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改革初探

2015-06-03罗静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摘要:高师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一直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诟病,如何改革该专业的器乐教学,让其适应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笔者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为例,简要地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师音乐学 器乐教学改革 中小学器乐教学

高师音乐学专业是我国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主要渠道,该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以及相关工作,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目前我国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器乐教学主要是以钢琴教学为基础,辅以各类民族乐器教学和西洋乐器教学,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一定的器乐演奏能力。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为例,音乐学专业学生一般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钢琴与一门其它乐器(民乐、西洋乐器或电声乐器),第三学年学生可以进行选修,这样的模式在其他高师音乐学专业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然而近年来,这种模式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时期,器乐教学再不改革,将无法适应中小学音乐器乐教学的要求。

如前所述,高师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必须适应基础音乐教学的需要,然而这些乐器要么演奏技术比较复杂、要么体型庞大不方便携带,它们大都局限于中小学教师教学时作为教具使用,却无法让学生进行器乐学习。我国于2001年和2011年发布的两个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中小学器乐教学,并在教学领域中明确规定中小学所使用的课堂乐器,如各类课堂打击乐器、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尽管这些课堂乐器都具有简易、轻便、易学等特点,然而我国的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一直强差人意,这虽然有经济上的缘故,但更为重要是没有进行器乐教学的师资。居于这样的原因,笔者所在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对该专业的器乐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引入了葫芦丝等简易乐器的教学。而对于如何与中小学音乐器乐教学进行衔接,笔者的思考如下:

一、提高对中小学课堂乐器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中小学课堂乐器大多比较简单,对于常年以专业音乐院校为榜样的高师音乐学专业来说,学习这些乐器多少有点小儿科,不值得一提,不易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因此提高对中小学课堂乐器重要性的认识是迈开器乐教学改革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好了,以后的措施才能得以逐渐实施。对于这个问题领导首先要重视,这样有利于开设相关课程,并引进相关师资。其次是教师的重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到职业认同感,并激励学生对这些乐器的学习。第三是学生的重视,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一向比较看重自己的专业技能,但对于中小学课堂乐器的学习认识度不够,因此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乐器对于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乐于学习。

二、引进中小学课堂乐器教学师资

由于高师音乐学专业从未开设过此类课程,相关的师资就无从谈起。笔者初步考虑可以从以下两个渠道获得这方面的师资,一是从现有的师资队伍中获得,如中小学课堂打击乐器的教学,完全可以从现有的打击乐教师中寻求教学支持;又如竖笛的教学,由于演奏方式的相似性,教授吹管乐器的老师完全可以兼任。二是聘请专职老师或校外老师兼职,有些课堂乐器如口琴、口风琴,或者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引进的葫芦丝并不是都能从现有的师资队伍中获得师资力量,同时每个专业老师承担的课时量也是有限的,这种情况下,可以聘请专任的教师进行教授。

三、开设中小学课堂乐器演奏课程

根据大多数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开设的惯例,该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分别要进行声乐、钢琴和其它乐器的学习,为了不与这些技能课程产生冲突,中小学课堂乐器演奏课程更适合在第三学年开设。课程的开设时间最少要一学期,最好开设一学年。虽然这些乐器大多数都简单易学,但是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学期的教学是比较合适的,而通过一学年学生可以掌握两种以上的课堂乐器,将来运用的范围会更广。

四、中小学课堂乐器演奏课程适宜大班教学

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技能性课程大多采用小课教学的方式,这是由于专业技能的复杂性决定的,然而中小学课堂简易乐器更适合大班教学,理由如下:这些乐器演奏技巧不是特别复杂,相对简单,可以进行大班教学,这样可以节约师资;中小学课堂简易乐器大多适合齐奏与合奏,大班教学有利于这两种演奏形式的开展;大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齐奏和合奏听辨能力,为中小学五六十人的大班教学奠定基础。

五、需与其它相关课程做好衔接工作

中小学课堂简易乐器演奏课程是一门针对性非常强的课程,它就是针对中小学的器乐教学开展的,因此要与高师音乐学专业其它相关课程做好衔接工作。学生仅学会演奏还不行,还要会教,笔者建议可以在诸如音乐教学论这样的课程中增设器乐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课堂实践,两门课程在时间上首先要衔接好,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音乐教学论课程就是在音乐学专业第三学年开设,基本的情况是上半学年进行理论教学,下半学年进行实践教学,这样实践上刚好衔接起,学生正好利用下半学年的实践机会锻炼器乐教学的实践能力。

当然,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开设的中小学课堂简易乐器演奏课程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以上的五点思考有些正在实施,有些正处于理论探索阶段,还有待实践的检验,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课程开设的师生反馈情况、师资的聘请、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等等,这些都需要实践的沉淀与积累。不过笔者相信,只要把握住本专业的培养方向,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在这方面的改革最终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基金项目:

本文为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建设与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成果。项目主研:罗静,项目编号:2012-GX-174。

参考文献:

[1]周世斌.不应再被忽略的器乐教学[J].人民音乐,2012,(08).

[2]韩宏.浅议新时期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器乐教学[J].音乐天地,2013,(01).