设困難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而且从企业方面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提高教育层次,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利益双赢。(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号:湖南省株洲市社科联(NO.ZZSK1574)项目

参考文献:

[1]朱伟萍,肖毅.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拓展与模式创新[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3(2): 58-61.

[2]冯旭敏.浅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模式[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6).

[3]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

[4]倪玉茹,王蓓,李红梅.高职实训基地的显著特征和核心构成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 22-23.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