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为例

2015-06-07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篇课程标准英语

王 美 丽

(山东省潍坊中学,山东 潍坊 261000)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为例

王 美 丽

(山东省潍坊中学,山东 潍坊 261000)

结合《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为例,运用“合作学习理论”进行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实验。实践表明:安排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加大高中生语言实践量,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语篇教学;合作学习;课程标准;任务清单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任务型教科书模式对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提出了挑战

任务型教科书模式体现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与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趋向。目前,我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教材,经过统计,该教材必修1中合作学习活动有132 个,分布在教材的“热身”、“读前”、“阅读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等多个板块之中,这足以体现教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理念。

(二)学生英语能力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偏重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同步课堂教学节奏无法顾及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长此下去,便造成了英语学习中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三)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不科学

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小组成员构成不合理(一般班级是按照前后、左右邻桌分组)、合作学习任务不明确、评价机制不合理等弊端,严重影响了英语语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存在着上述种种弊端,该模式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起到的作用难以达到最优化,这也促使我们对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反思、改进和创新。

经过在语篇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笔者发现,合理分组的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大部分传统小组合作学习的弊端。所谓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合理设计任务清单,以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清单并进行课堂展示为形式的合作学习模式,以期实现学生自主能动学习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二、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做法

(一)合理进行分组

合理进行分组,这是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环节。合理分组应该遵循学生自愿组合以及教师进行合理调配的原则进行,不应简单的按学生的座次划分。每一个新班,教师应先将班内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及成绩合理分组,然后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参加某个小组,最好教师再根据各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微调,以保证做到“组内水平差异化,组间水平同质化”,以保证小组内互帮互助,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更好的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

(二)合理设计任务清单

课堂展示是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是每次语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决定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此,为了使课堂展示这一环节能够顺利完成,在设计任务清单时,我们制定了“自主研习,课前热身”及“合作探究,启迪灵感”两个步骤,通过完成任务清单,来进行课堂展示。以必修五Unit 5为例:

1.自主研习,课前热身

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一些基本知识(读单词以及读课文),方便之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所以,在设计“First aid” 这节阅读课时,笔者给学生呈现了很多意外受伤的图片,让大家根据图片填空,让学生了解话题背景,独立思考并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A snake has________ her on her ________.

学生根据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大多数能够独立填入空格内容。

2. 合作探究,启迪灵感

在设计“合作探究 ”这一步时,通过引入话题、设计相关语篇阅读题目、语言点练习等板块,要求学生根据本单元语篇内容改编故事并进行课堂表演。学生课下进行小组准备,可以互帮互学,互相启发,互相纠错,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过程。这样就可以使同组学生不仅要共同讨论完成任务清单,而且要把怎样进行急救的过程表演出来。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参演的数量多,能够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不同任务的需求。通过合作,同一组内的学生纷纷出谋划策、设计道具、饰演角色,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采取单一评价方式,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至于达不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建立相对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

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合作学习评价的主体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学生也应成为评价主体之一,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教师可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加强小组自评、互评,使得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在实践中,自评和他评的结合,有助于小组内部进行反思和组间的学习交流,利于各小组不断改进和发展。

2.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传统的评价观念注重量化评价,不能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作出真实、全面、深入、有效的整体评价。因此,在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中,要采取多样全面的评价方式,除了量化评价外,还要采取以下评价方式来评价学习小组和个人的发展状况。

(1)质性评价

也称为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进行描绘性评价的方法,它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过程表现等,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状况。评价者若只以结果的好坏论成败,一锤定江山,必然会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忽视过程的重要性,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

(2)学生间的评价

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组内互评。这一活动必须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得出结果后,着重找差距。

(3)组际间的互评

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像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四)正确定位教师自身角色

教师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是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篇教学的保障。教师是语篇教学的最直接执行者和参与者,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的正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在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任务清单的制定者,需要结合课程内容、课程标准、高考要求以及学生水平制定合理的任务清单;第二,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者,需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评价时,应多表扬,肯定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对于中下等学生的进步,一定给予表扬。第三,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对于小组展示中未被涉及到的知识性内容,进行补充讲授。

三、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空间。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感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小组合作”的意识加强了,在互相帮助和互相探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通过任务型小组合作进行英语语篇学习,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层面的丰富,更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一种提升。在潍坊城区高效优质课堂大赛中,评委老师对参与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试验班级的教学成果非常满意,给予了高度评价。

2.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成绩

传统教育中,学生一般表现为单独学习,同学之间在个体感知、价值观上的交流不是很多,个人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而在任务型小组合作语篇教学与学习中,合作学习使英语课堂变得和谐,给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水平和整个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在几次单元检测和市区组织的模拟考试中,参与课题试验的班级平均分较试验之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平均提高10-20分),个别英语为弱科的学生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有的甚至提高20-30分。

3.改变了教师的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通过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并逐步实施,教师原来认为自己是学生学习唯一主导者的观念得到了改变,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同时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使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和教师补充讲授同时高效地完成,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让每个小组都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难以做到,但是,如果采取每个小组轮流展示的做法,就可能出现不参与此次成果展示的小组成员不认真完成任务的情况。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一个更加合理的机制去规避这一情况。或许,采用抽查的办法(各小组都做好准备,课堂上教师无规律的进行抽查,就像平时提问学生一样,而且,个人的表现与小组和评价挂钩)能解决这一问题。如何使这种教学模式做得更好,我们正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加以改进。

[1] 肖菲.NSEC合作学习理念与合作学习活动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J]. 英语教师, 2009,(5): 8-11.

[2] 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43-44.

[3] 斯克里温纳.学习教学:英语教师指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5] 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刘小林)

10.3969/j.issn.1009-2080.2015.03.029

2015-05-05

2011年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王美丽(1965-),女,山东昌乐人,潍坊中学英语教师。

G633.41

B

1009-2080(2015)03-0106-03

猜你喜欢

语篇课程标准英语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