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考背景下议论文写作的几点标准

2015-06-05王鹏

课外语文·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议论文

【摘要】议论文是中职生学习写作的主要文体之一,在浙江高职考语文教学大纲上明确要求学生能写出论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善的议论文。相对其他文体来说,议论文是一种比较好把握的文体,在高职考作文中也容易取得高分。本文从论点、论据、结构、语言四个方面来阐述在高职考背景下的议论文写作应该遵循的几点标准,使学生在学写议论文时能有重点、有步骤、有方向地进行,从而快速有效地步入议论文写作的门径。

【关键词】议论文;论点;论据;结构;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是一所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带过多年高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中职学生写出的议论文呈现出四不像的样貌,既有记叙文的痕迹,又有议论文的影子,说散文也不像,说小说又不对。这种文章显得思路混乱、风格杂乱,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极为不利的,而对于要参加高职考的同学来说,这种作文也是得不了高分的。笔者对此也进行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对标准议论文的认识也不精确,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来好的议论文究竟是什么样子。

由此来看,不管从素质还是应试方面而言,让学生全面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标准是必要的,而首要问题就是先给中职学生写议论文时提供一套完整的参照标准,而议论文的结构和文体特点都比较鲜明,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文体,所以笔者想谈一谈议论文写作能力体现的几点标准和要求。

那么,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呢?我想,为文如为人,文章同样需要人的灵魂、血肉,也需要人的骨架和服饰。

一、文章有思想,论点是灵魂

审题与立意是写作中关键的两步,是提出论点的前提与基础。这里强调两个词语,即准确和巧妙。准确是指看清楚材料的实质问题,摸透出题人意图后,言简意赅地概括出即将下笔的文章的主旨;巧妙是指在不脱离材料的出题人意图的前提下,力求观点新颖独到,做到“别人心中有,别人笔下无”,这样的观点就是巧妙的。具体又有三点要求:

(一)认真审题、领悟材料

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所给材料或话题中的所有相关信息,仔细分析,认真揣摩,力求领悟材料的内涵。领悟材料的内涵之后,即领悟了命题意图,这时候就可以确立观点,认真思考文章的立意了。

(二)挖掘材料、确立论点

要善于挖掘所给材料中的隐含信息,不能浅尝辄止点到为止,材料的表象往往是简单的,而本质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才能出来。作文材料往往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出题人的引语,又是中心思想的提示语,所以挖掘材料是不偏题、不离题的基础。深入挖掘,思考文章的立意,在进行作文构思时,不要仓促下笔或以点代面。

(三)论点鲜明、内涵深刻

观点确立以后,要用一到两句话简明扼要地表述出中心论点,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式,也可以从材料引出中心。中心明确以后,就要联系社会生活、人生哲理等等,这样才能做到内涵深刻,使文章有了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同样的材料有的同学可以思考的很深入,有的却很肤浅,究其原因是没有深入思考,没有联系广阔的社会人生,所以思路僵化,视野狭窄。

二、文章很丰满,论据是血肉

议论文要有力,就必须有充分而翔实的论据。论据就是确立论点的理由和依据。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论点要能站得住脚,观点要能被别人接受,就一定要用充分的论据加以证明。一篇好的议论文中论据的采用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道理和事实相结合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之分。道理论据就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名言警句、真理信条以及文献典籍。事实论据就是囊括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或者是身边的感人事件或社会热点。

这两种都能起到增强文章说服力的作用,单讲道理显得空洞,单摆事实又显得不够深刻。因此,我们学写议论文要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就是把讲道理和摆事实结合起来,这样的文章才会血肉丰满,水到渠成。

(二)既典型又新颖

论据典型才能一针见血,论据新颖则能增强内容的感染力。我们在树立论点之后,就要思考选择哪些材料能够证明论点,很多同学苦于绞尽脑汁却没有材料,这是因为思路没有打开的缘故。其实,中学语文课本里就有很多典型的论据可选,比如文言文中的历史人物或者有强烈个性的现代作家,或者扣合时代精神的作品形象等等。

说到材料的新颖,这里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引用材料本身之新,二是旧材料可以有新创意。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我们教育的最本质目的,写作也如此。

在选择论据时,还可以旧材料新用法,同样一个李白苏轼,可以用在很多富有新意的观点之上。我们如果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会令人耳目一新。

(三)目的性和精炼性

议论文本身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文体,让读者信服是写作的初衷。而论据正是起到支撑观点的作用,如果信马由缰地选用材料,那丝毫起不到论证的作用。因此,在学写议论文的过程中,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能清楚表达观点的材料,即“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另外,选用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浪里淘沙、精益求精,能说明问题就好。精炼不代表单一,精炼有两层意思:一是语言的精炼,范式是叙述加议论型,三两句就把问题说明白,说透彻;二是材料的精炼,反对堆砌材料、罗列材料,应该有所取舍,选择重点进行论证。

三、文章能站稳,结构是骨架

简而言之,结构就是指如何组织材料,也就是写作思路。人没有骨架血肉,就会缺乏支撑、摔倒在地,议论文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一个好的骨架,文章就会站的正、行的远。优秀的议论文应该结构圆满,逻辑严密,组织材料严谨得当。下面就是议论文中五种常见的思路:

(一)并列式结构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思路的连贯,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这种结构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并列式结构往往能使议论一气呵成,使读者阅读印象强烈,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如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就采用这种结构。endprint

(二)对照式结构

对照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样论证显得格外分明。在对比分析中表明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对照式从正反两方面证明论点,对议论文的结构起着对称美和双重强化的作用,如臧克家《纳谏与止谤》一文。

(三)层进式结构

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这种结构的优势是体现了写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广阔的写作思路。如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文。

(四)总分式结构

这是文章运用最多的一种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有的是先总说后分说,有的先分说后总说或者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这种思路表现在周汝昌《浅说一首〈清明〉绝句》中。

(五)先破后立式

先否定一种错误观点或者做法,分析它的谬误之处或危害作用,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叫先破后立。先破后立是一种纵向思路,有利于读者从两方面把握作者主旨。这种结构适合杂文的风格,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批判性。如陶行知的《创造宣言》、鲁迅的《拿来主义》都采用的这个结构。

在这里补充一点,就是上述几种结构在议论文写作中不是分割开来的,而是统一在一起的,一篇文章中完全可以同时采用其中的几种结构,但是切记不能杂乱,结构应该清晰有序。

四、文章要漂亮,语言是服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任何文体的文章说到底都是语言的艺术。议论文也同样需要美的语言。议论文不是颐指气使的说教,也不是耳提面命的叮嘱,而是在用美的语言讲清道理。文章要产生审美情趣,靠的是语言,这如同人穿的服饰一般,俗话说:“三分资质,七分打扮。”议论文语言如使人读之顺口,听之悦耳,品之有味,就要在“打扮”上下些功夫。

(一)用词准确

准确的语言是表达思维强有力的纽带,古人惜墨如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有的同学写的文章尽管主旨明确,立意不俗,但是读起来总有一种啰嗦之感,是因为语言不够精炼、不够到位,所谓词不达意即是。如何才能做到用词精炼而准确呢?这就要求同学们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不用两句话,选词上要有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的精神,不断斟酌文字的分量。

(二)活用修辞

大部分同学在写作文时想不到运用修辞,只会单一的陈述或议论,不会生动的描绘,这是语言的致命伤。灵活而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修辞,会使议论文增色不少。毛主席把“党八股”比作“臭婆娘的裹脚布”,其态度情感跃然纸上。比喻、排比和对比是最适合在议论文中使用的修辞。尤其在议论文的标题、开头、结尾部分,一定要在语言上出彩,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阅读兴趣。从考试的角度而言,这个非常重要,可以解除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获取良好的印象分。

(三)用语鲜明

鲜明指的是论点鲜明、情感突出。鲜明不是把话说绝,议论文要能说服人,应该给自己留有余地。这里强调的鲜明有力是对自己观点的认同和强有力的论证,道理阐述一清二楚,事实罗列有条不紊,正反对照应该态度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给人一种掷地有声的感觉。

(四)逻辑严密

判断准确,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这是议论文语言的本质特点。说的好听不如说的有理,一篇好的议论文首先是逻辑的胜利,然后才是情感的胜利。所以议论文的语言应该有严谨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由此及彼的过程,这样的文章说服力才会强,才能打动人。

此外,根据个人不同的用语风格,议论文的语言如果能做到幽默诙谐、轻松活泼、文质兼美,那么文章肯定能赢来掌声。

总之,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作文和做人一样,有了灵魂才有思想,有了血肉才会丰满,有了骨架才感高大,有了服饰才有气韵。如果符合以上四个标准,那么人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文章就是一篇优秀的文章了。

参考文献

[1]宁鸿彬.高中作文指导与训练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1999.

[2]石晓琼.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问题[J].中学语文旬刊,2013.

[3]钟世琴.浅谈议论文写作教学[J].教育探索,2013.

[4]刘晓玲.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4.

作者简介:王鹏,男,1979年生,汉族,本科,宁波鄞州职业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育。

(编辑:陈岑)endprint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恰当使用论据
简谈“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